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禮坤,江禮坤講師,江禮坤聯系方式,江禮坤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互聯網營銷/網絡營銷/移動互聯網營銷/微商/電子商務/微信營
41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江禮坤:江禮坤: 段子手成熱門職業(yè) 來看攻略 O2O免費思維應該這么玩
2016-05-01 1377

    昨天坤鵬論談到了阿里投資媒體引起爭議的事情,阿里也急急站出來說,我沒有!但很快傳言來了,一位被阿里投資的知名媒體公司的媒體朋友指出,阿里致電市場部,聲討記者寫的內容。這位阿里朋友敢于聲討的理由和底氣在于“我們投資了你們,你們怎么還能這么寫!”

    另外,據說微商自從轉賬要收費后,紛紛拒用微信轉賬,收款轉用其它平臺,更多選擇了支付寶!

    段子手位列10大熱門職業(yè)你想上?這里有全攻略

    最近,職場社交平臺領英根據1700萬中國會員檔案數據發(fā)現,互聯網發(fā)展加速職場變革:大數據架構師、新媒體專員、數據科學家、數字營銷專家、專職代購、段子手、云服務專家、微電影策劃、UI/UX設計師、私人旅行策劃師等成為當前10大熱門職業(yè)。

1、段子手位列10大熱門職業(yè)

    數據顯示,“大數據架構師”的領英用戶量在8年間增長了18倍,成為最熱門的新興職業(yè);緊隨其后的是新媒體專員和數據科學家,增長均為13倍。數字營銷專家近年來也發(fā)展迅速,增長了9倍,專職代購、段子手則分別增長了8倍和7倍。

    這和廣告行業(yè)預測媒體eMarketer的最新數據不謀而合:全球廣告主2015年在社交媒體上的廣告投入較2014年上升33.5%,這直接導致了企業(yè)對新媒體專員、數字營銷專家、“段子手”的大量需求。

    可能大家都知道段子手這個詞,但具體如何定義呢?百度百科是這么說的:

    段子手是寫段子的筆者(英文punster),而與作家一類進行區(qū)分的則是段子手大多以副業(yè)的形式存在而非主業(yè),除卻寫段子以外仍有其他的工作。但大多數段子手的文筆不可謂不好。而段子的形式大多以短篇和架空為主。

    自從郭德綱的相聲《屌絲青年》卷入“抄襲門”后,段子手這個圈子,被社會普遍關注。

2、先來點好段子樂呵樂呵

    去年在背上文了個蝎子,一年竟然胖了 40 斤,現在每個人看見我的文身都說:喲!哥們你這龍蝦不錯哦。

    兩只蜈蚣談戀愛,然后決定結婚。司儀說,請新郎新娘互換戒指、互換戒指、互換戒指、互換戒指、互換戒指、互換戒指、互換戒指、互換戒指……

    我曾經得過精神分裂癥,但現在我們已經康復了。

    小時候,我媽不止一次跟我說,親嘴會懷孕,親嘴會懷孕,結果我家貓?zhí)饋頁屓獬缘臅r候好死不死親到了我的嘴,過了幾個月它還生下了三只小貓,出于責任感,有我一口肉吃,我就不會讓那三只小貓吃素!

3、揭揭段子手們的小秘密

收入:目前,職業(yè)段子手年薪6萬~8萬,一個段子平均50元,如果很有創(chuàng)意,最高可以達到 2000 元一條。當然如果你闖出名聲來了,結果會是這樣的:

與知名廣告團體合作,并擁有相對固定的圈子人脈,這樣的段子手,一條段子甚至可以上五位數,高達萬元計。稍微有名點的一條段子可能上千元。

江湖:段子手也是有幫派和江湖的,據百度百科說:如白餌為“包工頭”糾集的團隊等,統(tǒng)一接單,主要看價錢,如果白餌不喜歡跟誰合作,這些人往往都得回避。他是行業(yè)導師,你要找有名的段子手,只能找他。

