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茂,王興茂講師,王興茂聯(lián)系方式,王興茂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企業(yè)戰(zhàn)略與人力資源管理資深專家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王興茂:陳春花講解管理常識
2016-01-20 22771

什么是管理?相信很多人對于管理的定義并不陌生。通用的解釋是:在社會活動中,一定的人和組織依據所擁有的權利,通過一系列職能活動,對人力、物力、財力,及其他資源進行協(xié)調或處理,以達預期目標的活動過程。
可以說,這并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熟記并掌握其內含。但現(xiàn)實情況是,同樣的資源與人,在不同管理者的操作下,卻會產生很大的差別。
為什么企業(yè)家總感覺沒有“好用”的人手?為什么很多人總感覺組織沒讓他發(fā)揮作用?管理的真正價值到底在哪里?

【員工VS老板:誰更需要培訓?】

【員工太笨還是管理存在問題?】

一、管理就是讓下屬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在咨詢行業(yè)流行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咨詢顧問到一家公司去,老板非常高興地說:“你來得正好,幫助我培訓員工,因為他們笨得像豬一樣,我說什么他們也聽不懂?!?br />接下來這個顧問去培訓員工,但是員工們卻對顧問講:“你快去培訓我們老板吧,他講得全是鳥語,我們根本聽不懂。”

“既然員工‘笨得像豬’,就應該用豬的語言去說,老板卻用‘鳥語’,員工當然不懂!”這就是陳春花教授對這個小故事的詼諧點評。盡管表述有些粗魯,但一語道破管理的核心所在。換句話說,就是老板和員工根本無法對話。

管理者有時喜歡把事情變得復雜不易理解,以顯示自己卓爾不群且富有深度,但是管理是要做決定并讓所有人執(zhí)行這個決定的。

管理所要求的合格決策,就是讓下屬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我們常常看到企業(yè)的管理者每日忙于決定他們認為重要的問題,但是對于下屬應該做什么,對于每一個崗位應該做什么卻從來不作分析,不作安排,結果每一個員工都是憑著自己對于這份工作的理解,憑著自己對于企業(yè)的熱情和責任在工作,出現(xiàn)的工作結果就很難符合標準。

對于評價下屬有三個很糟糕的詞:

第一個是“悟性”。很多管理者喜歡悟性高的下屬,他們會很自豪地告訴我,小張悟性高,所以工作做得好。我不反對下屬成熟度高,管理的效果會好,但是下屬的悟性是一個非常不確定的特征,如果工作內容調整、工作技能要求改變,悟性總能保證足夠嗎?

第二個是“領會”。常常聽到人們談論要學會“領會領導意圖”,沒有足夠的時間磨合,下屬想弄清楚領導的意圖是非常困難的。

第三個是“揣摩”。很多人喜歡揣摩上司的想法,更多的人會根據揣摩出來的意思去做工作行為的選擇,可是揣摩的行為會導致更大的風險,所以常??梢月牭焦芾碚叽舐暤赜柍?,問為什么做錯事情!

只需要了解兩個相鄰的上下級崗位即可判斷企業(yè)的決策是否合格,比如,人力資源總監(jiān)和人力資源經理,你從人力資源總監(jiān)這個地方確定他對于人力資源經理崗位重要事情的界定,之后你去問人力資源經理對于自己崗位重要事情的界定,如果兩者界定的重要事情是一致的,那么該公司的管理處在良性;如果兩者界定的重要事情不一致,那么就是人力資源總監(jiān)失職。其實管理就是每一層管理者確定下一層級管理者所要明確做的事情。

【管理的關鍵是要讓一線員工得到資源并有權力運用這些資源】

【越是處于上層的管理人員,就離顧客越遠,而與顧客接觸的一線員工反而沒有資源以及資源運用的權力。】

二、讓一線員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資源

這句對于管理的解釋是我認為最為重要的。管理需要資源,而且對于管理的資源而言,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一個老板對我說,他不明白為什么下屬做不好,因為他已經非常授權,除了人事和財務的權力,其他的權力他都給了下屬。我笑著說,其實你什么權都沒給下屬,因為除了人事和財務的權力,其他的權力對于管理來說都是次要的,管理的資源首先是這兩個權力。這一點我相信所有人都會同意,這不是我要說的關鍵,管理的關鍵是要讓一線員工得到資源并有權力運用這些資源。在管理的架構中,管理者因為處在結構的上層,因此擁有了資源以及資源的分配權,但是越是處于上層的管理人員,就離顧客越遠,而與顧客接觸的一線員工反而沒有資源以及資源運用的權力。

