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甄書恒)
由于社會進步飛快,現(xiàn)代人大多數(sh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煩惱過多、壓力過大等各種問題;尤其是天氣炎熱酷暑盛夏的季節(jié),往往碰到無法解決問題和遇到困境時易動“肝火”,給生活、家庭、工作及學習等方面帶來了一定影響。
《左傳》中記載:“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廢一不可”,五材是指木、火、土、金、水,它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在節(jié)氣當中和四季相配合,春屬木、火屬夏、土屬四季土(每個季節(jié)第三個月)、秋屬金、冬屬水,在醫(yī)學領域中用來和人體的五臟相配合,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在《黃帝內經(jīng)》也提到,養(yǎng)生貴在順應四時節(jié)氣、五行順生。
夏天在于長,秋天在于收。立夏之后,天地陰陽相交,萬物生長并開花結果?!跋摹睂迮K中的“心”,心主火,心火過旺,如果不注重心火外散的話,對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到秋天就會得病。夏天人處于一個從“飽”到“長”的階段,很多人一到這個季節(jié)就出現(xiàn)渾身不適、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現(xiàn)象也很正常,除了通過晚睡早起的生活習慣養(yǎng)足精神外;還要多到外面走走,不能怕熱和陽光,要多出汗,避免身體陰陽失衡,否則憋出病人來,對身心無益。在情志方面不要壓抑自己,經(jīng)常聽聽舒緩的輕音樂,放松自己,滿足情志上的要求。對于精力旺盛的年輕人,做事一定要沉住氣,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切忌暴跳如雷,最好是冷靜下來,暫時回避。
夏天養(yǎng)“身”也同樣重要,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在酷熱天氣下應進行適宜的鍛煉,提高身體耐熱能力,讓肌體有充分的力量去適應炎熱氣候,從而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發(fā)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遠遠大于年輕人,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溫中健身,要避免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項目。提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氣、著急等極端情緒,盡量做到“心靜自然涼”,特別是年老體弱者,由于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血壓升高,甚至還會引發(fā)猝死。
夏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多,適當吃些有解暑、降溫、補血、益氣、養(yǎng)陰功效的食物增強體質以防濕熱邪毒,如多吃西瓜、喝熱茶(如橘皮茶)、吃醋、喝蔬果汁、喝薏米小豆粥;多吃肉類補充蛋白質(肉食以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為首選);對于補水,平時喝開水最好,必要時可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所必需;另外居住場所和辦公室還要注意開窗通風防暑氣,修心養(yǎng)身方可安然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