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晟陽,谷晟陽講師,谷晟陽聯(lián)系方式,谷晟陽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谷晟陽 2022年度中國50強(qiáng)講師
晟道文化創(chuàng)始人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谷晟陽:道教的法劍
2018-05-07 3126




道教 的法劍




道教 的法劍,又稱寶劍、神劍、神鋒、惠劍、靈劍、七星劍、青龍劍、斬妖劍。法劍是道士行法的法器,在道教法術(shù)運(yùn)用中具有特殊功能。本文擬對道教法劍進(jìn)行探討,以見其中蘊(yùn)涵的宗教意義。    



一、 道教 史上所見的法劍    



劍本來是中國古代的兵器,早在遠(yuǎn)古的夏商周時代,就有冶煉制劍的傳說。 道教 在東漢創(chuàng)立以后,劍成為道教的法器之一。古代道士要佩帶法劍,此為道教法具威儀的要求。道經(jīng)中記載道士佩帶的法劍,根據(jù)修道品位有不同的名稱。五代孫夷中《三洞修道儀》,記載了三洞道士佩帶法劍的等次:正一盟威箓道士佩帶斬邪威神劍,洞神部道士佩陰陽斬魔劍,高玄部道士佩金剛洞神劍,中盟洞玄部道士帶陽光洞神劍,三洞部道士佩銷魔劍,大洞部道士帶景精劍,居山道士佩伏神劍,洞淵道士帶洞 光劍 ,北帝太玄道士帶斬鬼劍,中盟女官 ( 女道士 ) 佩陽光劍,三洞女官帶九真劍?!鹅`寶無量度人上經(jīng)》卷七十一 " 冠裳劍佩品 " ,也記載了道教法師的佩劍及尺寸: " 正一法師佩斬邪之劍,長二尺四寸;紫虛法師佩紫虛陽光之劍,長二尺八寸;洞神法師佩太一三元之劍,長三尺;洞玄法師佩八景揮靈之劍,長三尺六寸;洞真法師、大洞法師皆佩震靈之劍。 "    



道經(jīng)中記載的仙真,也儼然是寶冠劍佩的形象?!盾羌射洝分械?上元夫人 佩揮精之劍,神女 杜蘭香 佩揮靈劍。道經(jīng)中的 真武 披發(fā)仗劍,足躡龜蛇,宋代文士葉昉在海上發(fā)現(xiàn)神仙圖一幅, " 畫真武仗劍坐石上 "。 道教 驅(qū)邪院使 張?zhí)鞄?, " 披白魚鬣服,交泰冠,足躡朱履,左手持都天主印,右手仗三昧火鈴北斗神劍。 "女仙王妙想曾感遇神仙降臨, " 見一仙官羽衣寶冠,劍佩曳履升殿而坐 "。道士董守志曾夢見神人: " 身長八尺許,頂分二髻,容貌紫赤,髭髯盛美,青袍草履,仗劍造門。 "道經(jīng)中仙真仗劍威儀的記載,古代社會中道士佩劍的儀態(tài),成為明清通俗小說道士形象描寫的根據(jù)。 《金瓶梅》 第六十二回《潘道士法遣黃巾士》描寫潘道士的形象: " 頭戴云霞五岳冠,身穿皂布短褐袍,腰系雜色彩絲絳,背插橫紋古銅劍,兩只腳穿雙耳麻鞋,手執(zhí)五明降鬼扇。 " 《封神演義》 第五回《云中子進(jìn)劍除妖》載云中子詩曰:    