培訓:如今也有一些段子手培訓,北京有家《教你如何寫笑話段子》的課程培訓,兩天,價格為 2500 元一人。

盈利模式:植入廣告+ 刷熱門話題。

速成秘籍:閱盡天下段子;會抖機靈,善于跳出常態(tài)思維;一般而言段子有三種結構:諧音誤解,預期違背,同文異讀;加入圈子;要關注粉絲維護粉絲。

4、為什么段子手這么牛

坤鵬論認為:

首先是中國用戶對碎片化信息的偏好無與倫比,長篇大論嫌累,能抓能抓住他們眼球的往往都是被過濾過的信息碎片和思想片段,由內容生產者提前替他們咀嚼和消化過的——因此,那些能有效地整合這種新碎片的業(yè)態(tài),便受到了追捧。

第二中國并不是一個擅長幽默的民族,越缺什么就越喜歡什么,就像春晚的小品為什么總是奪冠一樣,網絡讓中國人過去藏著掖著的幽默感,開始光芒萬丈。段子手們經常產出對自身困境的“自黑”,還把大多數人內心隱藏很深的“看到你過得不好我也就放心了”的心態(tài)。

第三廣告需要段子手,互聯網時代,把廣告巧妙的放在段子里面,傳播速度驚人,相對而言,投入相當少。喜歡!

第四粉絲,不管是誰,都喜歡被別人敬仰、崇拜,這是精神層面的本性,改不了,段子手們在這種精神鼓舞下,越戰(zhàn)越勇!

5、段子手能融到資嗎?

    投入成本極少,基本上皆為腦力投入,有人、有電腦、有手機就行,目前做得好的都能做到自負盈虧。如果是獨立站點,則很快變?yōu)榱髁看髴簦绻谴筇栴惍a品,則與微博、微信等內容分發(fā)渠道形成了完美的上下游關系。

   多么好的投資項目呀!

    國外其實有不少先例,比如:Imgur、Viralnova、Cheezburger等,都拿到了不菲的投資。國內也有類似節(jié)操精選這樣為90后提供”的段子App拿到了投資,但似乎并不那么火熱,投資額并不高,為什么呢?

    坤鵬論認為可能存在產品門檻還比較低,版權模糊,護城河很難建設,不像視頻,視頻明顯是需要投入錢做版權的,國外的版權意識好,連段子都會有版權保護的概念。

這是門好的生意,但比較適合自發(fā)展,收入模式主要是賣廣告和游戲聯運;這種東西屬于創(chuàng)意,從資本角度,創(chuàng)意產業(yè)是不值錢的:容易模仿,維權成本高,而且沒法復制它的生產力。

    坤鵬論認為,做平臺值得投資!

致那些死去的O2O免費思維不是這么玩的

     2015年的下半年開始,O2O整體上已經是橫尸遍野了。于是乎有人說什么互聯網思維已死,免費思維不行了云云。在這里,坤鵬論想為互聯網思維正正名,不是互聯網思維不行了,是很多人曲解了互聯網思維,玩的絕對有問題。

    互聯網思維說白了就是一種思維模式、思考方式。因為互聯網這種革命性工具的產生和普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消費者的習慣改變了,商家做生意的思路、方式、方法等自然要跟著變。

    那在互聯網上做生意,應該用什么樣的思路?用什么樣的方法?互聯網思維應運而生。說白了提出“互聯網思維”這個概念,是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運用互聯網,更好地在互聯網上轉型、創(chuàng)業(yè)。

    這個思維本身,是沒問題的,關鍵是怎么理解和怎么用的問題。

    去年死掉的O2O平臺,主要是用的有問題。他們把互聯網思維簡單理解成了用補貼的形式圈用戶,其實是大錯特錯,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用咱們的行業(yè)術語來說,這些平臺的做法叫免費思維,免費思維絕對不是簡單的貼錢圈用戶,這個貼錢是有門道的。

    要說免費思維,QQ和360都是個中高手,都是通過免費的產品圈用戶,然后圍繞用戶來做生態(tài)圈。但是大家如果認真總結一下就會發(fā)現,QQ和360的免費策略,是有前提的:

