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養(yǎng)生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在其宗教神秘主義的色彩中,卻涵藏著幾千年我國人民探討人、人體、人的本質的寶貴經驗。它把人的本身作為考察研究的對象,竭力去了解人體生命的本質、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關系。它把延年益壽、開發(fā)智慧作為研究的主要目的,無論生命的機能和物質,生命的新陳代謝過程,生命存在的奧秘等等,都成為道教養(yǎng)生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在長期實踐活動中,面對人體這一“黑箱”,道教氣功養(yǎng)生家也曾象中國醫(yī)學典籍《內經》所記載的那樣,打開黑箱進行過解剖,如朱提點(疑系宋人)《內境論》,即為人體解剖記錄。但是,道教氣功養(yǎng)生家們發(fā)現(xiàn),參破人體生命的奧秘僅僅依靠解剖一類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探討的過程中,一般不可能將人打開黑箱進行觀察;而在煉養(yǎng)的過程中,也不需要打開黑箱。為此,要弄清不可能或不需要打開的人體內的秘密,并從外部控制人體生命的運動,道教養(yǎng)生學就不自覺地運用了現(xiàn)代控制論中的“黑箱理論”。
而要探索人體黑箱之內的秘密并控制其運動,也必須借助辯證思維的方法。這樣,道教養(yǎng)生學的理論體系便在養(yǎng)生學與哲學交互作用中蓬勃發(fā)展起來。一個以《周易參同契》和《無極圖》、《悟真篇》為代表,以重人貴生的人生觀,形神統(tǒng)一的生命說,性命雙修的內煉體系和逆修返源的仙道理論為特色的養(yǎng)生學休系便建立起來。
一 重人貴生的人生哲學
道教氣功養(yǎng)生學最突出的理論特點之一,是它的重人貴生的人生觀念,這是通教氣功養(yǎng)生學得以存在發(fā)展的基本前提。從先秦起,中國文化就顯現(xiàn)了一種非神性而重人性的思想特征。這種鮮明的思想傾向,造成了先秦文化思想的總體理性環(huán)境。正是在這樣一個文化思想環(huán)境中,孕育了道教氣功養(yǎng)生學。
先秦諸子中除陰陽家“舍人事而任鬼神”外,其余大多重人事而辟鬼神??鬃又允侵袊軐W的開端,是因為他首先提出了人事第一的道德化的新內容,以代替鬼神的宗教支配。他很注意衣食住行與健康長壽的關系,說“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己取之也。夫寢處不適,飲食不節(jié),勞逸過度者,疾共殺之。……若夫智士仁人,將身有節(jié),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宜乎。”(《孔子家語》),并對“者壽”(《論語·雍也》)的命題,作了肯定的回答。
繼而起之的墨子雖以“明鬼”著稱,但其實質仍以人生問題為重。《墨子·經下》說:“無欲惡之為益損也,說在宜。”據《經說下》解釋,這是反對儒家仿生損壽的三年居喪制度?!督浵隆氛f:“損而不害,說在余?!薄督浾f下》解釋說:“損,飽者去余,適足,不害。”《墨子·辭過》也說:“古之民,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適腹而已矣。”即講究飲食之道。《墨子·大取》說:“圣人惡疾病?!鄙w墨家為了興天下之利,也重視養(yǎng)生、醫(yī)療。
哲學家中,最早明白揭示人有卓越位置的是老子。他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保ā兜赖陆洝ど掀罚?
荀子更為精澈地論述了人的性質,他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華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也就是說,人有其余眾物所未有的特異優(yōu)點,所以在宇宙中實有高貴位置。主張“扁(辨)善之度,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荀子·修身》)。
周秦之際儒家所作《禮運》更把人奉為體天地之德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說,“火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心能知能覺,人為天地萬物中有如有覺者,故可謂天地之心。人為五行所成之物類之最卓越者,故可謂五行之端。人乃天地之德,天地之心,實非他類物之所能比擬。
漢代學者基本上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如董仲舒說:“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yǎng)之,人成之。天先之以孝悌,地養(yǎng)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春秋繁露·立元神》)。因此可見,“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春秋繁露·天地陰陽》)。
正是在這樣一個思想文化環(huán)境中,積淀了中國幾千年重人倫輕宗教的心理結構。同時,給以人為對象的氣功養(yǎng)生實踐提供了認識方法和思想基礎。這些思想后來直接被道教所繼承,并以此作為本身的宗教要旨之一。在道教養(yǎng)生家看來,要想做到長生不死,肉體成仙,首先應當從愛護、保養(yǎng)自己的軀體和生命著手。為此,道教中人從理論上作了充分的闡述,提出了重命養(yǎng)身、樂生惡死的主張。
東漢成書的道教經典《太平經》中認為,人生最可貴的是生命,它屬于每一個人僅僅一次。書中說:“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終古不得復見天地日月也,脈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币虼?,人應當熱愛自已的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被谶@樣一個認識。煉養(yǎng)軀體、健康長壽便成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了。書中說:“是曹之事,要當重生,生為第一,余者自計所為。”又說:“但聚眾賢,唯思長壽之道,乃安其上,為國寶器?!?/p>
