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shù)除以三位數(shù),你豬??!”
“知道嗎,你豬腦子??!”
一個爸爸在看著男孩寫作業(yè),眼睛緊緊盯著孩子的一筆一劃,只要有一點錯誤,他就厲聲訓斥,還不時抬起手掌拍打孩子的腦袋。本來長得挺健壯的孩子,一邊帶著哭腔低聲回應(yīng)著,一邊滿頭是汗地哆嗦著寫作業(yè)。
很多家長認為,當孩子小的時候還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用不著給他太多的尊重,否則孩子會養(yǎng)成桀驁不馴的性格,不好管教。這是一個特別大的誤區(qū),當家長罵孩子,不給孩子尊嚴的時候,孩子鉆地縫的心都有,還怎么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呢?
在家里爸爸有沒有尊重媽媽的家庭勞動?父母有沒有對長輩說一聲辛苦了?家長有沒有一回家就抱怨天氣、交通、工作,一言不合就吵架……不要以為孩子看不見聽不到,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刻在孩子的心中。
你看到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孩子的真實面貌——當孩子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時候,試著悄悄觀察一下,那才是孩子的真實性格——而這個性格,很多時候都是從家長那里拷貝來的。
我們都知道南橘北枳的道理,更不用說比植物更加復雜的人類了。每個孩子的天分不一、特點不一,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正確教育方式從來都不存在。家長要提供給孩子的,是世界上最適合自己孩子性格的個性化教育方法。
在尋找個性化方法的同時,還是有一些科學規(guī)律是可遵循的?,F(xiàn)代醫(yī)學和心理學已經(jīng)證明,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有生動、充滿活力、令人愉快的體驗,那么,最容易學會、最容易學牢靠。換句話說,心情好,學得好!
其實,我們只要想一想自己工作的狀態(tài),就很容易知道了。當我們長時間處于焦慮、緊張,甚至是恐懼的時候,是不是根本無法好好思考,甚至會產(chǎn)生“大腦短路”的情況呢?
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⒅⒆拥淖鳂I(yè)本,一道題沒做對就大吼大叫,施以重壓呢?這樣的環(huán)境,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學習能力提升,怎樣良性發(fā)展呢?
所以家長要做的不是訓斥孩子不聽話,而是傾聽孩子的心聲;不是撕碎孩子的考卷,而是陪孩子閱讀;不是逼孩子成才,而是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尊重孩子,善待孩子的成長過程,請家長從接納孩子的性格差異做起,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