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部分內(nèi)容當中我說到了,做父母要學會接受自己,接受自己“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在最后的部分,也希望跟大家做一個小小的互動,就是將你不能接受的孩子的行為寫下來。接下來我需要你回憶一下,當你的孩子出現(xiàn)那些你不能接受的行為時,你會用什么樣的溝通方式去對待呢?
如果你不了解這些方式會造成什么樣可怕的結(jié)果,那么你將會喪失對孩子的影響力,從而形成親子之間的不可逾越的鴻溝。
比如,當發(fā)生以下情況,你會如何反應:
1、當你在客廳跟朋友談事情而忽視了孩子,此時,你5歲的孩子憤憤地將玩具砸在地上,對你說:我恨你!討厭你!
2、你7歲的女兒很郁悶的回到家里,氣呼呼的說:我再也不要理娜娜了,她以前跟我是好朋友,現(xiàn)在她每天只跟莎莎玩,我去找她玩,她都不理我。我再也不要和她做朋友了!
3、你14歲的兒子不耐煩說:這什么狗屁作業(yè)嘛,煩死了,不做了(然后將作業(yè)本丟到一旁)。那個什么老師嘛,長成那樣,看到她就惡心,講課沒吸引力就算了,長得還那么難看,真不知道她怎么當上老師的。
如果可以,請將你真實的反應或者對應的談話內(nèi)容寫下來,在下面的內(nèi)容將跟大家一起來做詳細的分解。
在通常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模式大致可以分為12種,而每一種類型都會給孩子造成相應的潛意識結(jié)果,從而導致家庭教育當中的各種問題。下面我先給大家分享前3種最具有攻擊性和毀滅性的類型:
1、命令、控制
常用語句:
把玩具撿起來;
閉嘴,馬上把作業(yè)做完;
無論你想干嘛,先給我坐下;
站住,你想去哪?
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沒有去上學?
……
導致結(jié)果:
父母根本沒有體會到此時此刻孩子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沒有在意孩子的潛意識需求,用強制性的語言鎮(zhèn)壓了孩子。我們都熟悉一句話: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對嗎?所以,當孩子接受到這類的語言時
①、孩子會感覺特別委屈,覺得父母不在乎自己的感受;
②、孩子會感覺到父母強大的壓迫感,從而產(chǎn)生恐懼感,為了避免承擔責任而尋找借口、撒謊(所以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喜歡撒謊,而是父母逼著孩子去撒謊,原罪在于父母);
③、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不相信自己的判斷(我已經(jīng)感覺很受傷、很難過了,但是你們不相信我的感受);
④、導致孩子抵抗、反擊、處于防御姿態(tài);
⑤、孩子會不斷測試父母的意志力:你叫我坐下,我偏不坐下。就看誰能撐到最后。要么孩子最后屈服,成為弱者。要么家長屈服,你的語言不再有威懾力。
2、威脅、警告
常用語句:
你再這樣媽媽就不要你了;
你信不信?不信我就……
你要是再不停下來,你將會后悔的!
……
導致結(jié)果:
這類語言跟第一種有著很多共同之處,都是暴力鎮(zhèn)壓類型。
①、表示不接受孩子的感受;激起反擊、抵觸;
②、讓孩子覺得,如果不屈服父母的鎮(zhèn)壓,那么將會有更加可怕更加強大的威脅降臨;
③、有時候會讓孩子反擊你:無論你怎么說,反正我已經(jīng)下了決定了?。ㄆ鋵嵾@時候孩子并沒有完全下決定,但是為了反擊父母,反而更加堅定的做出了決定,在這樣的情緒驅(qū)使下,會導致孩子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和選擇。)
④、埋下怨恨和敵意的種子,測試父母的威脅是否會當真:你不是威脅我嗎?好,那我就試試看,你到底會不會那樣做。
3、諷刺、嘲笑、羞辱、貼標簽
常用語句:
你怎么這么笨,簡直就是個豬!
你說你到底還有什么用?這點小事都辦不好!
你瞧瞧你,臟兮兮的,說了多少次,你跟大街上的乞丐有什么不同?
你以為你是誰啊?你以為自己很聰明是不是?你以為不讀書就會比現(xiàn)在好?
……
導致結(jié)果:
這類型的語言也是具有很強大攻擊性和毀滅性的語言。
①、父母會遭到孩子強大的反擊,產(chǎn)生后座力。
②、孩子遭到父母的否定,因此埋怨父母,甚至厭惡父母:好吧,既然你們不懂我,那我跟你也沒什么好說的了。從而拒絕與父母再進行溝通。
③、得不到父母的認同,毀滅孩子的自信心,使之喪失生命活力:既然你都覺得我笨,認為我是豬,那我肯定一無是處了,還有什么事情能比這樣更糟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