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在人不在文
很多大企業(yè)或外資企業(yè)為什么能形成一套執(zhí)行文化?為什么他們的流程這樣容易落地?其實原因并不是因為他們文件多,文件只是表象,而在于他們擁有一批按標準做事的人,他們靠這些人的做事風格來影響周圍人,讓大家也跟著他們按流程文件做,管理就好做了。我們很多企業(yè)也有很多文件,但就因為缺乏一群按標準做事的人,沒有了榜樣,文件就成了一紙空文。文件本身承載不了文化,能夠承載文化的是人,是人的動作和習慣。
我們的管理訣竅在哪里?和李老師咨詢團隊打過交道的企業(yè)老板都知道,我們每周六的內部咨詢師會議所展示的案例,都是一些具體的動作,而不僅僅是抽象的文字或漂亮的PPT。
我們所要求和追究的問題,是動作而不僅是文字,這是我做咨詢培訓多年的深刻感悟:做管理不要太執(zhí)著于文件(相)。很多人執(zhí)著于文件,你企業(yè)的文件少了?你企業(yè)的流程少了?你企業(yè)的制度少了?你企業(yè)的規(guī)定少了?我所看到的情況是,一個文件都沒少,但一個文件的要求都沒做到。
我早就看破這一點了,從我做咨詢培訓的第一天開始,我看到企業(yè)一堆堆的流程文件,我就知道不能從這個地方入手去做咨詢和輔導?,F在市場上做一個ISO體系只要8000元,你能保證讓那些文件“落地”嗎?
很多咨詢公司一開始就大量地搞流程文件,一搞就是36個,再一搞就是72個,結果推行下去根本沒有效果。那么多文件和規(guī)定要查要做到位,怎么顧得了效率?對工廠來說,最重要的是效率,老板看到效率了才找你要流程;如果沒了效率,老板啥流程都不要了,他只會跟你急。
大家看看小孩子的學習規(guī)律就知道:先看、先聽、先說,然后慢慢通過文字固化。如果一開始就搞一大堆文字、概念給他,他學不了,就厭學了。其實,管理表面上是先立文字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先說、先看、先做的問題。動作有了,再慢慢地把它變成文字,再固化下來,最后成型為模板。
先動作、后表單,先卡片、再流程,這是我們做管理咨詢的原則。流程落地在人不在文,這是我們一貫的做法,也是咨詢項目成功的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