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經智庫特約 魏建國 中國國際
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
陸克文近期撰寫了一份重要報告,題為“美中21世紀:習近平時代美中關系的未來”,這是陸克文在擔任美國亞洲協會公共政策研究所長首篇報告。報告一開頭就說,總的來說,中國的
經濟模式很可能是可持續(xù)的。
在分折了中國
經濟形勢及政府采取的措施后,他認為未來中國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如年增長率超過6%)是可能的。他明確指出,當前中國
經濟放緩是外需減少、內債巨大、人口紅利消失、國內消費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中國政府正制定大量政策來應對,并完全有能力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確保增長率保持在6%以上。世人為此大可不必驚慌失措。而看空中國
經濟模式將“大錯特錯”。
同時,陸克文還嚴歷駁斥了沈大偉近期提出的“中國崩潰論”是不正確的,更指出以此假設來制定美國對華政策也將是“極度不謹慎的”。
陸克文曾任澳大利亞總理并因會中文,擔任過駐華外交官而聲名鵲起,但此次卻以一家美國著名智庫的學者發(fā)表此文,最起碼有三點值得點贊。
第一,陸克文不否認中國當前
經濟面臨的嚴重挑戰(zhàn),但對中國領導人能力充滿信心,文章說:“中國的政策精英如今也確實比改革開放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老練,并有能力在必要時快速靈活地制定應對政策”。應該說,在眾多外國領導人中,有這樣的看法是很有見地的。
第二,在“中國
經濟崩潰論”影響下,國際上對中國能否順利應對困難產生懷疑時,陸克文以自己對中國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來分析問題,提出見解,指名道姓地駁斥沈大偉“拿大旗做虎皮”的“崩潰論”觀點,客觀上說,這是很有說服力的,陸文成為當下全球媒體一大亮點也是必然的。
第三,關鍵是這篇文章旨在如何打破當前美中之間“相互誤解”,對那些美國對華政策制定者無疑是一副清涼劑,特別是在美大選開戰(zhàn)前夕,對兩黨總統(tǒng)競選人來說,也是一個提醒。正如陸克文所指出:“最終結果將是希望戰(zhàn)勝分析”。可以說,時機也是恰到好處的。
為此,我們要給陸克文這篇文章好好點個贊!并希望作為美國智庫學者的他能有更多更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