隨緣隨分出塵林,似水如云一片心。    

兩卷道經(jīng)三尺劍,一條藜杖 五弦琴 。    

囊中有藥逢人度,腹內(nèi)新詩遇客吟。    

一粒能延千載壽,慢夸人世有黃金。


此詩中間二句見于《純陽真人渾成集》卷下,系許仲琳擷取道經(jīng)敷衍而成。    

道教 稱劍為神劍有其根據(jù),道經(jīng)中確乎有神人授劍之說。有關(guān)神人授劍的仙話,以 張陵 、 許遜 、 鐘離 權(quán)、呂洞賓流播最為廣泛?!稓v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十八說太上老君授張道陵 " 三五斬邪雌雄二神劍,上各有星斗日月之文。 " 白玉蟾在民間許遜傳說的基礎(chǔ)上,對許遜法劍傳授有生動的描述。白玉蟾《旌陽許真君傳》說: " 真君嘗至新吳,憩于新林,忽有女童五人,各持寶劍來獻(xiàn),真君異而受之。既而偕至真君之第,惟日擊劍自娛,人莫能測,真君識其劍仙也。 "道經(jīng)中所謂的鐘呂得道,主要內(nèi)容就是感遇神仙,并得到劍法的傳授。鐘離權(quán)得遇山村老人, " 授以長生真訣,赤符玉篆、金科靈文、金丹火候青龍劍法 " 。而呂洞賓既得鐘離之道,又在廬山遇火龍真人傳天遁劍法。明代鄧志謨的道教題材小說,以呂洞賓故事創(chuàng)作的篇章就取名《飛劍記》,其第四回為 " 洞賓得遁天劍法,飛仙劍斬蛟殺虎 " ;第五回為 " 呂純陽宿白牡丹,純陽飛劍斬黃龍 " 。  



道教 以法劍驅(qū)邪除害,以 許遜 斬蛟故事最為典型。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一《許旌陽作鐵柱鎮(zhèn)蛟》說: " 晉許真君為旌陽令,時江西有蛟為害,旌陽與其徒吳猛仗劍殺之,遂作大鐵柱,以鎮(zhèn)壓其處。 " 許遜斬蛟故事廣為傳播,其斬蛟遺跡也不止一處,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許遜蛟井之事,亦記載信州貴溪縣香巖、吉州吉水縣懸潭、洪州奉新縣馮水、興國軍大冶縣等地許遜斬蛟的傳說。許遜斬蛟之法劍,還曾保存在廬陵玄潭觀。元揭傒斯《廬陵玄潭觀舊藏許旌陽斬蛟劍興國有一道士過廬陵竊之至于京師以獻(xiàn)吳真人邀予賦詩遣還本觀》詩曰:  


吳公念念旌陽令,未說斬蛟心已敬。    

尚憶提攜典午間,一掃長江如鏡凈。    ……    

此時吳公按劍怒,誓斬長蛟獻(xiàn)明主。    

劍光耿耿天不語,擲與玄潭鎮(zhèn)千古  。    



許遜靈劍斬蛇為民除害,是江南廣為流傳的佳話。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二《玉格》載: " 晉許旌陽,吳猛弟子也。當(dāng)時江東多蛇禍,猛將除之, …… 乃與許至遼江。及遇巨蛇,吳年衰,力不能制,許遂禹步敕劍登其首,斬之。 " 白玉蟾《旌陽許真君傳》,更是濃墨重彩描寫許遜及其弟子斬蛇的場面: " 遂前至蛇所,仗劍布?xì)?,蛇懼入穴,乃飛符召海昏社伯趨之。不能出,復(fù)召南昌社公助之。蛇出穴舉首,高十余丈,目若火炬,吐毒沖天。鄉(xiāng)民咸鼓噪相助。是時真君嘯命風(fēng)雷,指呼神兵,以攝服之使不得動。吳君乃飛步踏其首,以劍劈其顙,蛇始低伏。弟子施岑、甘戰(zhàn)等引劍揮之。 " 關(guān)于許遜以法劍驅(qū)邪,明張宇初《白鶴觀志序》評價說: " 許君積功江漢間,若其圖松御怪,斬蛟蜃,祛地孽,以三尺劍致功,可益萬世,其名跡垂之無窮,必然矣。 "  



上述道教宗師所用法劍,因稟賦神仙授予的靈性,自然被視為神圣之物。許遜弟子就曾宣稱: " 吾師神劍,指天天裂,指地地坼,指星辰則失度,指江河則逆流,萬邪不敢當(dāng),神圣之寶也。 " 在中國道教史上,許旌陽的斬蛇劍與張道陵的雌雄劍,都具有奇妙的道法神力,有關(guān)的民間傳說流播甚廣。    



