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鵬,劉華鵬講師,劉華鵬聯系方式,劉華鵬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數字化應用專家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劉華鵬:小米、黃太吉的互聯網思維假象
2016-01-20 24868

關于互聯網思維的論戰(zhàn)似乎已經消停,但互聯網思維下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仍在繼續(xù)。本文不討論什么是互聯網思維的問題,大家早應該聽爛了。今天,讓我們來談一談N多互聯網思維故事背后的那些假象。

  作為被眾多屌絲奉為圭臬的小米、樂視、雕爺牛腩、黃太吉、西少爺、馬佳佳等,都有著與互聯網思維不太相關的核心點,支撐它們在嘈雜的信息流里成為追捧的熱點,并在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

 1、小米手機“粉絲經濟”是假象,性價比才是王道

  說小米手機,必談粉絲經濟。其實粉絲經濟對小米,就是一個偽命題。小米手機的根本是在符合國情及市場環(huán)境的情況下,做了一款還不錯的手機,但賣了一個便宜的價格。關鍵詞三個字:性價比。無論你是神馬鐵粉、死忠粉、腦殘粉,你讓小米手機買個5000元試試,我看還有多少人會用小米。

  小米手機的推出剛剛趕上國內智能手機普及上升期,那個時候就連360都眼紅,在小米火爆后搞一個360特供機出來試圖分一杯羹。而占據90%利潤份額的蘋果三星價格比較昂貴,咱們不能說只有有錢人才可以用智能機吧,屌絲也得用啊。小米手機很好地找準了這個市場空白。而且,國產手機也沒幾個爭氣的,中華酷聯哪個出來都帶著一股股撲面而來的山寨氣息,小米做得還不錯。然后,小米再美其名曰,打上各種“青春”的定位。

  人生最窮的時候,多數都是青春的時候。用了“青春”一詞,逼格情懷嗖嗖的上漲,對不?你現在反過來看,用小米手機的,誰還在意青春呢?明明就是三教九流都在用。出租司機、農民工、白領等等。

  再加上,小米手機出來時趕上微博勢頭最好的時候,沒完沒了的搞抽獎,就能創(chuàng)造200萬轉發(fā)的奇跡。這里面一是微博的紅利,二是那是一個流行刷效果的年代,細節(jié)不表。再加上雷軍的意見領袖作用,最終形成包裝成為一個粉絲經濟的代表。

  可能很多人要說參與感及小米后面出的書,我想說,這本身就是一個市場和公關行為。而參與感本身,對于一個電子硬件而言,又能起到多大作用?這在最初的發(fā)燒友的用戶群體是有效的,往后則未必。不過,小米對產品打造中用戶參與感這個認知的普及貢獻還是很大的,這讓很多具備體驗經濟屬性的產品和服務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

  但,無論怎么樣,粉絲經濟和參與感真的不是小米成功的核心。被誤導的人真是太多太多。如果誰對這個有懷疑,那我們來看,老說粉絲經濟都哪幾類人:第一類是小米自己及其模仿者;第二類搞培訓的咨詢的。鼓吹粉絲經濟的原因,無非就是為了利益嘛。

  2、雕爺牛腩、黃太吉等本來就與互聯網思維沒有多少關系

  為何能如此肯定的講?我先來問大家?guī)讉€問題:

  1、美國人為什么不天天鼓吹互聯網思維?

  2、騰訊、阿里、百度、360等中國互聯網領域的代表者為什么不天天鼓吹?

  3、為什么鼓吹互聯網思維多數都是壓根就沒在互聯網公司待過或者只是干過幾年出來的?

  4、為什么互聯網思維的鼓吹者都愛刻意塑造與傳統(tǒng)的對立矛盾?而真正的互聯網領域的很多大佬,真正在用自己的用戶優(yōu)勢親近傳統(tǒng)。

  答案是:包裝需要。

  很多行業(yè)的平靜也是瓶頸,需要破壞平衡,讓人感覺新勢力來了。再一個,媒體為了閱讀量和點擊率需要這樣的話題。他們能夠立足,除了大家能夠看到的這些表面功夫外,其內在的核心才是關鍵。

  雕爺在做牛腩之前,就是化妝品領域的“成功人士”,阿芙也正好趕上了阿里電商的紅利階段?;瘖y品行業(yè)的利潤是非高的,這很多人都知道,聚美優(yōu)品還能盈利而且獲得較高的市值認可。我有一個朋友的朋友,在聚美優(yōu)品還是團美網的時候,夫妻小兩口就搞了化妝品團購,反正貨從哪里來就不說了,一年流水幾百萬,兩年就在北京買車買房了。更牛逼的地方在于,雕爺互聯網思維的核心其實是一個“好筆頭”——我們的口感就是這樣,你要是不喜歡那是你的問題,你不夠資格。

  而黃太吉的赫暢,微博確實回復的非??臁?012年,微博還是巔峰,我們?yōu)榱私o微博做案例,就專門去他店里體驗過,也還順便跟赫打個招呼。后來這個靠微博互動及時、勤快,也能做成一個NB案例。

