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已經在智能手機大潮中沒落的著名手機品牌NOKIA正式被微軟以72億美元收購,包括諾基亞手機業(yè)務以及大批專利組合。這是當年最受矚目的并購項目,雖然有些人并不看好,但多數人都希望諾基亞這個品牌能夠借此重獲新生。
按照微軟官方說法,收購諾基亞的理由包括以下四方面:
1、擴大手機市場份額,提升手機業(yè)務利潤;
2、為用戶創(chuàng)造微軟手機的頂級體驗;
3、抵御谷歌和蘋果的應用創(chuàng)新;
4、借力智能手機發(fā)展形勢,抓住一次巨大機遇。
然而,事情的發(fā)展遠未到到預期。諾基亞品牌的手機銷量不僅沒有提升,反而持續(xù)下跌,幾年來持續(xù)虧損,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后來微軟干脆拋棄諾基亞品牌,另立surface品牌手機,仍舊沒有起色。這樣的結局,對于當初72億美元的高昂成本來說,無疑是極大的諷刺。更讓人窩心的是,在諾基亞手機資產中,諾基亞的商譽估值高達54.6億美元,其他無形資產價值為45.1億美元,如今卻連年減值。
2015年,微軟對此進行了76億美元的資產減記,裁員7800人。2016年,在陸續(xù)投入了將近10億美元之后,微軟再次資產減記9.5億美元,裁去1850個職位。微軟坦承,這些無形資產的價值,被夸大了。
最新的進展是,微軟已決定重組手機業(yè)務,把諾基亞功能機業(yè)務以3.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富士康和芬蘭的HMD公司。這一數據,幾乎是當年收購成本的零頭。而隨著諾基亞與微軟協議的中止日期將近,諾基亞手機品牌的使用權也即將被諾基亞收回。
根據專業(yè)人士分析,微軟在這次失敗的諾基亞收購中,浪費了至少80億美元,包括針對不少員工的重組支出和遣散費用。而由于wp手機業(yè)務不振,購買的專利也沒能發(fā)揮作用。在失去諾基亞品牌使用權之后,微軟幾乎一無所獲,除了仍要繼續(xù)為手機業(yè)務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