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制訂了以太網的相關技術標準,其中1000Base-X(光纖吉比特以太網)遵循的標準
為(21)。
(21) A.802.3 B.802.3u C.802.3z D.802.3ab
解析:施樂公司(Xerox)在 1970年代完成對以太網的研究,今天,以太網已經演變成應用
最廣泛的物理層及數據鏈路層OSI模型協(xié)議。 快速以太網(Fast Ethernet)使網速從 10 Mbit/s
提高到100 Mbit/s,而吉比特以太網是它的下一代技術,將網速提高到 1000 Mbit/s。吉比特
以太網的最初標準是由 IEEE 于 1998 年 6 月制訂的 IEEE 802.3z。802.3z 通常被稱為
1000BASE-X,-X表示-CX、-SX 以及-LX 或(非標準化的)-ZX。
IEEE 802.3ab 標準于 1999 年通過,該標準將吉比特以太網定義為利用非屏蔽雙絞線
(Unshielded Twist Pair)五類線纜(Category 5)或六類線纜(Category 6)進行的數據傳輸,
并被稱作 1000BASE-T。在 802.3ab 標準中,吉比特以太網成為一種可以利用現有的銅纜基
礎設施實行的桌面技術。
802.3ab 802.3ae 802.3z 802.3u 802.3ae標準。這是第一個僅適用于光纖電纜的以太網標準,
數據傳輸速度可達每秒 10GB。這一標準的批準為新一代以太網產品敞開了大門。
802.3ab IEEE 802.3ab為IEEE 繼超高速以太網絡標準(802.3z)公布之后,于 1999年6
月再通過的規(guī)范,為針對實體媒介部分制定的1000 Base-T 規(guī)格,由于這項標準的通過使得
超高速以太網絡不再只限制于光纖的傳輸環(huán)境。該標準允許 4 對 CAT-5 雙絞線可在 100m 內以 1 Gbps 等級的速度傳輸數據。
802.3u,用于 100Mbps 網絡(即 100Base-T,通常稱為快速以太網)的載波偵聽多路訪
問及沖撞檢測(CSMA/CD)。該標準于1995年獲得批準。該標準對100Base-T4, TX和FX 的
MAC 參數、物理層和中繼器的技術規(guī)范做出了規(guī)定。
IEEE 802.3z千兆以太網標準在1998年6月通過,它規(guī)定的三種收發(fā)信機包括三種介質:
1000BASE-LX 應用于已安裝的單模光纖基礎上,1000BASE-SX 應用于已安裝的多模光纖
基礎上,1000BASE-CX 應用于已安裝的在設備室內連接的平衡屏蔽銅纜基礎上。
參考答案:C
●PPP協(xié)議是用于撥號上網和路由器之間通信的點到點通信協(xié)議,是屬于(22)協(xié)議,它不
具有(23)的功能。
(22)A.物理層 B.傳輸層 C.數據鏈路層 D.網絡層
(23)A.錯誤檢測 B.支持多種協(xié)議 C.允許身份驗證 D.自動將域名轉換為 IP地址
解析: 點對點協(xié)議(PPP)為在點對點連接上傳輸多協(xié)議數據包提供了一個標準方法。 PPP 最
初設計是為兩個對等節(jié)點之間的 IP 流量傳輸提供一種封裝協(xié)議。在 TCP-IP 協(xié)議集中它是
一種用來同步調制連接的數據鏈路層協(xié)議(OSI 模式中的第二層),替代了原來非標準的第
二層協(xié)議,即 SLIP。除了 IP 以外 PPP 還可以攜帶其它協(xié)議,包括 DECnet 和 Novell 的
Internet 網包交換(IPX)。
PPP 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封裝:一種封裝多協(xié)議數據報的方法。PPP 封裝提供了不同網絡層協(xié)議同時在同一鏈路傳
輸的多路復用技術。PPP 封裝精心設計,能保持對大多數常用硬件的兼容性。
鏈路控制協(xié)議:PPP 提供的 LCP 功能全面,適用于大多數環(huán)境。LCP 用于就封裝格式選
項自動達成一致,處理數據包大小限制,探測環(huán)路鏈路和其他普通的配置錯誤,以及終止鏈
路。LCP 提供的其他可選功能有:認證鏈路中對等單元的身份,決定鏈路功能正?;蜴溌?/p>
失敗情況。
網絡控制協(xié)議:一種擴展鏈路控制協(xié)議,用于建立、配置、測試和管理數據鏈路連接。
配置:使用鏈路控制協(xié)議的簡單和自制機制。該機制也應用于其它控制協(xié)議,例如:網絡控
制協(xié)議(NCP)。
為了建立點對點鏈路通信,PPP 鏈路的每一端,必須首先發(fā)送 LCP 包以便設定和測試
數據鏈路。在鏈路建立,LCP 所需的可選功能被選定之后,PPP 必須發(fā)送 NCP 包以便選
擇和設定一個或更多的網絡層協(xié)議。一旦每個被選擇的網絡層協(xié)議都被設定好了,來自每個