  其實他的“成功”完全在他個人的出身及擁有的實力,所謂的粉絲經濟和互聯網思維只能是后話。廣告人出身,又混過互聯網,我們初次去黃太吉店面,最打動你的可能是店面包裝的形象和文案,一眼就看得出是廣告人的身影。偶爾我們還能看到停在門口的奧迪TT,不是大家說的寶馬,當然還有漂亮老板娘。真不是眼紅。能夠看得起50多萬的奧迪TT,創(chuàng)業(yè)的起點真不是屌絲們拿N年積累的幾十萬積蓄可以比的。沒有一定的實力基礎,案例故事肯定不長久。即便條件相同,換個人來做,必然也是另外一幅景象。

  對餐飲行業(yè)來講,我們的起點太低了,除了海底撈及其他的一些高端餐飲外,基本上沒什么服務可言。未來服務業(yè)必然會興起,讓吃飯真正成為一種享受的服務,而不只是填飽肚子的時代必然會來臨。這樣的時代,當然要靠現在這波人來做。這樣的趨勢所起的作用,可能都比互聯網思維所起的輿論作用更實在。

  3、羅輯思維的社群經濟不知道忽悠了多少人

  現場聽過羅振宇演講的人,一定都會知道他口才真是非常了得。聽的過程,總是忍不住的笑,但笑完了也就是笑完了。你難道不覺得,這個家伙天生就是一個活寶,說相聲都能火。自身有深厚的學識,再加上海量的知識搬運,每天早上堅持60秒。明明是他自己比社群經濟厲害。

  羅一定非常清楚,自己搞書、搞產品的時候,一定是掉粉最嚴重的時候。很多腦殘粉,平時吹牛的時候就是粉,你讓他出錢的時候呢,如果出錢價碼比較高的時候呢?人艱不拆,不說了。

  羅聚集了大量的仰望型的粉絲。雖然羅主張大家都是只有平等的連接,但顯然不可能,你要是不夠牛逼,誰跟你連接,所以最終都是不牛逼的仰望牛逼的。這是所有精英社會的必然本質。

  很多人很愿意打著是羅輯思維成員的口號。這個邏輯很簡單,給自己找一個更具公信力更牛逼的東西貼金嘛。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互相利用嘛。我能見到很多人,見到一個牛逼人時,恨不得跟人家磕頭,言語動作上親熱長親熱短,那么江湖那么諂媚,跟互聯網精神和社群經濟有毛關系。

  還有,我一直都認為,我們社會的基礎智商還不夠資格去擁有“民主”。好像韓寒也說過一句類似的話。為啥說民主,互聯網思維和社群經濟很大程度上就是實現商業(yè)民主。網民普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就事論事精神,一堆人必然就是各懷心思,一群人就是一條條蟲。這在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太普遍了。

  所以,你看社群經濟牛逼,還是基礎的人性邏輯牛逼。目前,除了宗教和原始部落,現代文明恐怕還沒啥真正的社群吧。至于,現在的各類小小社群,某些個人領袖的無非都是忽悠一幫屌絲來累計自己的影響力,而參與者可以獲得相應的利益。倒是,興趣組織還是有很強的生命力的。因為它沒有上升到利益層面,也就不是社群經濟。但這恰恰才是社群的本質所在,興趣共同體可以長久,然后產生一小部分人之間的利益共同體,或許是一個長久之計。

  總體來講,說了當前互聯網思維下三類比較有代表性的故事,并不是否定這三類主體。恰恰我要說的是,我非常敬佩并尊敬這些故事背后的開拓者。是他們在不同的經濟領域創(chuàng)造了新的可能,并給社會找到了打破舊有格局的新勢力。我希望并愿意加入這股洪流。

  而我真正的用意是:我們在看待事情時,尤其作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我很大程度上都是站在創(chuàng)業(yè)者的角度上說的,看事情不要只看這些故事的表面,看它支撐這個故事可以持續(xù)可以更加動人的基本點和核心。這樣才不會出現眾多創(chuàng)業(yè)者開始創(chuàng)業(yè)為了粉絲經濟而粉絲經濟,為了社群經濟而社群經濟。做好一個產品,找對受眾,找到撬動受眾的G點。

  但真的不是為了故事而故事,為了思維而思維。想想我們,在很多領域,在古今中外,經典為什么能夠傳承,也就明白了。基本上,不是因為互聯網思維嘛。再過幾年,咱們都不再提這個詞匯的時候,大家可能就都上道了。

總之一句話:擁抱互聯網是必須的,互聯網思維很重要,但一定要量體裁衣合理取用。如果你創(chuàng)業(yè)是為了搞XXX行業(yè)的小米、XXX領域的黃太吉、XXX行業(yè)的羅輯思維,多半很快就會傻眼的。

(作者:每時茶創(chuàng)始人秦海,微信公眾號:i-qinhai)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