史籍道經(jīng)中的石函藏劍故事,是法劍神授說的另一表現(xiàn)形式?!稌x書》記載雷煥得石函,其中有雙劍 " 龍泉 " 、 " 太阿 " ,為史籍道經(jīng)中石函藏劍的藍(lán)本。南宋陳葆光《三洞群仙錄》 " 雷劍沖斗 " 條,就收錄雷煥石函得劍之事。許旌陽的斬蛇法劍,也有石函藏劍的傳說。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三說: " 漁人網(wǎng)得一石,甚鳴,擊之,聲聞數(shù)十里。唐朝趙王為洪州刺史。破之,得劍一雙,視其銘,一有許旌陽字,一有萬仞字,遂有萬仞師出焉。 " 此萬仞即西山道士萬振,此事后來被收入道史,《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一《萬振》,即記載漁者獲青石得二劍之事。有關(guān)張?zhí)鞄煹姆▌?,也有石匣藏劍之傳說。酆去奢感神人告知說: " 張?zhí)鞄熡袛匦皠Χ?,并瓶盛丹在此石下,可以取之去?" 道士酆去奢所得法劍,相傳乃張?zhí)鞄熤咝莿Α?   



早期道教正一派、上清派、靈寶派的嗣教傳箓,法劍的傳授是重要信物。杜光庭《道教靈驗(yàn)記》卷十一《劉遷都功箓驗(yàn)》載: " 昔天師升天于云臺山,告示天地萬神曰: ' 吾升天之后,留太上所賜寶劍、都功印箓,以付子孫,救護(hù)億兆。 '" 道教認(rèn)為張陵在羽化之前,以斬邪二劍、玉冊玉印秘箓,傳授長子張衡,后來在子孫間遞代傳承?!对贰肪矶俣夺尷稀份d: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于至元二十五年 (1288) 覲見元世祖,元世祖觀其祖天師所傳寶劍、玉印,不勝感嘆地說: " 朝代更易已不知其幾,而天師劍印傳子若孫尚至今日,其果有神明之相也夫 !"    



茅山上清派第二十六代宗師笪凈之,其入室弟子為俞希隱、徐希和,徐希和得以嗣傳印劍。徐希和作為茅山嗣教宗師,后來 " 建炎寇起,毀元符宮,師獨(dú)保經(jīng)箓、印劍。 "《茅山志》卷十二載李景合, " 游雷平山得古劍一,以獻(xiàn)元觀。元觀曰: ' 此陶公墓中物也 ! 神物不可泄。 ' 合歸之故地,果得隱居墓。卓劍墓上,須臾,雷電大風(fēng)晦冥。明日往視,其劍無有,墓上復(fù)得二青李。元觀聞之曰: ' 劍去李出,予當(dāng)避席。 ' 即奉師登壇。 " 以陶弘景古劍示現(xiàn)為契機(jī),上清派二十八代宗師元觀先生蔣景徹傳位于李景和。上清派第三十一代宗師徐守經(jīng),致書禮請秦汝達(dá)上茅山,二人相見通宵暢談,翌日徐守經(jīng) " 以印劍奉先生登壇,眾望見先生眉宇若神,皆服保寧公擇賢之密,知人之明也。 "徐守經(jīng)知人善任,選秦汝達(dá)為茅山第三十二代宗師。元仁宗頒給茅山《特賜玉印劍還山省札》說: " 宋徽宗時分賜與本山元符宮宗師玉印一顆,上面刊著九老仙都君的篆文。更玉靶法劍一口,是與他代代宗師傳度法箓用的,與龍虎山張?zhí)鞄煹挠σ话恪?"



閣皂山靈寶派元始宗壇的傳授,也是以鎮(zhèn)山法劍為信物。南宋白玉蟾曾游歷閣皂山,當(dāng)時靈寶派嗣教傳箓宗師是朱季愈。白玉蟾《心遠(yuǎn)堂記》說朱季愈 " 兩轄宮事,數(shù)攜琴劍詣京華,所至權(quán)貴皆倒屣之。上方紫其裾,賜其沖妙之號,今太極葛仙翁四十代劍印、符箓之壇屬以之。 "  