那么,怎樣才能得到長壽呢?《大平經》中提出了“自愛自好”的主張,說:“人欲去兇而遠害,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yǎng),乃可無兇害也?!币簿褪钦f,只有通過自我養(yǎng)護和鍛煉,才能夠求得生命的長存。應該承認,這是一種積極的養(yǎng)生觀念,它既不象宿命論者那樣將人壽命的天長歸結為“天命”或鬼神的力量,也不同于佛教那樣宣揚靈魂不死,四大皆空,將肉體視為“臭皮囊”?!短浇洝氛f:“人命近在汝身,何為即心仰呼天乎?有身不自清,當清誰乎?有身不自愛,當愛誰乎7有要不自成,當成誰乎?有身不自念,當念誰乎?有身不自責,當責誰乎?復思此言,無怨鬼神?!笨?,這種不呼天不怨鬼神的“人命”觀,與宿命論者和厭世論者的觀點比較起來,充滿了何等可貴的奮斗精神。
與《太平經》同時的其它幾部道教經典中,也都貫穿著這種信念?!吨芤讌⑼酢氛f:“引內養(yǎng)性,黃老自然,含德之厚,歸根返元,近在我心,不離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長存?!薄独献雍由瞎戮洹氛f:“修道于身,愛氣養(yǎng)神,益壽延年,其法如是,乃為真人。”《老子想爾注》說:“不知長生之道,身皆尸行耳。”“歸志于道,唯愿長生?!币陨线@些論述,都以修身養(yǎng)性、延年益壽為第一要旨。正是在這一思想基礎,產生了中國古代養(yǎng)生史上振聾發(fā)聵的口號——我命在我不在天。
這一口號始見于葛洪《抱樸子內篇·黃白》。篇中引《龜甲文》曰:“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薄段魃洝肪?《我命章第二十六》亦說:“老子曰,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我不視不聽不知,神不出身,與道同久。吾與天地分一氣而治,自守根本也?!痹缙诘澜甜B(yǎng)生家提出的這一口號,是道教積極逆轉乾坤精神的體現(xiàn),包含著一種積極主動的人生態(tài)度。后來的道教養(yǎng)生家和煉養(yǎng)著作中反復提及,說明了它在養(yǎng)生史上巨大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至宋元內丹派的出現(xiàn),更加宏揚了這種思想。
北宋之際,張伯瑞首倡內丹于世,他的丹法充滿扭轉天地規(guī)律、支配自然法則的積極精神。他說:“大藥修之有易難,也知由我也由天?!边M一步認為:“藥逢氣類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彼麑Φしǔ晒Φ男判暮茏?,說:“己知壽永齊天地,煩惱無由更上心”(《悟真篇》),顯示了他宏大的氣魄和堅定的信念,同時也說明道教內丹思想并非逃避現(xiàn)實而是重視現(xiàn)實,他們的理想是希望跳出現(xiàn)實而就肉體煉養(yǎng),最后進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所有這些論述,反映了道教氣功養(yǎng)生學一個鮮明的思想特征,即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主動進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類的健康長壽,取得把握自身生命自由的途徑。
二 形神統(tǒng)一的生命觀念
形神問題即身心的關系,是養(yǎng)生理論中必須回答的問題,也是中國哲學重要問題之一。因此,從先秦的思想家開始,即十分關注形神關系的探討。
最早的討論可以說始于《管子》。其中《內業(yè)》篇雖未明確標舉形神問題,但提出了關于形神的一些觀點。說:“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闭J為人的精神由天而來,是由精構成的;人的身體由地而來,是由氣構成的。《心術下》篇說:“氣者身之充也?!鄙眢w是充滿了氣的。又曰:“一氣能變曰精”,精也是一種氣?!秲葮I(yè)》篇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本皇瞧胀ǖ臍猓蔷⒅畾?。篇中還認為人的思慮智慧都是精氣的作用:“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將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氣之極也。”天地之間充溢著許多精氣,人可以吸收這些精氣,變得健康智慧,“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枝堅固,可以為精舍?!庇衷疲骸熬闯渖?,精將自來。”《管子》一書中的這種學說,認為人的精神來自精氣,表現(xiàn)了唯物主義的傾向。但把精氣說成是獨立身體之外而存在,沒有把精神和形體統(tǒng)一起來。
《荀子·天論》篇中,肯定了神對形的依賴關系,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題,至漢代,桓譚提出燭火的比喻,用以說明形神關系。他說:“精神居形體,猶火之然燭矣?!薄皻馑鞫?,如火燭之俱盡矣?!保ā缎抡摗ば紊瘛罚?,明白指出,精神不能脫離形體而獨存,如同火不能離燭而存在一樣。人的形體死亡,精神也就消失了。王充發(fā)展桓譚的學說,進一步論證了形神的依存關系。他說:“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死而精氣滅。能得精氣者,血脈也。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保ā墩摵狻ふ撍馈罚┚袷茄}產生的,血脈枯竭,精神也就消滅了。至南北朝時,范縝著《神滅論》,提出了形質神用的光輝命題。他說:“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是則形稱其質,神言其用?!币簿褪钦f,精神只是形體的作用,作用是不能獨立存在的,所以形亡神滅。這種分別質用的形神思想是非常深刻的。范縝還用利與刃的比喻生動地表述了形神關系。他說:“神之于質,猶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猶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無刃,舍刃無利。未聞刃沒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形神問題,至此而得到正確的結論。應該指出的是,范縝本身出于天師道世家,因此道教學說對他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