網絡層協(xié)議的數據報就能在鏈路上發(fā)送了。
鏈路將保持通信設定不變,直到有 LCP 和 NCP 數據包關閉鏈路,或者是發(fā)生一些外
部事件的時候(如,休止狀態(tài)的定時器期滿或者網絡管理員干涉)。
參考答案:(22) C (23)D
●蔣某采用下圖所示的方式將其工作電腦接入 Internet,蔣某采用的Internet 接入的方式
為(24)。
A.DSL B.Cable Modem C.3G D.FTTM
解析:
現在上寬帶網有多種技術,第一種是電話線撥號即ADSL方式,第二種有線電視線路的
CABLE MODEM 方式,第三種是雙絞線的易太網方式,第四種就是電力線上網,也叫PLC
(英文全稱是Power Line Communication,即電力線通信)。
電力線上網,英文簡稱為 PLC(即電力線通信),它是通過一只電力寬帶貓,將交流電
轉化為安全的電源,而電力貓則像 ADSL 的貓一樣,進行數據傳輸。與其他上網方式相比
較,電力上網的速度最大可以達到 14 兆,使用過程中不用繁瑣地撥號,接上電源就等于接
通了網絡。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成本低廉,利用已有的電力網絡,不用進行額外布線,從而
大大減少了網絡的投資,降低了成本。尤其對于已經裝修過的家庭、別墅和酒店,則無需穿
墻打洞,不影響室內布局和美觀。我國已開始流行,在北京、西安等地已使用有二年了。
而題目中是DSL.
DSL 的中文名是數字用戶線路,是以電話線為傳輸介質的傳輸技術組合。DSL 技術在
傳的公用電話網絡的用戶環(huán)路上支持對稱和非對稱傳輸模式,解決了經常發(fā)生在網絡服務供
應商和最終用戶間的“最后一公里”的傳輸瓶頸問題。由于電話用戶環(huán)路已經被大量鋪設,如
何充分利用現有的銅纜資源,通過銅質雙絞線實現高速接入就成為業(yè)界的研究重點,因此
DSL技術很快就得到重視,并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得到大量應用。
參考答案:A
●在信息系統(tǒng)安全管理中,業(yè)務流控制,路由選擇控制和審計跟蹤等技術主要用于提高信息
系統(tǒng)的(25)。
(25)A.保密性 B.可用性 C.完整性 D.不可抵賴性
解析:《系統(tǒng)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教程》17.2.2信息系統(tǒng)安全屬性中的 3.可用性內容。
可用性是應用系統(tǒng)信息可被授權實體訪問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信息服務在需要時,
允許授權用戶或實體使用的特性,或者是網絡部分曼損或需要降級使用時,仍能為授權用戶
提供有效服務的特性??捎眯允菓孟到y(tǒng)面向用戶的安全性能。應用系統(tǒng)最基本的功能是向
用戶提供服務,而用戶的需求是隨機的、多方面的、有時還有時間要求。可用性一般用系統(tǒng)
正常使用時間和整個工作時間之比來度量。
可用性還應該滿足以下要求:身份識別與確認、訪問控制(對用戶的權限進行控制,只
能訪問相應權限的資源,防止或限制經隱蔽通道的非法訪問。包括自主訪問控制和強制訪問
控制)、業(yè)務流控制(利用均分負荷方法,防止業(yè)務流量過度集中而引起網絡阻塞)、路由選
擇控制(選擇那些穩(wěn)定可靠的子網、中繼線或鏈路等)、審計跟蹤(把應用系統(tǒng)中發(fā)生的所
有安全事件情況存儲在安全審計跟蹤之中,以便分析原因,分清責任,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審計跟蹤的信息主要包括事件類型、被管信息等級、事件時間、事件信息、事件回答以及事
件統(tǒng)計等方面的信息)。
參考答案:B
●根據《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tǒng)安全通用性技術要求GB/T 27201-2006》,信息系統(tǒng)安全的
技術體系包括(26)。
(26)A.物理安全、運行安全、數據安全 B. 物理安全、網絡安全、運行安全
C.人類安全、資源安全、過程安全 D. 方法安全、過程安全、工具安全
解析:《系統(tǒng)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教程》第 17 章信息系統(tǒng)安全管理中的在 GB/T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tǒng)通用安全技術要求》中信息系統(tǒng)安全技術體系有:
(1)物理安全 (2)運行安全 (3)數據安全
參考答案:A
●某單位在機房建設和管理中采用的下列做法。(27)不符合《電子信息系統(tǒng)機房設計規(guī)范 (GB-50174-2008) 》。