法劍作為道士的法器,伴隨著道士的宗教人生。歷史上不乏視劍為生命的道士,武夷山道士陳天錫, " 惟蓄一琴,復(fù)事一劍,可謂蒼梧紫櫄之琴,青萍赤荇之劍也 "。呂洞賓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曾賦詩曰: " 昔年曾遇火龍君,一劍相傳伴此身。 " 歷史上道士修煉劍術(shù),使道家劍術(shù)自成風(fēng)格,相傳李白 " 十五好劍術(shù), …… 擊劍為任俠 "。道教的劍仙、劍俠,是明清武俠小說著力渲染的形象。    



在民間神話傳說中還有法劍代形的故事。南朝梁殷蕓《殷蕓小說》記載: " 王子喬墓在京茂陵。國亂時,有人盜發(fā)之,都無所見,唯有一劍懸在空中。欲取之,劍便作龍鳴虎吼,遂不敢近,俄而飛上天?!渡裣山?jīng)》云: ' 真人去世,而多以劍代其形,五百年后,劍亦能靈化。 ' 此其驗(yàn)也。 " 仙人王子喬墓中之劍,能顯示劍解的靈異,這就是所謂的飛仙劍。天師劍也有此靈異,相傳 " 時有異光,或間吟吼,乍存乍亡,頗彰靈應(yīng) "。此類靈劍的民間傳說,有道經(jīng)的神秘記載為依據(jù)。劉宋道經(jīng)《洞玄靈寶道學(xué)科儀》卷下說法劍: " 逐辟邪魔萬精,又以照五形,依經(jīng)奉致,飛仙劍代形耳?;蛑^曰 ' 分影劍 ' ,或曰 ' 揮神刀 ' 。 " 唐代西山道士萬振,于龍朔元年  尸解于京師, " 數(shù)日啟棺,惟有一劍一仗而已。詔以銅函盛劍杖,葬于西山天寶洞之側(cè)。 "這就是以劍代形的例證。按道教的經(jīng)法制度,道士羽化后法劍隨之埋入墓中?!墩煌x經(jīng)》載正一死亡威儀: " 正一符箓,券契環(huán)劍,布囊盛之,隨身入士。 "宋代茅山道士沈若濟(jì)死后, " 其徒奉治命,掘地六尺許,得石板大書六字曰: ' 沈公瘞劍于此 ' ,觀者異焉。 " 茅山上清派第十九代宗師王棲霞奉南唐烈祖李升召至金陵,于保大元年 (943) 四月隱化于金陵玄真觀,其弟子 " 奉冠劍歸葬雷平山 " 。唐代道士謝通修解化, " 門人以棺殮之,是夕夢其師曰: ' 吾有寶劍,何不隨吾 ?' 遲明以劍入于棺。 "唐代天臺山道士劑瀛羽化之時, " 戒其門人使與劍俱葬 " ,至乾符 (874-879) 、中和 (881-885) 間,臺州帥劉文手下裨將李生發(fā)其墳欲以取劍, " 其劍哮吼有聲,郡黨驚懼,卒不敢取。李生命瘞之而去 " 。唐代西山道士胡惠超道行高絕,預(yù)知羽化之期將近,命弟子于游帷觀西北伏龍岡造磚墳, " 藏太玄真符二,七星神劍、靈寶策杖各一,三日而訖。天師正衣冠,坐繩床,異香滿室,空中云鶴,墻外人馬之聲,紛紛不絕,視之己解蛻矣。 "



二、道教齋醮科儀中的法劍    



在道教齋醮科儀中,法劍是高功行法的法器,科儀中的咒語、書諱、取氣、焚符,都要以法劍相配合。道教認(rèn)為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憑三尺法劍。醮壇上高功之法劍,具有斬妖驅(qū)邪的無比神力?!鹅`寶玉鑒》卷十二敕壇之法,先在醮壇東南地戶上安水劍。道教以地戶為天地之氣初生,凡物之類出入之處,這就是所謂 " 水曰五行之首,有穢皆除;劍為百煉之剛,無妖不斬 " 。金允中《上清靈寶》卷二十禁壇儀,法師以劍橫水盂上取氣,說: " 臣某奉宣上帝,敕吾之劍:足濟(jì)水火,體法乾坤,堅剛勵百煉之鋒,雪刃涵七星之象。指天而妖星殞晦,召雷而紫電飛騰。吾今仗握叱妖氛,三界鬼神皆指攝,一揮萬里總澄清,地境邪精俱絕滅。 "  



