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宗所謂“地理四科”:“龍、水、砂、穴”,以“龍真”、“穴的”、“砂環(huán)”、“水抱”為準(zhǔn)則。《博山篇》言其相法∶“龍神上聚,登高相之;龍神下降,就下相之;穴土位中,對面相之;水來水去,側(cè)身相之;砂左砂右,徙步相之;前朝后應(yīng),前后相之?!?/span>
地形、地勢、地貌、土質(zhì)、植被、形狀
龍脈即山脈,“指山為龍兮,象形勢之騰伏”。(《管氏地理指蒙》)“來龍去脈”、“尋龍捉脈”、“尋龍望勢”。論龍脈原起,則以“祖宗父母”稱名。在意象上,“論及祖宗父母者,探本溯源之意也”。
龍脈依其遠近大小又稱為祖山、主山、父母山、少祖山等,俗有“靠山”之稱。
風(fēng)水上講究“龍真穴便真,龍假穴便假”。《海角經(jīng)》言∶“山川之形,不外方圓曲直;山川之勢,不外遠近高低;山川之體,不外水泉土石;山川之變,不外生克制化?!?/span>
●聚結(jié)∶就各城市的山川格局而論,風(fēng)水理論以龍脈的聚結(jié),即山水的聚結(jié)來進行考察,有大聚、中聚、小聚三種“聚局”?!按缶蹫槎紩?、“中聚為大郡”、“小聚為鄉(xiāng)村、陽宅及富貴陰地”。
龍脈的聚結(jié)處,為城市倚傍之山,從干龍或支龍而來者,常稱“來龍”或謂“主山”亦稱“鎮(zhèn)山”,多聳兀城市北部或西北。來龍又以分枝布葉,橫向展開闊大,形成屏帳之勢為佳,謂之“大帳”。來龍兩翼“分障包羅于外以成大局者”,謂之“羅城”。
●分支∶龍脈有分枝,故謂“龍猶樹,有大干,有小干,有小于,有小枝”。
龍脈審辯之法,如《地理人子須知》:“以水源為定,故大干龍則以大江大河夾送,小干龍以大溪澗夾送,大枝龍則以小溪小澗夾送,小枝龍則惟田源溝洫夾送而巳。觀水源長短而枝干大小見矣”。中國古代城市選址“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故風(fēng)水家十分注重來龍去脈的研究。
●形勢∶“《經(jīng)曰》∶外氣所以聚內(nèi)氣,過水所以止來龍。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來形止,前親后倚,為吉藏也?!?晉郭璞《葬書》)“勢言其大者,形容其小者。勢欲其來,形欲其止?!薄巴鈩萦麍A,內(nèi)形欲方?!薄皠萁堤幊尚危沃固幊裳??!?《管氏地理指蒙》)“勢與形順者吉,勢與形逆者兇。勢兇形吉,百福希一;勢吉形兇,禍不旋日?!?晉郭璞《葬書》)
形分三勢,曰山野之勢,曰平崗之勢,曰平地之勢。
●五勢∶“正、側(cè)、逆、順、回”。“辨五勢龍北發(fā)而朝南來為正勢;龍西發(fā),北作穴,南作朝,為側(cè)勢;龍逆水上朝,順?biāo)拢四四鎰?;龍順?biāo)鲁嫠?,此乃順勢;龍身回顧,祖山作朝,此乃回勢。五者結(jié)穴,有順局五,逆局五。以逆為貴,順則減力?!?(《博山篇》)
《孔子家語》中有∶“堅土之人剛,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細,息土之人美”之說?!吧胶袢朔剩绞萑损?,山清人秀,山濁人迷,山寧人駐,山走人離,山雄人勇,山縮人癡,山順人孝,山逆人虧?!彼渍Z道∶“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地靈人杰”、“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蘇杭出美女”、“窮山惡水出刁民”之類與水土有關(guān)的說法。
至于生龍除指山巒起伏,頓錯有致,生動美觀,并且峰巒形象夷演雍容,脫穎特達,端祟雄偉等等外,尚注重其“生氣”,即生態(tài)良好,有“石為山之骨,土為山之肉;水為山之血脈,草木為山之皮毛”的譬比,追求山或龍之體質(zhì)“紫氣如蓋,蒼煙若浮,云蒸靄靄,四時彌留,皮無崩蝕,色澤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膩,石潤而明,如是者,氣方鐘也未休。”
論龍還講究山峰或巒頭的形象,有“生龍”及“星峰”之說。
●陰陽∶陰陽是風(fēng)水之祖。山以高峻為陰,平衍為陽;曲為陰,直為陽;覆為陰,仰為陽;尖為陰,窩為陽,靜為陰,動為陽;山為陰,水為陽。
●五行∶“五星形體”之分,取五行說中金、木、水、火、土之圓、直、曲、銳、方諸象來模式化地評價山峰形象優(yōu)劣。以五星說為本,又有變格之說,如“九星”等,來分析千態(tài)萬狀的峰巒形象。
●三奇∶赴、臥、蟠
三徑∶全軀、分支、隱伏?!叭嫜云鋪?,三徑言其止”
●九龍∶
●平洋龍∶龍有山龍、水龍。平坦而有水之地稱平洋。山地要立著看,平洋要倒著看。平洋地穴前要眠弓水,穴后要反弓。
以昆侖山脈作祖,以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為界,風(fēng)水家將中國的山系分為左、中、右三大支脈,即北、中、南三大干(行)龍,以論城市的地理分布。其中左支環(huán)陰山、賀蘭,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稱為北龍。中支循西番趨岷山,沿岷江左右,出右者敘州而也;江左者北去趨關(guān)中,系于大散闕,左渭右漢,為終南太華,下太華起嵩山,右轉(zhuǎn)荊山,抱淮水,左落平原,起泰山入海,稱為中龍。右支出吐番以西,下麗江,趨云南,繞沾益、貴州、關(guān)索,而東去沅陵。分其一支由武關(guān)出湘江,西至武陵;又分一支由桂林海陽山過九嶷、衡山,出湘江,東趨匡廬止;又分其一支過庾嶺,渡草坪,去黃山、天目、三吳止。過庾嶺的一支又分仙霞關(guān),至閩止;分衢為大拌山,右下括蒼,左為天臺、四明,渡海而止,稱為南龍。
從中國古代三大經(jīng)濟區(qū)的自然地理區(qū)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行政地理格局和城市地理格局看,風(fēng)水理論這一看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