道教思想家吸收了這些合理的思想,從而建立了形神統(tǒng)一的生命觀念。《太平經》中論述說:“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氣,天氣者受之于元氣。神者乘氣而行,故人有氣則有神,有神則有氣,神去則氣絕,氣絕則神去。故無神亦死,元氣亦死?!边@是從元氣論出發(fā),說明精神和形體是統(tǒng)一的?!肮嗜擞袣饧从猩?,氣絕即神亡”“失氣則死,有氣則生?!眱烧呋ハ嘁来?,不可分離;“神精有氣,如魚有水,氣絕神精散,水絕魚亡?!边@些論述說明,形神統(tǒng)一的基礎是物質,物質決定精神,精神不能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經中又說:“夫人本生混沌之氣,氣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陰陽之氣,氣轉為精,精轉為神,神轉為明?!边@些觀點傾向于唯物主義,基本上是正確的。
從這一觀點出發(fā),《太平經》中提出了常合形神的“守一”之道。它說:“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并也。形諸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則吉,去則兇。無精神則死,有精神則生,常合即為一,可以長存也?!边@里所說的“一”,即形神依存的狀態(tài)。世人有生有死,“?;季耠x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隨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當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久視之符也?!边@就是從人身形神統(tǒng)一觀出發(fā),來建立其煉養(yǎng)理論。
與《太平經》觀點相比較,葛洪的形神論更具漢代桓譚、王充以來唯物主義的傳統(tǒng)。他說:“夫有因炁而生焉,形須神而立焉。有者,炁之宮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于燭,燭糜則火不居矣。形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抱樸子內篇·至理》)。這里把“形”比作堤,“神”比作水;把“形”比作燭,“神”比作火,說明堤壞則水不留,燭糜則火不居,所得的結論是:精神依附于形體。這是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他所說的“形者神之宅也”以及“形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是從醫(yī)學上體驗得來,故與古醫(yī)經的理論相契合。《靈樞·邪客篇》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葛洪說:“形者神之宅”,同《靈樞》說“心”是“精神之所舍”的原理相符合。葛洪說的“形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與《靈樞》說“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的意思也相合拍。
早期道教煉養(yǎng)家們的這些論述,都一致肯定了形神相依相存。由此,人們要想獲得健康長壽,就必須注意形神的統(tǒng)一修煉。對此,唐代吳筠的《形神可固論》作了專門的論述。他認為,人是依靠自己身體內的精、氣、神而生存的,這個身體,也就是“道之器”。人們要想獲得長生。就必須修道,修煉體內的精、氣、神。他說:“夫人生成,分一氣而為身,稟一國之象,有氣存之,有神居之,然后安焉。身著,道之器也,知之修煉,謂之圣人。奈何人得神而不能守之,人得氣而不能采之,人得精而不能反之,己自投逝,何得怨天地而不佑。按《黃書》云:‘人因積氣以生身。留胎止精,可長存天年之壽。’昭昭著矣?!彼€引用《陰符經》的話來說明修煉精、氣、神的重要性:“《陰符經》曰:‘經冬之草,覆之不死,露之見傷;火生于木,禍發(fā)必克;精生于身,精竭而死。’人之氣與精神,易濁而難清,易暗而難明,知之修煉,實得長生?!狈粗?,如果不守神固氣,違反養(yǎng)生之道,就會“中夭”,短命而死。他說:“形之與神,常思養(yǎng)之。自以色、聲、香、味以快其情,以惑其志,以亂其心,此三者,敗身逆道,亡形沉骨,喪身之所由生者也?!贝送猓€指出,有身不加煉養(yǎng),而用祈神拜佛的方法去追求長壽,就如“止沸加薪”一樣是枉費心機,毫無意義的。他說:“有此形骸而不能守養(yǎng)之,但擬取余長之財,設齋鑄佛,行道吟詠,祈禱鬼神,以固形骸,還同止沸加薪,緝紗為縷,豈有得之者乎?”(《形神可固論·服氣》)
道教著作有關形神的論述很多,其基本傾向都是主張形神依存、身心一體。以此為核心,從而形成了道教氣功養(yǎng)生學形神統(tǒng)一的生命觀念。這一觀念對我國古代養(yǎng)生學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它實際上奠定了我國古代養(yǎng)生體系的基本特點,即著眼于人體內部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提高,而不像西方養(yǎng)生體系那樣,著重于人體肌肉、骨骼、韌帶等體能的強化提高,這是兩種不同的養(yǎng)生健身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