在道教齋醮科儀中,高功執(zhí)法劍與咒語相配合,更增強(qiáng)法劍的威懾力。南宋呂太古《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威儀篇》中,記載了齋醮壇場使用的三首劍咒。儀式中高功右手執(zhí)劍,左手執(zhí)水碗,念劍水相向咒曰: " 吾水非常之水,五龍五星真氣之水。吾劍非凡之劍,就煉堅剛,七星挾旁,踏躡北斗,跨踞魁罡。 "  



杜天師殺劍咒曰: " 太上有命,普告萬靈。促召天真,俱會帝庭。 …… 揮劍前驅(qū),煥擲火鈴。激命甲騶,虎卒天丁。風(fēng)火齊戰(zhàn),伐邪絞精。 "  



張無盡金箓儀中煞劍咒曰: " 太上有命,普告萬靈。天將統(tǒng)天下,伐天鼓,揚(yáng)天旌,揮金星,擲火鈴,捕無影,搜無聲。 "  



《西游記》第 45 回記三清觀道士登壇祈雨,就描寫有配合運(yùn)用劍咒的情景: " 那大仙走進(jìn)去,更不謙虛,直上高臺立定,旁邊有個小道士,捧了幾張黃紙書就的符字,一口寶劍,遞與大仙。大仙執(zhí)著寶劍,念聲咒語,將一道符在燭上燒了。 "在道教的咒語法術(shù)中,有一類專門的劍咒,《太上三洞神咒》的卓劍咒、火鈴神咒,就是以劍驅(qū)邪的咒語?!兜婪〞肪硪话傥迨碾穭χ湓唬?" 日間劍光照吾體,夜間劍光照吾身。天神聞之低頭入,地神聞之鞠躬行。應(yīng)是天魔外道,邪鬼神只,妖孽怪物之類,急速潛藏,頭破腦裂,急急如混元上帝律令 !"  



在道教齋醮科儀中,高功法師存想通神的法術(shù),也有仙真手執(zhí)法劍的內(nèi)容?!鹅`寶玉鑒》卷十二敕壇之法,法師存想上仙蔽身大將軍唐宏,戴朱陽赤幘通天大冠,絳章丹衣,右執(zhí)龍頭玉劍,左持金符?!短现鷩让窨傉婷匾肪砦迳险路◣煷嫦耄?" 己身為驅(qū)邪院使,伏地冥心,存二童子執(zhí)劍持印。 "


《靈寶六丁秘法》說高功行存印法: " 先存東北印,丁卯玉女立于印角,手執(zhí)青蛇之劍。次丁巳玉女在東南角,手執(zhí)或黃或白色之劍。次存西南印,丁未玉女立在印角,手執(zhí)或白或黃之劍。次存西北印,丁丑玉女立在印角,手執(zhí)或黑或黃之劍。次存丁酉、丁亥,玉女立在左,右手執(zhí)或青或黃蛇之劍。存想畢,低聲念咒一百八十遍。 " 神霄派雷法中的法術(shù),法劍的運(yùn)用更有特色?!兜婪〞肪砹溯d:高功法師左手雷局,右手提劍在手,與天皇對立, " 存天皇人首蛇身,頭頂水輪,足踏水輪,涌身萬丈,吾身亦涌身萬丈,大怒。存天昏地黑,速轉(zhuǎn)身一匝,用劍斬天皇符為兩段,此謂之 ' 飛劍斬天皇 ' 也 "。道教的變神法術(shù),用于雷法中的驅(qū)役呼召,高功在變神法術(shù)中存想神仙: " 左手握驅(qū)邪院印,右手仗三昧火精劍。 "    



