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子,當代道家學者,養(yǎng)生學專家,易學專家,2018年國際易學獎提名者。農(nóng)民。隱士,出生于湖南烏龍山,洛書草堂創(chuàng)建人,國學大師,建筑風水大師,殯葬學專家,草藥專家,養(yǎng)生學專家。
艮為山
【原文】(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譯文】(艮):卸掉責任,掛笏隱退,朝列之中已看不到他的身影,在他的庭院中尋找,也沒有找到。其人遠走高飛,自無災禍。
【注釋】艮(gèn亙)字當重。上艮字系卦名。不能省,據(jù)補。艮,卦名。本卦為同卦相疊(艮下艮上)。艮為山,山為退穩(wěn)之處,又有靜止穩(wěn)重之象,喻人進而思退,明哲保身,所以卦名曰艮。艮,《序卦》:“艮者,止也。”
艮,《彖卦》:“艮,止也。”猶言歇息,止息。艮其背,猶言歇背,今語有歇腳,歇手,歇肩之類,其結構相同。此處比喻其人開脫責任,卸職引退。獲,找到,看到。
【原文】《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譯文】《彖辭》說:艮,就是靜止如山的意思。時宜止*止,時宜行則行,行止不失其時,則其道光明。卸掉負荷,歇息其背;離官去職,居家休息。因為上下左右相與為敵,無法協(xié)同。連自身也無法保全,于是棄官遠遁,既不在朝,也不在家,所以卦辭說“在他的庭院中尋找,也沒有找到”。其人明哲,自然無災禍。
【注釋】艮其止,高亨說:“朱熹(引晁說之)說、俞樾說,朱駿聲說:艮其止當作艮其背。蓋背古字作北,因形近誤為止,或背字筆畫損缺成北。因形近誤為止也?!必赞o背字,漢帛書《周易》作北,可證古本作北。艮,當如《彖
辭》所釋“止也。”
止,止息。止其所,猶言在家休息。
“上下敵應”兩句,本卦三同位爻,都是陰與陰對應,陽與陽對應,所以說上下敵對相應,比喻人處于敵對環(huán)境之中,無有相助者(初六與為兩陰爻,六二與六五為兩陰爻,九三與上九為兩陽爻,都是同位之爻象相對立)。與,助也。
【原文】《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譯文】《象辭》說:本卦為兩艮卦相重,艮為山,可見艮卦的卦象是高山重立,淵深穩(wěn)重。君子觀此卦象,以此為戒,謀不踰位,明哲保身。
【原文】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譯文】初六:歇腳養(yǎng)息,不要輕舉妄動,自然無災難,這是長期吉利的貞兆。
《象辭》說:歇腳養(yǎng)息,不要輕舉妄動,遠離不義,不失正道,自然永遠吉利。
【注釋】艮其趾。猶言歇歇腳。趾,代腳。
【原文】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譯文】六二:停立不行,但腿部肌肉還是負傷。心里很不愉快。
《象辭》說:腿部肌肉還是負傷,因為其人固執(zhí)己見,沒有退回來,聽取別人的意見。
【注釋】腓,腿肚。艮其腓,與初六爻辭艮其趾同義而詞異,仍是歇腳之意。拯,拯救,保護。隨,借為隋,垂肉。不拯其隨,猶言沒有保護好腿部肌肉。此兩句比喻其人身處險境,未能迅速走避,反而停立不行,所以遭受災害。
【原文】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譯文】九三:卸掉重擔,保護腰部,但是脅間肉卻已裂開了,引退不及時,則罹兇險。這是由于為名利所惑,不能迅速引退卸職所招致的災禍。
《象辭》說:“卸掉重擔,保護腰部,脅間肉卻已裂開了,引退不及時,則罹兇險”,危險是由為名利迷惑所致。
【注釋】限,《釋文》:“馬云:限,要(腰)也。鄭、荀、虞同?!濒奁湎蓿q言卸肩護腰。
列,裂本字?!都狻繁咀髁?。夤(yín),《釋文》:“馬云:夾脊肉也。鄭本作*?!眾A脊肉即脅部肌肉。此兩句,仍是順六二爻辭的意思說下來,言其人引退不及以致身罹災禍。
【原文】:艮其身,無咎。
《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譯文】:引退保身,沒有災禍。
《象辭》說:引退保身,是說其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身的安危上,所以不會招惹災難。
【原文】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譯文】六五:閉口少言,講話有分寸,自然沒有悔恨。
《象辭》說。閉口少言,講話有分寸,沒有悔恨,因為六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像人謹守中正之道。
以下內(nèi)容需要帖子數(shù)達到80才可以瀏覽
【注釋】輔,借為*,頰腮,今語謂嘴巴。艮其輔,猶言閉口少育。今猶有嚼 舌頭之俗語,比喻多言。
【原文】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譯文】上九:注意保護自己的腦袋,首級不失,自然吉利。 《象辭》說:爻辭講以忠厚為歸宿之所以吉利,因為上九之爻為一卦之終爻,像人秉守忠厚,必得善終。
【注釋】敦,李鏡池說:“敦,借為耑,聲通?!墩f文》:‘耑,物初生之題也?!鞛墩f文注箋》:‘耑之言,顛也。頁部:題,*也。*亦顛也。’段注:‘耑,猶頭也?!y(tǒng)言之,耑指頭,分言之,耑指額。”《象辭》作者釋敦為厚,釋艮為止。認為爻辭“敦艮”,猶言以忠厚為歸宿。與經(jīng)意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