有一次我到市場做調研,當時公司派出區(qū)域總監(jiān)陪同我到分公司,我們到分公司之前,分公司的經理在電話中征求,可否在我們到的時候與一位當?shù)刈钪匾目蛻粢娒?,這個客戶已經開發(fā)了10個月,可是無法談下來,所以分公司經理希望借助于我們這次到當?shù)?,再爭取一下并力圖有所突破。我們到達后與這個重要的客戶見面,客戶提出的要求區(qū)域總監(jiān)當場答應,結果一個10個月的客戶開發(fā)在不到一個小時里就解決了。當分公司的員工們慶賀,并認為還是區(qū)域總監(jiān)厲害的時候,我自己很傷心,回到公司,我說服總部取消區(qū)域總監(jiān)這個層面。為什么呢?因為區(qū)域總監(jiān)這個層面并沒有起到管理的作用,反而因為保留這個層面,資源就留在上面,分公司經理沒有資源滿足顧客的需要,結果一個重要的顧客在10個月后仍然無法與公司開展業(yè)務。

 三、管理不談對錯,只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

所有的管理書籍都會告訴我們,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我想管理之所以是藝術是因為管理需要面對的是充滿個性的人,而管理是一門科學,就意味著管理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管理者所要做的就是要符合管理的規(guī)律。比如如何看待人在管理中的位置,如何確定績效,管理效率如何產生,等等,對于管理規(guī)律的總結,很多人做過努力,我認為管理自身規(guī)律中最有普遍意義的是管理不談對錯,只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

我把這一條作為管理的基本規(guī)律,是因為我們在管理中常常犯錯誤,就是忘記了管理這一條基本的規(guī)律。大部分人都會評價管理,評價上司,更多的管理者會堅持,必須對上司做出評價,因為他們擔心一旦上司犯錯誤,結果就很可怕。我也同意上司錯誤就會導致壞的結果,但是我們可以先把這個想法放一放,因為能夠成為上司的人我們還是可以確信他們的能力。問題是為什么我們會這樣容易地質疑上司,質疑公司的規(guī)定,因為我們喜歡用對錯來評價管理。但是管理上的對錯并沒有什么意義,因為管理是要解決問題,如果所有的證明你是對的,但是管理結果不好,這樣的證明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即便是我們證明自己正確、上司錯誤,也于事無補。

日常管理中有一個情況會比較普遍:在工作的現(xiàn)場,發(fā)生了問題,管理者應該做什么。很多管理者回答說:需要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尋找到責任人,解決問題。我問大家,為什么要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分清責任呢?他們告訴我是為了這個問題將來再出現(xiàn)的時候有辦法解決,是為了將來這個問題不再犯。表面上看好像回答正確,但是如果我們用管理的這條規(guī)律來看,就有問題了,正確的答案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可能經歷了這一次不會再犯,但是管理需要不斷地面對新問題,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是訓練解決問題,而不是尋找原因和責任,那么大家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知道要馬上去解決,這就是管理的思維方式。杰克?韋爾奇堅持接班人一定要在GE內部產生,而HP則堅持新的CEO要空降兵,我們能夠說選拔接班人的方法,是GE的對還是HP的對嗎?績效的結果是這兩家公司在兩位新CEO的帶領下依然保持世界領先的地位。到遠大空調,我們看到近乎苛刻的管理制度,到美的看到的是授權獨立的文化,你也無法說他們誰對誰錯,因為兩家公司在各自的領域都是佼佼者。

 【中國的管理一直處在“人治”的狀態(tài),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強調對于人的管理。這個理解是大錯特錯的】