在道教的傳度儀式中,師父要向弟子傳授法劍,弟子在儀式上跪受法劍,即表示已獲得道法的傳承。南宋寧全真《上清靈寶》卷三十《傳度科格門》,其中有傳度法劍的儀格,傳度法師告誡弟子說: " 原夫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憑三尺之神鋒,以制神魔之非道。光騰七曜,威攝萬靈,凡有指呼,無不響應(yīng),吾今付汝,切宜珍藏。 " 明周思得《上清靈寶濟(jì)度大成金書》卷十九《靈寶傳度儀》,也記載了傳法劍的儀格。法師執(zhí)劍對弟子說: " 光射斗牛,法象雌雄,神靈景震,枝派分宗。旁輝九丑,肅清提封,上盤云漢,嚴(yán)攝罡風(fēng)。導(dǎo)人變化,倏忽西東,律戒妄用,號曰 ' 神鋒 ' ,以今授子,子其領(lǐng)之。 "法師在諄諄告誡之后,才將法劍授予弟子。道教的傳度科儀,在師徒之間形成授受的盟約,弟子法劍應(yīng)用之有道,法劍可用于防身,也可用于斬邪,違此妄用則不可?!鹅`寶凈明院行遣式》的咒劍就說: " 神劍非鐵,化氣于身,取彼日月,煉以丙丁。三年劍成,斬邪戮人,不殺無罪,不伐忠臣。有違此而妄用者,如師此盟。 "



道教齋醮科儀的施食煉度,高功最后要打破地獄,拯救亡靈。受盟威法箓的正一法師,在儀式中用法劍扣獄扃破獄。宋路時中《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卷十五說: " 破獄之法,合以策仗扣獄扃。而所以用策仗者,三洞法師也。有持劍而破獄者,正一法師也。 "



道教齋醮的祭風(fēng)、祭雨科儀,高功法師要執(zhí)劍行法,依仗三尺法劍的奇妙神力,高功才得以呼風(fēng)喚雨。北宋王文卿曾行雷法驅(qū)邪, " 至夜月明,仗劍登壇,飛符叱咤,風(fēng)雷大作,天地晦冥 "



《三國演義》卷二十一《孔明秋夜祭北斗》,寫諸葛亮于帳中祈禳北斗,這時 " 姜維入帳,正見孔明披發(fā)仗劍,踏罡步斗,壓鎮(zhèn)將星。忽聽得寨外吶喊,欲令人問時,魏延入帳報曰: ' 魏兵至矣 !' 延腳步走急,將主燈撲滅。孔明棄劍而嘆曰: '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主燈已滅,吾豈能存乎 ? 不可得而禳也 !'"



當(dāng)代華南道教的齋醮科儀,壇場書寫 " 仗劍登壇誠通三界,步罡踏斗表奏諸天 " 的對聯(lián)。齋醮中的許多儀節(jié),高功都要用劍施行法術(shù)。如齋醮中高功的 " 頌符 " ,是在讀完上元天官寶誥之后,高功口中吸水仗劍,向壇場的符紙噴水,用劍揮擊。然后高功左手執(zhí)雞,右手舉劍切下雞冠,將雞血灑在符紙上。 "  



法劍作為驅(qū)邪斬妖的法器,在道教法術(shù)的實(shí)踐中形成了運(yùn)用法劍的三等劍法?!恶词ケ5聜鳌肪砩险f: " 劍法有三 …… 或地只作孽,水族生妖,分野為災(zāi),國家軫慮,當(dāng)以上劍治之;或山澤之怪,飛走之雄,震駭閭閻,侵毒黎庶,當(dāng)以中劍治之;或魑魅之徒,夔魖之輩,挾邪暴物,作祟害人,當(dāng)以下劍治之。 "



北宋張守真總結(jié)的三等劍法,是與齋醮的三等壇法相一致的。    自清代以來,道教與民間信仰的結(jié)合更為緊密。在民間節(jié)日慶典中出現(xiàn)的道士,儼然是手執(zhí)法劍的威儀形象。這里試舉二例以說明:    



清嘉慶《漢州志》載: " 二月 ' 春社 ' 后,設(shè)壇建醮。作紙龍船,坐瘟、火二神像,周巡四隅,眾扮執(zhí)役,呵導(dǎo)前行,一道士仗劍隨之。鼓樂齊鳴以逐疫,謂之 ' 平安清醮會 ' ,是古儺遺意。 "  



民國《云陽縣志》載: " 上春延道流于社祠,禳禱祈年,曰 ' 清醮 ' 。醮將畢,一人羽衣持劍,竹紙為船,至同社家,誦咒擲杯珓而去,曰 ' 掃蕩 ' ,除祟意也。 "



