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總有一款伸手黨讓你想砸鍵盤。
我想去臺灣旅行,需要準備什么?
你需要準備腦子!要去多久,多久預算,打算什么時候去都不知道,我怎么跟你說。
我是該工作還是該考研?。?/p>
我覺得你適合考研。
那萬一我考研考不上怎么辦?你覺得我能考上那個學校?
坐家大學!
幫你是好心,不幫是應該,快把道德綁架那套收起來。
伸手黨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招人厭煩的一類人。
他們依賴性極強,像尚未斷奶的巨嬰,總指望著伸出手來就可以無償?shù)玫阶钫_的答案。
同時,伸手黨也是最易做的一類人。只要你放任自己的懶惰和自私,分分鐘變身爐火純青的伸手黨。
但一次次的伸手,會讓你漸漸淪為社交領域的不勞而獲者。真正良好的關系應該是彼此在交流中都能有所收獲,也只有這樣的關系才能維持下去。長期單向索取,無疑會使你進入對方的黑名單。
這時候有些伸手黨就開始道德攻擊了:我信任你喜歡你才向你請教,你怎么能不回復我?簡直太令我失望了!
對此我只想回三個字:憑什么?
哦,還有四個字:Low 不Low?。?/p>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怕麻煩也是人的天性。當你把本該自己解決的麻煩轉嫁到別人身上,浪費別人時間,還進行道德綁架的時候,只會讓人覺得實在無藥可救,拉黑速度只會更快且更徹底。
知道不等于掌握
看上去伸手黨選用了效率最高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用最短的時間獲取了別人需要查閱幾個小時資料才能得到的知識。
然而當你直接把手伸出去的那一刻,一條求知的路就被封死了。
抄襲得來的100分,與努力復習認真思考得到的100分斷然是不同的。不勞而獲的代價就是你下次遇到類似問題還要厚著臉皮伸手,因為你還是不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只問不學,你得到的答案永遠只是浮光掠影。而自己去查閱去思考,得到的知識才能融會貫通,真正構架成自己的認知體系。
而且在查閱的過程中旁觸到的一些其他概念,稍作了解,很可能會成為你以后的加分項。膚淺一點說,不時收獲一句:哇!你竟然連這個都懂?難道不是讓人暗爽的事情嗎?
比伸手更可怕的是養(yǎng)成伸手的思維模式
幾年前,朋友H從三流大學考入名校讀研,思想受到了很大沖擊。他發(fā)現(xiàn)那些本校土著遇到難題會第一時間去鉆研;而他第一反應竟然是“這個我搞不定”,從而選擇放棄或者去求助。
你以為作為本校生的他們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機會,殊不知,他們最大的優(yōu)勢的是四年大學生活培養(yǎng)出的自己都未曾察覺到的思維方式。當你把焦點放在表象的不公平時,就放棄了探究最本質的差距。
更可怕的是,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體現(xiàn)在學習中的一個知識點,生活里的一條小資訊,它會成為一種習慣。思維的惰性讓你面臨人生重大選擇時,也習慣性地伸出手。
每逢高考季,周圍總免不了有人打聽學校專業(yè)就業(yè)的信息??墒悄銜l(fā)現(xiàn)最迫切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們。
在十多年的人生經驗里,在家長和老師的主動喂養(yǎng)下,很多人已經形成這種可怕的思維方式:他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求甚解,一邊抱怨著一邊卻又樂于接受別人的安排。他們的人生看似是被安排的,其實何嘗不是自己選擇的?
也許你想著小事可以將就,大事上一定要自己選擇。所以到了升學就業(yè)跳槽擇偶等關鍵時刻,你決定不再伸手了。
但人都是借由一次次選擇的累積才成為了今天這個獨特的自己。到那時你才發(fā)現(xiàn)長期伸手導致你根本不具備獨立獲取信息的能力。
你不知道哪里才能獲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大量未經篩選信息令你眼花繚亂不知所措,以你有限的知識體系和銅墻鐵壁般的大腦,根本無法鑒別真?zhèn)危卣摢毩⑺伎?。終于你發(fā)現(xiàn)好像還是直接伸手更容易一些。
所以,很多伸手黨到最后無不成了隨大流的人。因為懶得思考,判斷能力也會逐漸萎縮,盲目隨眾或者順從長輩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不伸手的人生是怎樣的:伸手黨VS主動派
H的部門里有位早一年入職的前輩。前輩堪稱伸手黨中的戰(zhàn)斗機--
對內:沒人教,這個我不懂。
對外:別問我,這個不歸我管。
對上:給我這么高工資,不能只讓我做這個!
對下……這樣的人要有下那才見了鬼。
H入職時面臨的是一樣的困境,但是一年后他升職加薪領導這位前輩,繼續(xù)分配最基礎的工作給他。
古典老師說過:“如果你想搞廢一個人,那就提供一個沒有經濟壓力,隨時可以上網(wǎng)看書的房子吧。”
但搞廢一個人成本何其高昂,還不如用來搞好自己,所以現(xiàn)實中很多人都是像這位前輩一樣,生生自己把自己給搞廢了。
H能后來居上,是因為他從來不因新人身份而放任自己的無知。
有次他負責的項目有一段代碼出了問題,他沒有直接推給代碼提供者,而是周末加班排查出了問題。能做成這樣已然是佼佼者,但他又花半天時間研究了這段代碼的原理,掌握了類似的結構和代碼,從外行變成里手。
所以即使是伸手,也總有人能伸出與別人不同的境界來,他短暫的伸手是為了以后不再伸手。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他擁有主動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生活和工作中從來不缺學習和進步的機會,只是很多人總是選擇看起來最便捷的方法,注重短期利益,低估長期收益,從而失去了這樣的機會。
有的人一路強大自己的知識體系,路越走越順,也越走越寬。有的人一遇到難題就退縮。漸漸的,同樣的問題對于別人也許只是一粒不起眼的小石子,踢開就是;對他卻成了不可逾越的阻礙。
(作者:由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