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能力的提升也會帶來脾氣的生長,讓部分員工產生負向的心態(tài),這樣對于員工和公司都是不利的。面對這種員工我們該怎么辦呢?直接教導不光“聽不懂”,很可能還會引起反感,造成其“忠誠度”降低。而借用一些事件去引導他們自己領悟,或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故事案例】2-1.
一天,經營超市的李總遇上了員工小張的質問,一開始他并沒有急于做出反應,而是仔細的聽小張的抱怨,搞清楚問題的原因。原來公司里小張還有個大學同學小王,他們是同時加入超市的,但是,現在小王已經做到了一個部門經理,而小張卻始終沒有升職。
圖2-3
李總想了想,說:“小張,你去橋西蔬菜批發(fā)市場一趟,看看今天早上有沒有賣土豆的?!?/span>
小張從集市上回來匯報說,現在橋西蔬菜市場只有一個賣土豆的。
李總又問:“他有多少土豆?”
小張再一次跑到市場,回來匯報說有五十多袋。
“價格是多少?”
小張第三次跑到市場問來了價格。
“好吧,現在你別說話看看小王是怎么做的?”李總叫來了小王,并給他安排了同樣的任務。
小王很快就從市場上回來了,向李總匯報說:"現在市場上只有一份土豆在賣,共有55袋;價格比我們超市昨天的進貨價還要低0.2元;土豆的質量也非常不錯,我?guī)Щ貋硪粋€讓您看看。另外他還有一批西紅柿馬上到貨,我看了樣品不錯,價格也非常便宜,咱們超市昨天西紅柿賣的不錯,庫存不多了。我已經把賣土豆的帶來了,他正在等著回話呢?!?/p>
此時李總讓小王先下去了。接著,轉向小張,“這回你知道為什么你的薪水和職位都沒有他高的了吧?!?/span>
小張低下了頭。
在現實中,員工的局限性直接決定了企業(yè)現實的執(zhí)行力,而員工的心態(tài)又直接決定了其自身的執(zhí)行力。所以,我們只有引導員工調整好心態(tài),并成為某一方面的“大腦”,真正成長起來,企業(yè)的執(zhí)行力才能夠真正上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