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和坐擁豪宅可能并不是所有人的夢想。每個行業(yè)的人都有所屬行業(yè)的最大夢想。比如,企業(yè)家最大的夢想可能是做出世界一流的企業(yè)。演員最大的夢想可能是拿個國際大獎,像奧斯卡獎、金球獎、金棕櫚獎、金熊獎什么的。同樣,過去的乞丐最大的夢想也就是每天都能要到飯吃,無論誰家的廚房飄來誘人的香味都有他的一份。因為過去的乞丐要飯是真的沒吃的,不像現在的乞丐,是以要飯之名斂財。你給他個饅頭,他還看不上,非得給他掏鈔票,他才開心。
關于乞丐夢想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看看周星馳的電影《無敵幸運星》。電影里那個撿垃圾的阿鳳即便到了富家小姐的位置上,依然會不自覺地撿易拉罐。朱元璋自己就是討飯的出身,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乞丐最大的夢想是什么。朱元璋讓要飯的人繼續(xù)保持專業(yè)化,可以說,他恐怕是最早踐行西方理論的皇帝了。
當年兩個乞丐能要到點爛白菜、爛豆腐、剩米飯,也是很不容易的,他們可能也已經很餓了,但是看到昏倒在雪地里的陌生人他們還是先救對方,把好不容易要來的飯菜給對方吃。所以說風險投資是中國人發(fā)明的。中國人特別能理解什么叫投資。喜歡占便宜的人都不懂得投資,愿意吃虧的人都是懂得投資的人。吃虧是一種人情投資。為什么有時候吃完飯,大家會搶著付費?因為表面上是搶著付費,實質上大家是在搶著要投資權。誰付錢,誰就有收益權。所以我告訴大家,其實整合資源最后不是整合資源,是投資占有資源,懂得投資的人才懂得如何去占有資源。
我這么說,大家就會發(fā)現,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沒有被我們識別的投資理念。比如,凡是會交朋友的人都是懂得投資的人。人和人之間最難建立的就是信任。吃虧有些時候就是為了建立信任。你貪心沒關系,你盡管拿吧,就怕撐不死你。我暫時吃點虧,等你拿得差不多了,你信任我了,我贏得回報的機會就來了。
所以吃虧吃到最后一定是有回報的,懂得吃虧的人才是智慧的。占便宜都是在分享利潤,所以不做任何付出老想著占便宜,這種投資的結果肯定是越來越失敗。
咱們中國文化里很多樸素的思想都具有現代金融業(yè)的價值理念。商業(yè)模式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以投資作為最基本的載體。所以大家注意,咱們中國的文化不是落后,而是沒有用現代的理論去洗禮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