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視野的高低,心胸和氣度的大小,決定一個人的想法大小。一個人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統(tǒng)攬全局的看問題,總能讓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自古成功人士,英雄豪杰,都是心懷天下,氣吞山河,大事當(dāng)斷則斷,小事當(dāng)放則放,更是不計前嫌,大局為重的氣量。這就是心胸和氣量決定你的想法。
中國晉朝的郗超和謝玄同朝為臣,因為政見上的不同,兩個人不和,有時在朝堂上也爭得面紅耳赤。有一次,苻堅打算滅亡晉朝,馬蹄所到,勢如破竹,很快就占據(jù)了梁州、歧山,又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淮陰。當(dāng)時,朝廷商議,派謝玄北代苻堅,人們私下里很有些不贊成的論調(diào),說什么的都有。只有郗超一個人堅決同意,他的理由是:“這個人一定能成事。我過去曾經(jīng)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軍府共事,發(fā)現(xiàn)他用人都能讓人盡其才,才盡其能,即使是小事,也能使各人得到適當(dāng)安排。從這里推斷,他一定能打敗苻堅?!臂囊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后來,謝玄果然大功告成。
人們都贊嘆說郗超有先見之明,但更讓人敬重的還不是這個,而是郗超博大的胸懷,大局為重的想法。作為謝玄的死對頭,在別人都不看好謝玄時,郗超能夠做到不因為自己的愛憎而埋沒謝玄的長處,給了謝玄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不落井下石,乘機報復(fù),這樣的心胸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也正是郗超的不計前嫌大局為重想法,鼎力推薦,謝玄的運籌帷幄,沉著布局,才有淝水之戰(zhàn)以少勝多的經(jīng)典故事。
特別是做為當(dāng)代的青年人,必須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想法。這個想法也是,一個青年人的心胸和氣量,你的心胸和氣量關(guān)系著你的前途和命運。所以說,心胸和氣量直接影響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