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子,當(dāng)代道家學(xué)者,養(yǎng)生學(xué)專家,易學(xué)專家,2018年國際易學(xué)獎提名者。農(nóng)民。隱士,出生于湖南烏龍山,洛書草堂創(chuàng)建人,國學(xué)大師,建筑風(fēng)水大師,殯葬學(xué)專家,草藥專家,養(yǎng)生學(xué)專家。
火地晉
【原文】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nèi)杖印?
【譯文】晉卦:康侯用成王賜予的良馬來繁殖馬匹,一天多次配種。
【注釋】晉,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坤下離上)。上卦為離,離為日;下卦為坤,坤為地。太陽照大地,萬物欣欣向榮;君子沐德業(yè),操行天天向上。所以卦名曰晉。晉,《說文》:“晉,進也。日出而萬物進?!?
康侯,名封。周武王弟。初封于康,故稱康侯或康叔。后封子衛(wèi)。錫,借為賜,賜予。晝,聲假為周。晝?nèi)眨q言周日、終日、整日。三接,指多次交配。
【原文】《彖》曰: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nèi)杖印币病?
【譯文】《彖辭》說:晉,就是進取的意思。晉的上卦為離,離為日;下卦為坤,坤為地,可見晉卦的卦象是太陽高懸,出于大地之上。大地卑順,處于太陽照耀之下。陰柔之爻由初位排列上升至第五爻位,所以晉卦的基本結(jié)構(gòu)是“柔進而上行”,象征著臣子的事業(yè)蒸蒸日升,所以“康侯能夠用成王賜予的良馬繁殖馬匹,一日之內(nèi)多次配種”。
【注釋】明,太陽。下句“大明”亦指太陽。
順,下卦為坤,坤為大地,大地卑伏順從。麗,附麗,依附。
柔進而上行,本卦初、二、三、五均為陰爻,為柔,陰爻由初位上升到第五位,故曰:“柔進而上行”。
【原文】《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譯文】《象辭》說:“本卦上卦為離,離為日;下卦為坤,坤為地。太陽照大地,萬物沐光輝”,是晉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從而光大自身的光明之德。
【原文】初六:晉如,摧加,貞吉。罔孚裕,無咎。
《象》曰:晉如,摧如,獨行正地。裕無咎,未受命也。
【譯文】初六:攻擊敵人,打垮敵人,卜問得吉兆。勝利之師沒有捕捉俘虜,沒有搶掠財物,不會有災(zāi)難。
《象辭》說:攻擊敵人,打垮敵人,這是因為將帥能遵循正道,所以取得了勝利。從容部署,克敵制勝,沒有災(zāi)難,說明將帥能因勢制宜,獨斷于心。
【注釋】晉,進,這里指進攻。如,猶之,作代詞,指代敵人。下“如”同。
罔,無。孚,同俘。裕,《說文》:“衣物饒也?!必桄谠#饧礇]有捕捉俘虜,沒有搶奪財物?!断筠o》于此斷句有別,且解“?!睘閺娜?,與經(jīng)
意有別。參見譯文。
【原文】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受茲介福,以中正也。
【譯文】六二:攻擊敵人,壓倒敵人,卜問得吉兆。因為得到了先祖母的庇佑獲得大福。
《象辭》說:之所以受此大福,因為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像人得中正之道。
【注釋】愁,高亨說:“借為遒,迫也?!比?,猶之。見前注。
茲,此。介,大。王母,祖母。
【原文】六三:眾允,悔亡。
《象》曰:眾允之,志上行也。
【譯文】六三:萬眾一心,全力進攻,無所悔恨。
《象辭》說:眾人信任,其志向就會實現(xiàn)。
【注釋】允,當(dāng)借為*。沙少海先生說:《說文》:‘*,進也?!@里*與晉通,指戰(zhàn)爭的進攻?!睆谋矩缘母髫侈o看,這是一個講戰(zhàn)爭的卦,依其整體結(jié)構(gòu)分析,此說有理?!断筠o》釋“允”為信任,與經(jīng)意不符,又緣此解說為“志上行也”,顯系牽強。
【原文】九四:晉如鼫?zhǔn)?,貞厲?
《象》曰:鼫?zhǔn)筘憛枺徊划?dāng)也。
【譯文】九四:攻擊敵人而膽小如鼠,卜問得兇兆。
《象辭》說:攻擊敵人而膽小如鼠,卜問得兇兆,因為九四陽爻而居陰位,像人處于不利的地位。
【注釋】鼫,《子夏傳》作碩。鼫?zhǔn)笪寮迹阂?、能飛不能過屋;二、能游不能渡谷;三、能穴不能掩身;四、能緣不能窮木;五、能走不能先人。(蔡邕《勸學(xué)篇》王注)
【原文】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慶也。
【譯文】六五:無所悔恨,吃了敗仗,不要氣餒。只要再接再厲,終必轉(zhuǎn)敗為勝。無所不利。
《象辭》說:受到挫失,不要氣餒,勇往直前,定有喜慶降臨。
【注釋】失得,猶言失利。勿恤,不要擔(dān)心,不要氣餒。
【原文】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象》曰:維用伐邑,道未光也。
【譯文】上九:攻擊敵人,必須較量敵我雙方的力量,可以考慮攻擊敵人的城邑。但其結(jié)局難料:或許危險,或許吉利,或許沒有災(zāi)難,或許正踐兇兆。
《象辭》說:考慮到攻擊敵人的城邑,這說明王道未能廣泛實行,以致屬邑叛亂。
【注釋】晉其角,沙少海先生說:“其,這里用同則。角,訓(xùn)較量。《孫子?虛實篇》:‘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
維,考慮。用,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