360的免費策略

    是基于用戶已經習慣了收費的產品,而且這個產品是用戶的剛需產品。因為凡是有電腦的用戶,基本上都必須要裝殺毒軟件,這是標配,而在360出來之前,所有的殺毒軟件都是收費的。所以360的免費橫空出世,一面世就把對手打得丟盔棄甲,就連當年牛哄哄的瑞星現在都淪為配角。

坤鵬延展讀

    最近,瑞星沖刺新三板的新聞占據了各大科技媒體的版面,重新喚起了大家對于早期開機啟動就會出現的小獅子殺毒軟件的記憶。在90年代,瑞星曾經是國內殺毒軟件當之無愧的王者,最鼎盛的時候,曾經一度光靠軟件就能收入7億。

QQ的免費策略

    是基于高粘性的產品,而且基礎服務一直免費。

    QQ是IM通訊工具,互聯網是新生事物,所以當時IM工具并不是用戶必須要用的產品,所以其基礎應用免費。

    但是IM工具有個特點,用的久了,就離不開了。QQ在免費了很長時間后,開始開發(fā)收費項目,但是其基礎服務,一直免費。當然,這期間也嘗試過收費注冊QQ,但是發(fā)現影響太大。

反觀我們現在的這些O2O項目,根本不是按照上面說的思路來玩的。坤鵬論認為,他們主要犯了以下幾個錯誤:

1、免費思維只是體現在圈用戶上

     很多O2O對免費思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吸引用戶上,用補貼的方式吸引用戶注冊。這種應用太初級,嚴格的說不叫免費思維,只能叫活動推廣。

2、O2O產品有問題,不是用戶的剛需

     有的O2O項目,過于前衛(wèi),根本不是用戶的剛需,而且用戶也很難產生需求,這類產品,再怎么免費,用戶也不會用的。比如:家電維修、上門廚師等。

     另外,坤鵬論這里要順便說一下最近比較火的VR行業(yè),目前還沒有發(fā)現能夠讓大眾接受的強剛需入口,因此在剛需和模式都還沒有想好的條件下大面積的瘋狂,只能說一年后應該是現在O2O的縮影。

3、為了給投資人看數據,一味的追求注冊量,根本無視用戶是不是精準的

     比如有次坤鵬論公司樓下來了個O2O公司做活動,是送半成品蔬菜的?;谫浧返恼T惑,我們注冊了,但是注冊后就刪除了。因為第一,我們不做飯。第二,有的時候我父母會來我家給我做,但是他們絕對不會去買半成品。這個例子雖然有些絕對,但現實卻真的是這樣的。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到隨著O2O等的火熱而火起來的地推公司們。坤鵬論專門接觸過一些地推公司,2015年他們的生意簡直火得一塌糊涂,好多項目都得排隊。

    商業(yè)本身就是逐利的,為了更高的利潤和成本節(jié)省,地推公司也是高招頻出,比如:地推快閃(到一地擺姿勢拍照后迅速離開)、數據做假等等。

最后小結一下,如果是想玩免費思維,至少要符合以下四條中的一條再去玩。

第一,在用戶習慣了付費的領域去免費;

第二,在用戶剛需的產品上免費;

第三,在用戶一旦使用上了就離不開的項目上免費;

第四,基礎服務免費,增值服務收費;

切記切記,無論什么樣的商業(yè)模式,一定是以用戶需求為中心,這是大前提。沒有用戶需求支撐的項目,都是偽項目,都是耍流氓。

當然,如果只是為了騙錢圈錢的除外!但坤鵬論很遺憾的說,這樣的項目太多太多了!

互聯網+誤導了90%的人

醒醒吧!+互聯網才是正道

     這兩年在互聯網+這個熱詞下,創(chuàng)業(yè)者和投資都瘋狂了,但隨著O2O的不斷倒掉,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不斷關閉,坤鵬論認為我們應該反思,從根源反思,互聯網+這個提法有沒有問題?

1、O2O為什么會頻頻倒掉

    現在許多文章在總結和反思O2O,結論無外乎是:

    首先最根源最現實最殘酷的原因,就是錢少了,錢跑了,靠錢打天下不賺錢的O2O不倒才怪!

