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婉園家庭教育 詹婉園身心靈成長 詹婉園國學智慧
中國nlp學院(微信號:nlp_cn)
每天學點管理、婚姻、親子的實用技巧!
(一)、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所以孩子的看法與你的不同,沒有什么奇怪。
⊙孩子一定會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有的優(yōu)點長處,孩子不會全部擁有。
⊙你走過的歲月,與孩子將要走的不會相同,對你正確的不一定對他也正確。
⊙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處,他才會接受你對他的看法。
(二)、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
⊙改變自己,孩子才會有可能作出相應(yīng)的改變。
⊙一個人不能"教導"另外一個人。所以,沒有"教",只有"學"。因此,"教"孩子不重要,使孩子"學"到了才是重要。
(三)、溝通的意義決定于對方的回應(yīng)
⊙自己說什么不重要,對方聽到什么才是重要。
⊙說話有沒有效果由講者控制,由聽者決定。孩子的反應(yīng)告訴你說了的話有沒有效果,而你可以改變說話的文字和方式去控制效果。
⊙改變說的方法,才有機會改變聽的效果。沒有效果的說法,越說孩子會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四)、孩子的學習來自家長的行為和情緒,而不是家長的指令。
⊙家長處理一件事的行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會跟著做。
⊙孩子看到家長面對一個情況時產(chǎn)生的情緒反應(yīng),便會認定那是正確的,并且在自己面對同樣情況時會作出同樣的情緒反應(yīng)。
⊙言語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體和腦子里產(chǎn)生有學習效果的行為模式或情緒反應(yīng)。所以教條式的訓導效果不大。
⊙家長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語言模式發(fā)出,會使孩子難以跟隨。不要只為自己想說什么而說,先想一想這樣說孩子會不會不明白,修正了才開口。
(五)、所有行為必有其正面動機
⊙家長需要把孩子的行為與動機分開。我們可以不接受一個人的行為,但接受背后的動機。孩子行為的本質(zhì)有錯或者效果不好,我們應(yīng)該加以否定,但孩子總是不斷地企圖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我們必須肯定他這樣的動機。
⊙接受一個人行事的動機,便能接受這個人,因而可以引導他改變行為。找出孩子行為背后的正面動機,加以肯定,再引導孩子去另找更有效的做法,這是最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徑。
⊙情緒和動機都沒有錯,只是所選用的做法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情緒給孩子力量或方向,動機維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幫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家長的責任。
(六)、有更好的方法,每個人定會追隨
⊙每一個人都選擇能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孩子不懂得解釋,其實他亦一樣。
⊙人拒絕改變是因為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須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果的方法,他才會接受,因而改變。
⊙提供更好的方法是幫助,即是給對方更多的選擇:指定必須用某個方法,卻是企圖操縱對方。所有人都歡迎幫助,抗拒操縱。你的孩子歡迎你的幫助,但會抗拒你的操縱。
(七)、凡事總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至今不成功,只是說至今用過的方法尚未得到預(yù)期的效果。對孩子必須堅持效果,而不是堅持方法。
⊙沒有辦法,只能說已知的辦法行不通。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現(xiàn),對孩子的方法也可以有不同。
⊙世界上尚有很多我們過去沒有想過,或者尚未認識到的方法。教導孩子是數(shù)年以至數(shù)十年的事,這么長的時間里,總可以有新的方法想出來,就是怕你停步不肯去想。
⊙無論什么事情,我們總有至少三個選擇的權(quán)利。只有一個或者兩個選擇的情況便是陷入困境;有第三個選擇想出來,便會有第四個、第五個及更好的選擇出現(xiàn)。
(八)、成長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
⊙孩子所做的或遭遇的每一件事,都對他的將來有所影響。
⊙孩子從發(fā)生的事情中學習,從而懂得處理將來遇到的同樣事情。
⊙孩子嘗試各種不同的做法,是想去找出其中最好的一個。
⊙孩子要不斷嘗試新的方法,才能知道哪一個是最好的。
⊙孩子的生活中充滿好奇,正是為了學習如何掌握得更多。
(九)、應(yīng)該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長
⊙代孩子做孩子該做的事便是企圖替代孩子成長。
⊙任何替代孩子成長的企圖,最終都會在孩子的身上產(chǎn)生負面效應(yīng)。孩子學不到,會依賴和缺乏自信。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不到該學的東西,長大后要付出很大的痛苦代價。
⊙家長代孩子做孩子該做的事,不會得到孩子的尊敬。愛依賴的孩子只會對父母抱怨及挑剔。
⊙鼓勵和引導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幫助孩子成長的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夠成長得有能力和可以照顧自己。
⊙孩子的自發(fā)性、積極態(tài)度、自律,都與這點有關(guān),因為這些都需要從"自己做自己事"中培養(yǎng)出來。
(十)、"愛"不可以作為籌碼
⊙這份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孩子必須對這份愛沒有任何的懷疑。
⊙這份愛若在家長的語言中表現(xiàn)出帶有條件的話,孩子會對親子關(guān)系的崇高程度有所懷疑。因為這份愛,正是親子關(guān)系的基礎(chǔ)和支柱。
⊙這份愛若因為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話,孩子漸漸會變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這份親子關(guān)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抖出來做條件。
⊙家長若對孩子開出條件,把這份愛作為籌碼,孩子他日也會把對家長的愛作為籌碼。今天的社會中,很多親子關(guān)系完全破碎,便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