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第一張圖片:
也許你會指責父母,這么小的孩子能自己吃飯嗎?吃得滿身滿地滿桌滿臉都臟兮兮的!
正當你懷疑這對父母是否盡責的時候,你看到了第二張圖片:
你也許會想,這對父母是否太溺愛孩子了?一對夫妻討好著喂孩子吃飯,可孩子一點都不樂意。孩子都這么大了,就不能讓她自己吃嗎?
正當你對這對父母有點責怪的時候,你看到了第三張圖片:
父母辛苦做了可口的飯菜,可孩子卻不吃。父母為了讓孩子吃,只好端著飯菜追著孩子滿屋跑。這時候你除了憤怒以外,甚至感覺到這對父母有點可憐了。
你看完這三張圖后,浮現(xiàn)在你眼前的更多是后兩種場景。是的,現(xiàn)在的父母寵愛孩子,舍不得孩子吃一點點的苦,更主要的是放心不下,以至于把孩子成長的機會都剝奪了。簡單一個吃飯,從小就沒機會讓孩子自己吃,總以為孩子吃不好,素性從小到大就給孩子喂飯。越喂越大,孩子自己吃飯的習慣沒養(yǎng)成,養(yǎng)成的是等待喂飯的習慣,三餐就等著父母來喂,主動權掌握在孩子手中,一切都得隨著孩子轉,甚至有時孩子還會以不吃飯來威脅父母,以此來講條件。本來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結果搞得父母處處被動,關鍵的是,孩子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將影響他的一生。而父母此時開始意識到需要去做些改變,然而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價,就已經不是當初的一倍兩倍了。
所以,孩子吃飯讓我們看到:
一、孩子成長需要空間,父母要懂得放手。
父母不要事事包辦,結果累了父母,懶了孩子。生活如此,學習也是如此。應該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來完成,吃飯也好,學習成長也好,都是一樣。也許開始時孩子做的并不盡人意,甚至會造成十分混亂的場面,但沒有這個過程,就不會有以后的輕松與秩序,孩子也永遠無法成長。
二、孩子習慣需要養(yǎng)成,父母要懂得培養(yǎng)。
吃飯時間,就應該讓孩子好好吃飯,父母吃父母的,孩子吃孩子的,哪怕孩子吃得滿地都是,也不要時不時地干預孩子。父母所要注意的就是,孩子使用調羹碗筷的過程是否安全,飯菜冷熱程度是否合適。這個保證了,剩下的就由孩子自己完成。不要多久,孩子就逐步養(yǎng)成自己吃飯的習慣,吃飯就會專注,就不至于邊吃飯邊玩耍,邊吃飯邊分神,導致以后干什么都會分心。吃飯吃不好,學習也學不好,成大了做事很可能也做不好。
三、孩子教育抓住核心,父母要懂得把握。
父母無不愛著孩子,但什么才是給孩子真正的愛,父母心中要明確。喂養(yǎng)食物可以讓孩子長大,但給孩子好的做事觀念和方法,會使孩子變得偉大。不要只喂養(yǎng)孩子的身體,重要的是要喂養(yǎng)孩子的心靈。所以父母要一改往常的呵護、包辦、溺愛的教育作風和方式,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來生活和學習。孩子在生活和學習的切身體驗中會帶來成就感,自然就會體會到生活和學習的樂趣,這樣,在減輕父母教育負擔的同時,孩子的責任心也得到了增強,真正達到了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