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中有一個詞匯,eventtourism。這個詞匯的中文含義是活動旅游。但現(xiàn)在被譯成事件旅游的比較多,另一種常見的譯法是會展旅游。實際上,由于活動和事件本質上的不同,活動旅游和事件旅游的含義并不一致。而會展旅游,英文對應的是MICE,或稱為會獎或會獎旅游。至于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Tourism的提法,在英文中并不常見。下面就在中文語言環(huán)境中對三者進行區(qū)別性解釋。
一、事件旅游
關于事件旅游提法,在中文中相對較多。嚴格上來說,這并非一個中文自己的詞匯,而是event tourism的譯法。拋開英文層面,單就事件旅游來說,百度百科上給了一個較好的解釋:“事件旅游,專指以各種事件為核心旅游吸引物的一種特殊旅游形式。”“其出發(fā)點是使事件成為旅游吸引物、促進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動力、旅游形象塑造者、提升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目的地地位的催化劑,事件旅游……還要對新聞媒介和不良事件的管理做出規(guī)劃”
這種解釋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事件的“關注”的本質的,正如我在《在你的眼里,什么才算是事件?》一文中給事件旅游下的定義:以事件作為旅游吸引物吸引旅游者或公眾對旅游目的地的關注。因此,事件旅游之事件,不僅僅包括那些不同活動轉化而成的事件,還包括那些非活動形式的事件。從這一點上來說,事件旅游的外延要比活動旅游大得多。比如四川映秀鎮(zhèn)的旅游,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是由汶川大地震這一不幸的事件引發(fā)的。很多旅游目的地是借助歷史事件來吸引游客的,如遼寧省的白狼山,其歷史事件是公元207年曹操為消滅北方烏桓勢力和袁氏殘余勢力而進行的白狼山之戰(zhàn)。
二、活動旅游
關于活動旅游的提法,在中文中并不多見,但可散見 “大型活動旅游”“節(jié)事活動旅游”“人文活動旅游”等詞匯。從event tourism的本身意思來說,它應該是活動旅游,但由于較早的譯者將其譯成了事件旅游,或譯成了節(jié)事旅游,使得活動旅游失去了使用的市場。
拋開英文,單從中文的層面來說,活動的本質是參與,因此活動旅游應該是參與的旅游??梢赃@樣理解活動旅游:通過組織活動作為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參與的旅游營銷方式;亦或指個人通過參與活動而進行的旅游。比如迪士尼樂園會舉辦很多活動,提高游客的參與度。很多地方舉辦節(jié)慶活動,其本質上也是活動旅游。其實很多活動旅游也可視作事件旅游,因為其做活動之目的,就是通過活動來吸引游客和公眾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是把活動做成事件。但活動旅游更強調的是參與性,而事件旅游強調的是關注性。
三、會展旅游
由于會展一詞被展覽會綁架,會議領域必須找另一個詞匯進行突破,他們找到了MICE,以區(qū)別于會展。會展旅游通常指的是會獎旅游,即MICE,或MICETourism。百度百科上對會展旅游的解釋為:會展旅游是借助舉辦會議、研討、論壇等會務活動以及各種展覽而開展的旅游形式,是一種商務旅游形式。又對會獎旅游的解釋為:會獎旅游,即會展及獎勵旅游,包括4 個組成部分:會議(Meeting)、獎勵旅游(Incentive)、大會(Convention)、展覽(Exhibition),國際上簡稱為MICE。其中會議、大會和展覽旅游是指利用舉行各種會議、大會和展覽活動的機會所開展的特殊旅游活動;獎勵旅游則是公司為了激勵成績優(yōu)秀的員工、經(jīng)銷商或代理商而專門組織的旅游活動。
可見,會展旅游是活動旅游的一個組成部分。從目前的使用上來看,會展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和科研領域使用的詞匯。在實際使用上,會獎旅游的使用面則比會展旅游大得多,且使用者多為會議業(yè)和旅游業(yè)人士。
支持原創(chuàng),轉載必注明出處!
“活動策劃家”是國內首家探尋活動、活動管理、活動經(jīng)濟的本質的微信公眾本臺,活動知識傳播與活動科學管理的推進平臺,以規(guī)范活動和活動管理知識,推進活動科學管理和產(chǎn)業(yè)化為宗旨。包括活動文化、活動產(chǎn)業(yè)、活動經(jīng)濟、活動管理、活動旅游、活動策劃、活動營銷、活動點評、活動教育、活動研究、活動案例、品牌管理等。歡迎活動人、會展人、公關人、廣告人、文體人、營銷人等關注并推廣本微信公眾號。
【分享朋友圈】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發(fā)送
【查看歷史記錄】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查看歷史記錄
【關注本平臺】1.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關注 2.通訊錄->右上角+ ->查找公眾號“活動策劃家”或“eventplanners”->關注 3.掃描或長按以下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