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峰,陳益峰講師,陳益峰聯(lián)系方式,陳益峰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風水國學研究與實踐
38
鮮花排名
5
鮮花數(shù)量
陳益峰:陳益峰:尋龍點穴八個要訣
2016-01-20 1459

  整編/陳益峰

  尋龍點穴最重要的莫過于“尋龍”和“點穴”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尋龍點穴有八大要訣。

  1、要明義

  所謂明義,必須弄明白龍、峰、脈、祖宗開帳、過峽、氣脈、龍穴、砂、水、朝、案、水口、明堂、龍虎、蟬翼砂、痕影水等一系列名詞的含義,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種生氣所形成的星體含義,才能步入地理之門。如果連這些最基本的名詞都搞不懂,學起地理就相當困難。

  2、要認星

  這里的認星,不是指認九星五星,而是指三星。何為三星?權(quán)星、尊星和雄星是也。凡是尋龍者,必論祖宗。而論祖宗者,必以出身之太祖始,大干龍?zhí)嬖跀?shù)千里之遠,特起名山,跨州連郡,高大扦天,萬脈之山,都從此起祖,也即權(quán)星是也。眾山之中,若無一至高至大之星,則不足以聚眾勢,壓伏群山,而其權(quán)又不歸于一也,所以權(quán)星乃太祖之所在,足以俯視一省一郡。凡仙佛王侯卿相之地,必本于此。其如廣東高州番鬼局,即屬此類。

  小干龍的太祖在數(shù)百里之遠,但也特達高壓眾山,或成龍樓寶殿,金鸞瓊閣諸形,所謂尊星即是指此。凡是尊星,必在太祖山聚講之后分枝辟脈,各自走閃串渡而去,再起高大星辰,群砂護從,周密重疊,所以能聚其勢也,凡正干正結(jié)之地,必本于尊星是也。

  大干龍的分枝,也有遠至數(shù)百里、數(shù)十里者,貴則開屏蓋帳,其次開大面星辰,再次小面星辰,高大卓立,足以應尊星而當門戶者,雄星是也。明此三星,方知大勢所歸,而結(jié)真龍之地。實際上,認三星即太祖、始祖、宗山、少祖等山皆包括在內(nèi),尋龍必認祖宗,不論祖宗何足語。古人之語,絲毫不假。

  3、要識開面地步

  周氏說:“地之真假大小,何以辨之?先觀開面之有無,便知真假之概。再觀開面之多寡大小,及地步之廣狹,而地之大小,亦知其概。何為開面?只論分開、收斂、仰覆、向背、合割八字察之,則其意自明也。不開面則龍不來,穴不真,砂不環(huán),水不抱,地自無結(jié)矣。何謂地步?以縱橫、收放、偏全、聚散八字細細審察,局全而聚大者,地步自廣,反之為地步狹”。

  凡所占地步廣者,其龍穴必貴,反之則結(jié)地小或賤而無取。沈氏說:“凡學地,識得開面,百事已了。識得開面,便可言地,便可精地。不懂開面,踏遍青山也枉然”。由此可見,識龍山朝水的開面與地步,于習地者極為重要。

  4、要識變化

  凡龍行走,必有變化,從高山瀉下平洋,由高變低,平洋忽生突泡,由低變高,是陰陽互為變化。老干抽出嫩枝,是老變少;嫩脈忽起粗大星辰,是少變老,均為變化。真龍行走,所貴者全在一個變字,一時東一時西,一時昂起,一起低伏,如此變化多端,其龍方活,其骨氣方真。最忌毫無變化,直來直去,此不是龍,是砂體也。

  5、要識龍氣和龍脈

  蕭氏云:氣無形而脈有形,認脈可以尋龍,識氣以點穴。氣脈為陰陽,識得陰陽者,識氣認脈之訣立時勘破,真龍何處不相逢。

  6、要觀束咽過峽

  何為束咽?《元樞經(jīng)》云:“咽猶鼓風,一呼一吸”。吹中取氣,大關(guān)鍵。龍有束咽,若鼓桌、風箱,管領(lǐng)山川。穴內(nèi)要接得此氣。束氣處為咽,宜短不宜長,短則氣聚,長則氣散。宜緊不宜寬,宜活不宜硬,活則氣現(xiàn),硬則氣死。

  7、要識龍格

  梧桐格,節(jié)對均勻,出脈中正。芍藥格,雖不對節(jié),卻長短交互均勻。楊柳格,邊有邊無。卷簾殿試格,勢似卷簾。蜈蚣格,枝腳俱短,節(jié)節(jié)均勻,但此格最易煞師,習此道者宜慎之。三臺格,有金、木、土三體。

  蘆花三裊格,橫、側(cè)、正三個三裊身。聚講格,金木水火土五星歸垣聚講。格不勝述,有無此大格而大發(fā)者亦有之。故凡穴真而有此等龍格者,力大發(fā)福悠久。專講此等龍格而穴假者,無不敗絕。因此,大凡古今明師作穴,必龍格真,穴道真方言大富貴者,其用法即是大竅,非至人不傳。

  8、要尋龍識局

  沈氏云:“有大局,有中局,有小局,有真局,有假局。而局者,一圈也。無局不言龍,只恐錯誤局。局亦名為堂,亦名陽,三堂不必皆現(xiàn),盡有封拜大地,只見一堂者。而大地必具三堂,但不俱在前,或在左偏右偏,或反開在穴后,自背水為堂。及至橫水又開一堂,及至順水又開一堂。然此二堂,皆為一穴而設(shè)。不得每逢堂局即求主人。凡局必開面抱回,不開面便是假局。故而開面是第一大事,后山不開面則脈不下。前山不開面則朝山不來。左山不開面則左抱無情。右山不開面則右抱反背”。世人每多慕局美麗,無不被花假之局迷惑而誤點山崗,皆因不懂識局之真假也。

  ——風水堪輿學傳人陳益峰整理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