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濤,馮濤講師,馮濤聯(lián)系方式,馮濤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馮濤 2022年度中國50強講師
薪酬設計“6+1”創(chuàng)始人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馮濤:HR必知 | 個人所得稅合理避稅九大途徑
2016-10-12 3280

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尋求合理、合法的避稅途徑,是經濟社會中維護個人權利和義務,激勵人奮發(fā)向上,實現理想追求的一個有利條件。在積極納稅的同時,尋求合理避稅的途徑對于廣大的工薪階層每個納稅人來說都非常現實,很有必要。

一、巧用公積金避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工薪階層個人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也就是說按標準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不用納稅的。同時,職工又是可以繳納補充公積金的。



所以,一般職工提高公積金繳存還是有一定空間的,工薪納稅人巧用公積金避稅是合理可行的。需要強調的是,利用個人繳納補充公積金進行避稅時有兩個問題要注意:一是納稅人要在所在單位開立個人補充公積金賬戶;二是納稅人每月繳納的補充公積金雖然避稅,但不能隨便支取,固化了個人資產。


二、利用捐贈進行稅前抵減實現避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實施條例》規(guī)定



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qū)、貧困地區(qū)的捐贈,金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這就是說,個人在捐贈時,必須在捐贈方式、捐贈款投向、捐贈額度上同時符合法規(guī)規(guī)定,才能使這部分捐贈款免繳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捐贈限額=應納稅所得額*30%,允許扣除的捐贈額=實際捐贈額(≤捐贈限額)。




三、理財可選擇的避稅產品的種類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fā)展,不斷推出了新的理財產品。其中很多理財產品不僅收益比儲蓄高,而且不用納稅。比如投資基金、購買國債、買保險、教育儲蓄等,不一而足。眾多的理財產品無疑給工薪階層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慎重思考再選擇便可做到:不僅能避稅,而且合理分散了資產,還增加了收益的穩(wěn)定性和抗風險性,這是現代人理財的智慧之舉。



(一)選擇免征個人所得稅的債券投資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規(guī)定,國債利息和國家發(fā)行的金融債券利息免納個人所得稅。其中,國債利息是指個人持有我國財政部發(fā)行的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即國庫券利息;國家發(fā)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是指個人持有經國務院批準發(fā)行的金融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2007年12月,1年期記賬式國債的票面年利率為3.66%;10年期記賬式特別國債(八期)的票面年利率為4.41%;3月期的第十九期記賬式國債的票面利率為3.38%,均收益較好。選擇投資免征20%個人所得稅的國家發(fā)行的金融債券和國債既遵守了稅法的條款,實現了避稅,還從中賺取了部分好處,因此,購買國債對大部分工薪階層實為一個很好的避稅增收渠道。



(二)選擇正確的保險項目獲得稅收優(yōu)惠



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居民在購買保險時可享受三大稅收優(yōu)惠:



1.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guī)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的金融機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金,不計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于繳納個人所得稅;



2.由于保險賠款是賠償個人遭受意外不幸的損失,不屬于個人收入,免繳個人所得稅;



3.按照國家或省級地方政府規(guī)定的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金、基本養(yǎng)老保險金和失業(yè)保險基金存入銀行個人賬戶所取得的利息收入,也免征個人所得稅。


四、利用暫時免征稅收優(yōu)惠,積極利用國家給予的時間差避稅


個人投資者買賣股票或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按照現行稅收規(guī)定均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這是目前對個人財產轉讓所得中較少的幾種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項目之一。



納稅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進行買賣,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差價收入,間接實現合理避稅。但因為許多納稅人不是專業(yè)金融人員,不具備專業(yè)知識,所以采用此種方式時需向行家里手請教,適時學習相關知識,謹慎行事。


五、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


稅收優(yōu)惠政策,用現在比較通用的說法叫作稅式支出或稅收支出,是政府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區(qū)、行業(yè)、企業(yè)和業(yè)務的發(fā)展,或者對某些具有實際困難的納稅人給予照顧,通過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給予某些特定納稅人以特殊的稅收政策。



比如,免除其應繳納的全部或者部分稅款,或者按照其繳納稅款的一定比例給予返還,等等。一般而言,稅收優(yōu)惠的形式有:稅收豁免、免征額、起征點、稅收扣除、優(yōu)惠退稅、加速折舊、優(yōu)惠稅率、盈虧相抵、稅收饒讓、延期納稅等。這種在稅法中規(guī)定用以減輕某些特定納稅人稅收負擔的規(guī)定,就是稅收優(yōu)惠政策。


六、積極利用通訊費、交通費、差旅費、誤餐費發(fā)票進行避稅


我國稅法規(guī)定:凡是以現金形式發(fā)放通訊補貼、交通費補貼、誤餐補貼的,視為工資薪金所得,計入計稅基礎,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凡是根據經濟業(yè)務發(fā)生實質,并取得合法發(fā)票實報實銷的,屬于企業(yè)正常經營費用,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所以,筆者建議納稅人在報銷通訊費、交通費、差旅費、誤餐費時,應以實際、合法、有效的發(fā)票據實列支實報實銷,以免誤認為補貼性質,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避稅的效果。


七、利用年終獎金實現避稅


稅法規(guī)定,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的單位,個人取得年終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按納稅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但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guī)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這無疑為納稅人提供了避稅的方法。根據國稅發(fā)[2005]9號文優(yōu)惠政策的規(guī)定,納稅人可以以犧牲一部分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作為代價,要求單位發(fā)放年終獎金,實現避稅。注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而言,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八、通過企業(yè)提高職工公共福利支出實現避稅


企業(yè)可以采用非貨幣支付的辦法提高職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免費為職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費提供交通便利;提供職工免費用餐,等等。



企業(yè)替員工個人支付這些支出,企業(yè)可以把這些支出作為費用減少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個人在實際工資水平未下降的情況下,減少了部分應由個人負擔的稅款,可謂企業(yè)個人雙受益。


九、利用級差、扣除項目測算,合理合理避稅,爭取利潤最大化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分級次減除必要費用,每次收入不足4000.00元的,必要費用為800.00元;超過4000.00元的,必要費用為每次收入額*(1-20%)。在取得相應業(yè)務后,可根據收入額合理籌劃,訂立相關合同,爭取利潤最大化。



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2008北京奧運的召開,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和各個階層個人收入的提高產生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與其他階層相比,工薪階層個人收入相對較低,但其卻是個稅的納稅大戶。



考慮到我國社會現狀和貧富分化逐漸拉大的趨勢等社會不和諧因素,尋求合理避稅途徑,不僅有利于為數眾多的工薪階層及其他社會各階層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而且對于促進和諧社會的發(fā)展也起著積極作用。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