店家如果要賣床墊,通常會進駐百貨、或是開設街邊店,并在店內擺設各種床墊款式,邀請顧客來試躺后推薦購買。
但有一家賣床墊的公司Saatva只在網站上銷售、沒開放體驗,卻能在5年內做到年營收一億兩千萬美金!他背后的成功秘訣是什么?《Inc.》雜志歸納出以下4點:
1. 誰說做電商,就只能賣給年輕人?
幾乎所有知名的電商,都預設年輕人是最常使用網購族群,不約而同將主要客群鎖定在35歲以下。但Saatva卻沒這么想!因為床墊并不是經常需要替換的物品,如果特意鎖定年輕人,很可能就會走向死胡同。
另外,更年長的族群也有使用網絡購物的潛在消費者,品牌只需要一個誘因促使他們購買。因此,Saatva除了送貨到家以吸引顧客,也提供處理舊床墊等附加服務,藉此吸引35歲以上的客群。
2. 跨年齡層的創(chuàng)辦人,專長互補
多數的新創(chuàng)企業(yè),皆由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所創(chuàng)辦。但Saatva的領導階層除了有30幾歲的CMO Ricky Joshi,還有五十幾歲的CEO Ron Rudzin,公司內部的顧問甚至包含六十幾歲的商場老手。
這個特別的組合正是Saatva成功的原因,年齡較大的Ron熟悉消費者的習慣,并擁有許多實戰(zhàn)經驗。年輕一輩則把數位行銷與社群媒體的觀念帶進辦公室。每個年齡層都有自己獨特的視野,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fā)揮以幫助公司成長。
Joshi說,“我相信Ron會把關商品品質,并提供完善的客戶服務。而Ron則信任我會完成電子商務的部分。很顯然地,這個分工模式十分成功!”
3. 一次經營多個品牌,精準耕耘不同消費客群
許多人會將公司所有的資源投入到同一個品牌中,冀望自己成為下一個Facebook或Amazon。但Saatva卻在創(chuàng)辦的開始就成立了多個品牌,提供不同客群適合的商品種類和價錢。
這么做有助于分散投資的風險,也能幫助消費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創(chuàng)造了雙贏的局面。舉例來說,Saatva主打彈簧床墊,而另外兩個品牌Loom & Leaf和Zenhaven各別精耕記憶床墊和手工環(huán)保床墊的客群。
當一個消費者需要彈簧床墊時,就清楚知道自己要找Saatva而非Loom & Leaf,增強了品牌的印象。而當他要從彈簧床墊更換到記憶床墊時,也會因為對品牌的好感度而選購同公司的產品,增加市占率。
4. 針對趨勢做投資,搶占商機
創(chuàng)辦人Joshi認為,綠色消費是電商無可避免的趨勢。以Saatva旗下的品牌Zenhaven為例,他們的產品重視環(huán)保,原料于美國生產,產品于美國手工制造,避免了因運輸而產生的污染。
雖然現(xiàn)在環(huán)保還不是所有消費者購買商品時的第一考量,但通過發(fā)展環(huán)保床墊,Zenhaven的確成了重視“綠生活”的消費者之首選,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利基市場。而上市一星期便突破十萬美元的銷量,也驗證了Joshi的想法。
聲明:本篇文章屬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覺侵權,可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盡快處理。(郵箱:wubf_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