 四、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管事理人”才對

管人理事是大部分人對于管理的理解,即便是他們沒有這樣的概念,也會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強調對于人的管理。但是很可惜,這個理解是大錯特錯的,正因為我們如此看管理,所以中國的管理一直處在人治的狀態(tài),不管如何學習管理理論與方法,管理行為卻是依據對人的判斷來進行的,而根本的事實是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我以日本管理來做例子,日本企業(yè)管理中最著名的是品質管理,而品質管理的獲得來源于日本的現(xiàn)場管理,日本的現(xiàn)場管理就是“5S”的活動“5S”是讓每一個進入現(xiàn)場的員工做好5件事:整頓、整理、整潔、清掃、素養(yǎng)。這5件事情使得現(xiàn)場管理成為可以操作的現(xiàn)實,從而得到日本的品質。中國的企業(yè)很多都進行ISO9000的認證工作,但是在品質上我們還是無法與日本的產品比較,很多人認為是中國人的習慣不好,但是為什么我們無法養(yǎng)成好的管理習慣,如果我們也像日本企業(yè)一樣,進入現(xiàn)場就進行“5S”活動,我們也可以得到一樣的品質。

我一直喜歡海爾的管理方式,雖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評價海爾以及海爾所做的一切,但我感興趣的是為什么海爾常常可以把其他企業(yè)都在做的事情,做到有結果。比如為顧客服務,很多企業(yè)都在為顧客服務,但是只有海爾的服務被公眾認同并稱之為星級服務。我觀察過很多企業(yè)為了把服務做好,花精力和資源做培訓,建立獎懲制度,形成服務體系,灌輸企業(yè)文化,應該說用了很多辦法和策略,但是功效卻不明顯。其實海爾在做服務的時候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反而是從管理的角度,設定了星級服務所要做的幾件事情:三個一一雙拖鞋、一塊抹布、一張地毯)和一個服務效果追蹤電話。每一個享受到這幾件事情的顧客,都能夠很具體地感受到海爾的服務。

事實上,人也是無法管理的,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管理,每一個人都本能地認為自己有自我約束的能力,尤其是具有自我實現(xiàn)能力的人,更加覺得提供平臺給他發(fā)揮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在這樣的認知條件下,如果我們不理解管理應該是面對事情,而堅持管人的話,一定是得不到管理的效果的。所以對于很多企業(yè)管理而言,問題就出在管理者只關心人們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并沒有清晰地界定必須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標準。對于大多數(shù)員工來說,他們并沒有清晰的指引,應該做什么事情,所以只有憑著興趣和情緒,或者感情來做,這樣的做事方式,一定是無法評定以及無法控制結果的。界定應該做的事情,這就是管理了。

 【忠誠的衡量應該是員工對于組織目標的貢獻而非其他。很多中國企業(yè)的老板之所以對于員工的忠誠看得這么重,其根本的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夠。】

五、讓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合二為一

很多人用各種標準來評價管理水平,比如有人用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做評價標準,有人用使用的管理工具來評價,有人用管理經驗來評價,還有人用專家來評價。但是,評價管理水準高低的標準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能否透過管理,讓組織里每一個人的個人目標與組織發(fā)展的目標合二為一。在管理中,人們都感覺到一個問題:有能力的員工常常不會受組織目標的約束,更為可怕的情況是這些有能力的員工會背離組織的目標。在管理中一個最常見的爭論是如何看待忠誠。我認為,忠誠的衡量應該是員工對于組織目標的貢獻而非其他。很多中國企業(yè)的老板之所以對于員工的忠誠看得這么重,其根本的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夠。老板們知道自己的有價的資源有限,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只能夠靠無價的情感來彌補了。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留住那些需要情感滿足的員工,而對于需要能力發(fā)揮得到滿足的員工來說只能是離開,這樣的企業(yè)想長久發(fā)展是絕對不可能的。

在國內的企業(yè)中,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一直困擾著企業(yè)家和研究學者,這個現(xiàn)象就是:在企業(yè)初創(chuàng)時期,所有的人都會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但是到了企業(yè)能夠存活并有一定的成績的時候,企業(yè)開始留不住人。更令企業(yè)困難的是,一些核心成員離開企業(yè),自己創(chuàng)立與原企業(yè)一樣業(yè)務領域、一樣市場領域的企業(yè)。很多企業(yè)家開始用各種方式減少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比如,約定不能夠做相關領域的創(chuàng)業(yè),懲罰性的條款,市場上的拼殺,甚至還有用極端的手段來傷害。但是這些都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法,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企業(yè)不知道該如何管理這些員工,更加不知道需要不斷地關注人們的個人目標的變化,讓組織目標不斷得以實現(xiàn)的時候,個人的目標也能夠不斷地實現(xiàn)并提升。

(記者楊維忠整理)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