(27)A.計算機系統(tǒng)的設備和部件設置了明顯的無法去除的標記。以防更換和查找財物
B.禁止攜帶移動電話、電子記事本等具有移動互聯功能的個人進入機房
C.主機房內設地漏,地漏下加設水封裝置,并有防止水封破壞的措施
D.為機房內設備供水有給排水干管和引入的支管為明管,以便及時檢修和更換
解析: 《系統(tǒng)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教程》中的17.3物理安全管理部分內容:
設備標記要求:計算機系統(tǒng)的設備和部件應有明顯的無法去除的標記,以防更換和方便
查找贓物。
應要求所有來訪人員經過正式批準,登記記錄應妥善保存以備查: 獲準進入機房的人員,
一般應禁止攜帶個人計算機等電子設備進入機房,其活動范圍和操作行為應受到限制,并有
機房接待人員負責和陪同。
機房的防水措施應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①與主機房無關的給排水管道不得穿過主機房。
②主機房內如設有地漏,地漏下應加設水封裝置,并有防止水封破壞的措施。
③機房內的設備需要用水時,其給排水干管應暗敷,引入支管宜暗裝。管道穿過主機房
墻壁和樓板處,應設置套管,管道與套管之間應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④機房不宜設置在用水設備的下層。
⑤機房房頂和吊頂應有防滲水措施。
⑥安裝排水地漏處的樓地面應低于機房內的其他樓地面。
所以D不正確。
參考答案 D
●某高校準備建設一個容納 50 位學生上機的機房,假設每一計算機系統(tǒng)及其他的設備投影
面積為1.5平方米,則該機房最小面積應該為(28)平方米。
(28)A.150 B.375 C.450 D.525
解析:依據《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guī)范》(GB 50174—2008)4.2機房組成規(guī)定:
4.2.1 電子信息系統(tǒng)機房的組成應根據系統(tǒng)運行特點及設備具體要求確定,宜由主機房、輔
助區(qū)、支持區(qū)、行政管理區(qū)等功能區(qū)組成。
主機房的使用面積應根據電子信息設備的數量、外形尺寸和布置方式確定,并應預留今
后業(yè)務發(fā)展需要的使用面積。在對電子信息設備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況下,主機房的使
用面積可按下式確定:
1 當電子信息設備已確定規(guī)格時,可按下式計算:
A=KΣS (4.2.2-1)
式中A——主機房使用面積(m2
);
K——系數,可取5~7;
S——電子信息設備的投影面積(m2)。
2 當電子信息設備尚未確定規(guī)格時,可按下式計算:
A=FN (4.2.2—2)
式中F——單臺設備占用面積,可取 3.5~5.5(m2
/臺);
N——主機房內所有設備(機柜)的總臺數
輔助區(qū)的面積宜為主機房面積的 0.2~1 倍。
用戶工作室的面積可按 3.5~4m2
/人計算;硬件及軟件人員辦公室等有人長期工作的房間
面積,可按5~7m2/人計算。
所以依題意:A= KΣS=5*50*1.5=375m2
(最小面積)
參考答案:B ●按照系統(tǒng)安全等級中的可靠性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29)。
(29) A.絕密、機密、秘密 B.軍用、商用、民用
C.A 級、B級、C級 D.使用級、修改級、控制級
參考答案:C
●一般情況下,(30)屬于軟件項目非功能性需求。
(30)A.操作界面差異性 B.系統(tǒng)配置內容 C.系統(tǒng)穩(wěn)定性 D.系統(tǒng)聯機幫助
解析:根據GB/T 16260.1產品質量中質量屬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
維護性和可移植性。
什么是非功能性需求?所謂非功能性需求,是指軟件產品為滿足用戶業(yè)務需求而必須具
有且除功能需求以外的特性。
在 IEEE中,軟件需求的定義是:用戶解決問題或達到目標所需的條件或功能。一般包
含業(yè)務需求、用戶需求、功能需求、行業(yè)隱含需求和一些非功能性需求。業(yè)務需求反映了客
戶對系統(tǒng)、產品高層次的目標要求;功能需求定義了開發(fā)人員必須實現的軟件功能。所謂非
功能性需求,是指為滿足用戶業(yè)務需求而必須具有除功能需求以外的特性。包括系統(tǒng)性能、
可靠性、可維護性、易用性和對技術和對業(yè)務適應性等。其中最常見的是軟件界面、操作方
便等一系列要求。
參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