    O2O的根本核心最終是服務和產品品質,但這個核心在火熱時卻很少有人提和有人做,大家都在瘋狂的拉用戶,拼速度、拼補貼,于是錢沒了,人散了,事業(yè)倒閉了。

    中國人認為家的概念是非常隱私的,你到我家里來服務,送外賣行,門接,到家里面,顧慮那就太多了,所以進到家里面的O2O不太成立。

    很多O2O基本沒有復購率,即使服務很好,但一單交易雙方有了第一次交易,接下來就會繞過平臺,私下服務對接了。比如:美業(yè)的O2O。對于技能型、高頻的,O2O平臺很難做。而且那些優(yōu)秀的技師們線下部分都供不應求,自身時間、路途成本、精力有限等,更多的活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那么美妙。

    平臺型的O2O活得好,因為人們的各類需求是存在的,人們不愿意為了一個需求就裝一個APP,如果能不裝APP就不裝,如果只裝一個就解決那就只裝一個,所以平臺型的O2O最受歡迎!

2、由互聯網+轉向+互聯網,前途一片光明

     坤鵬論認為,“互聯網+”這個詞把互聯網放到了核心是值得商榷的,因為一提這個詞,普通百姓的感受是:都以互聯網為核心,然后加上產品和服務。然后從O2O們的倒掉,我們可以認識到,產品和服務才是核心,互聯網只是手段、通路。

     所以坤鵬論強烈建議,我們應該提倡“+互聯網”,就是以產品和服務為核心,加上互聯網這種手段和通路,互聯網為對于產品和服務提供更多用戶、更多的傳播、更高的效率、更好的管理等。簡單地說,好產品和好服務,加上互聯網!

     對于企業(yè)或是個人商家來說,這么一提應該更加簡單和清晰了,他們的任務還是要做好自身的產品和服務,然后自己去建設互聯網業(yè)務版塊或者直接對接平臺即可。

     如果要做好產品和服務這個核心,要讓用戶買帳,對于個人商家來說,只有C2C逐漸升級到B2C一條路,因為優(yōu)秀的C端要想繼續(xù)提升產品和服務,要想實現更多的增值服務達到利潤最大化,只有進化到B,同時對于O2O平臺來說,管理成本和O2O的服務質量上都會有質的飛躍,還能向B端用戶收費,C2C是很難持續(xù)收費的。

    坤鵬論還要提醒企業(yè),如果要做大做強,還得在+互聯網上進一步做文章,比如:用戶數據的積累和挖掘那就是大數據;會員費的預存就是互聯網金融;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的產品與服務延展,那就是進軍產業(yè)領域......

    另外,坤鵬論想要告訴大家,對于O2O來說,技術永遠不是業(yè)務的重點,不要本末倒置,就像“互聯網+”和“+互聯網”,只是+的擺放位置不同,最終的結果會完全不一樣!

3、我們應該且必須向倒掉的O2O們致敬!

    雖然說了不少O2O的壞話,但坤鵬論認為,我們還是應該向激進的O2O們致敬!

    首先他們教育了大部分的傳統(tǒng)實體商家,才使得實體商家接受了互聯網,并進行了互聯網升級,學會了互聯網領域的新的玩法和規(guī)則。

    其次他們讓很多有技術但苦于無法變現的人們,看到了光明,并因此去實現自己真正的夢想!

    坤鵬論認為BAT這類的大鱷最應該感謝他們,O2O們用自己的青春、時間去開疆拓土,去驗證、去試錯,去教育用戶,積累了經驗、積累了寶貴的數據,最終收獲最大的反而是BAT們。

當然,老百姓也應該感謝他們,是他們在過去那段瘋狂的時間里,省錢省時省力,拿補貼、拿禮品、吃免費飯......


版權信息:江禮坤,一個在互聯網行業(yè)游走了十幾年的老兵,擅長互聯網營銷,目前專注互聯網創(chuàng)新模式及傳統(tǒng)企業(yè)與互聯網的融合與轉型,歡迎各種交流與思想上的碰撞,微信:27342537。若想看作者更多文章,可以百度搜索江禮坤的博客或關注公眾微信:坤友會。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