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并沒有像一般的應聘者一樣,心情沮喪地回家去。而是軟磨硬泡,說自己既懂電腦又懂建筑。老板最終被他的執(zhí)著打動,答應試用他幾天。
誰知沒過兩天,老板又怒氣沖沖地讓他走人。原來老板發(fā)現,他對電腦其實只懂些皮毛,和公司的需要相差太遠。
換了別人,老板三番五次下“逐客令”,面子上掛不住早就離開了,可他偏不,打算“就是賴在這兒不走了?!崩习鍥]辦法,于是開了個苛刻的條件:讓他每天打掃公司的衛(wèi)生間,包括刷馬桶。
他聽了居然一點也不生氣,而是爽快地答應了。
從那以后,他每天從早忙到晚,甚至連女廁所的衛(wèi)生巾都要收集清理掉。中午還要利用吃飯的時間,看別人操作電腦,晚上別人都睡了,他卻還在看各種專業(yè)書籍。
辛苦倒沒什么,最難過的是還常常被人看不起。一天,一位女同事當著眾人的面奚落他說:“請你以后不要坐在我身邊,你身上一股子垃圾的餿味搞得我想吐,難道你自己聞不到嗎?”當時年輕人心中的難受可想而知,但他什么都沒說,只是跑到大廈的防火樓道里,背著人大哭了一場。
電腦學得差不多了,他又覺著自己的建筑常識太缺乏,于是想到總工程師那里去“偷藝”。
剛開始時,總工對他的態(tài)度很冷淡,甚至會不屑一顧地問:“你刷完馬桶洗手沒有?。俊蹦贻p人還是一點都不生氣,而是想盡各種辦法和總工拉近關系。終于有一天,被感動了的總工答應讓他坐在了自己身邊。
他的勤奮好學最終打動了老板,與此同時,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后來,他被公司提升為了設計師。
就算這樣,他還是不斷地努力,后來又一步步做到了設計總管、藝術總監(jiān)。兩年后,他帶著積攢下來的50萬元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裝飾公司,并且做得非常成功。
這個年輕人就是深圳裝修裝飾行業(yè)的傳奇人物,“家天下”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韋文軍。
韋文軍的這些經歷,若發(fā)生在很多別的人身上,或許就會是另一種結局:覺得屈辱,氣憤萬分,寧可不做,也不會繼續(xù)在那家公司待下去。但韋文軍卻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知道,沒有能力就是沒有能力,就算別人看不起自己,生氣也沒有任何意義,唯一的辦法就是爭氣。
在提到那段往事時,韋文軍說了這樣一段話:“能耐就是能夠忍耐!”忍耐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有一天證明“我能行”,這也是生氣不如爭氣的最好詮釋。
注:一個對自己命運負責的人,必然會用另一種方式來調適自己,那就是:生氣不如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