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國著名演員、收藏家王剛在2014年中國嘉善木雕
文化博覽會上自曝當年在收藏初期“吃虧不少”,“如今市面上的收藏品假貨泛濫,90%都不是真品”。
“如今市面上收藏品假貨泛濫,90%都不是真品?!?5日,中國著名藝術家、收藏家王剛在2014中國嘉善木雕
文化博覽會上自曝在收藏之路上“吃了不少虧”,不過,他對當代工藝大師的超群技藝亦贊賞有加,稱不遜古人。
身兼演員、主持人等多職的王剛,因飾演和珅非常成功而被國人稱為“和珅專業(yè)戶”。自上世紀80年代起,人們是通過廣播熟悉他那頗富磁力的聲音。
如今,王剛由于熱衷收藏且頗具心得,再度名聲大噪,更有圈中好友戲稱其是“表演界里的收藏家,收藏界的表演家”。當被問到演戲和收藏在他的生命中哪個重要時,他一臉正經(jīng)地說:“當然是收藏,收藏是我一輩子的愛好。”
據(jù)了解,王剛從1995年正式開始玩起收藏,這期間,他曾經(jīng)多次上當受騙,
經(jīng)濟損失不可避免,但讓他更難以接受的是某些商人為了達到
經(jīng)濟利益對古董的褻瀆。
王剛說,每一次收藏失敗背后給他的教訓都是刻骨銘心的。
從當初一無所知到現(xiàn)在對收藏津津樂道,眼下的王剛已是收藏老手。
活動現(xiàn)場,王剛結合自身的收藏經(jīng)歷,直言當前收藏品
市場假貨泛濫,“90%都不是真品”。不過,若運氣好也不乏有“撿漏”的時候,但也甚是罕見。
記者獲悉,藝術收藏儼然成為改革開放30年以來常見的大眾投資手段。雖然參與者仍集中在部分高收入人士,也難擋普通民眾對古玩等藝術品的追捧與喜愛。
各種方式的收藏品回購在收藏
市場上也逐漸興起,從低端的錢幣、郵票到高端的玉器、瓷器、書畫等等,吸引了不少投資者購買。
對此,王剛表示,以收藏作為愛好既能提高收藏者的
文化修養(yǎng),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藏品增值帶來的
經(jīng)濟效益,然而這不意味著將收藏品作為一種投資不具備風險性。尤其是在古玩方面,“花錢交學費”這樣的事不是人人都承受得起。
在他看來,其實中國當代不少工藝大師的作品同樣精湛絕倫,單憑技藝和
文化意蘊絲毫不遜古人,也值得廣大藏友們納入麾下,細細把玩、鑒賞。
25日,記者自主辦方處得知,本次木雕
文化博覽會吸引了諸多中外藝術大家獻作參展,近萬名木雕藝術愛好者爭相到場,與當代木雕精品近距離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