在道教的內(nèi)丹修煉中,將劍法借用來比喻修煉的層次。《真龍虎九仙經(jīng)》說依煉丹功力之深淺,所成仙有天俠、仙俠、靈俠、風(fēng)俠、水俠、火俠、氣俠、鬼俠、劍俠九等之分,劍俠為九仙之上乘?!都冴柕劬窕钔o(jì)》卷二《密印劍法第七化》載正陽師真對純陽帝君說: " 修真體道,全憑慧力堅持;入妙造玄,先要志剛決烈。所以極終極始,天地莫遷;大用大機(jī),鬼神莫測。故圣人攜寶劍倒斡璇璣,仗剛鋒直摧魔怪,故有劍法之喻也。此劍也,采無極至精,合先天元?dú)?,假乾坤之爐鞴,運(yùn)元始之鉗錘,慧火煅成,靈泉磨利,以太極為環(huán),剛中為柄,美利為刃,清凈為匣,虛白燦爛,純粹堅剛。運(yùn)造化之機(jī),秉仁威之令,舉之無今古,按之無先后。六天神鬼,歸降三界,妖魔乞命,破煩惱障,絕貪愛緣。斬七情,誅六賊,斷嗔怒,剿妄邪。事物來前,迎刃而解。藏之身,可以無生死體象先;撝之政,可以鎮(zhèn)國家清天下。 "



純陽帝君得此內(nèi)丹劍法,稱之為 " 先天遁神劍 " 。李道純《中和集》卷五鑄劍詩曰: " 明師授我鑄神鋒,全籍陰陽造化功。鍛煉乾剛坤作冶,吹噓離火巽為風(fēng)。做成龍象心官巧,掃蕩妖氛志帥雄。學(xué)道高人知此趣,等閑劈碎太虛空。 " 詩中以鑄劍作比喻,講的是內(nèi)丹修煉的工夫。    



道教以慧劍、心劍喻指丹法,此在全真宗師的詩詞描寫中,尤為生動形象。《中和集》卷四《慧劍歌》曰: " 自從至人傳劍訣,正令全提誠決烈。有人問我覓蹤由,向道不是尋常鐵。此塊鐵,出坤方,得入吾手便軒昂。赫赫火中加火煉,工夫百煉煉成鋼。學(xué)道人,知此訣,陽神威猛陰魔滅。神功妙用實(shí)難量,我今剖露為君說。 …… 此寶劍,本無形,為有神功強(qiáng)立名。學(xué)道修真憑此劍,若無此劍道難成。 "《玄虛子鳴真集》收錄五首《慧劍》詩,其第五首《惠劍》詩曰: " 吾獲寶劍已多年,入地穿山得自然。瑞氣鑄成群怪匿,清光磨就萬邪遷。輝輝光焰射星斗,燦燦鋒芒覆地天。閑掛碧霄宮殿側(cè),不須重舉伴神仙。 " 《純陽真人渾成集》 " 心劍 " 詩曰: " 我有龍泉匣里藏,令人肝膽熒神光。一從提上中宮帳,萬里群魔不敢當(dāng)。 " 在道門中廣為流傳的《慧劍吟》詩曰: " 紫極洞中傳劍訣,不屬陰陽不用鐵。先天元?dú)忪讶蹧_,鑄成便會誅妖孽。 " 中國歷史上有一類劍詩,文士以劍為吟誦題材,而道教全真宗師的劍詩,吟誦的主題是內(nèi)丹修煉,與世俗劍詩的精神境界迥然不同。    



馬丹陽《滿庭芳》詞曰: " 吾劍非凡,玉皇宣賜,非吾誰敢承當(dāng)。青蛇三尺,時復(fù)起祥光。剔起乾坤骨髓,劈開太一真陽。何人鑄 ? 耶溪?dú)W冶,金水配柔剛。不知,何處用,除邪斬怪,寧靜諸方。斡開萬象,盡化玄霜。惟有修行不謹(jǐn),輕輕指,魂魄飛揚(yáng)。匣中響,雷聲震動,萬里鬼神藏。 " 詞中述及法劍的神授、形制、斬怪、修行,就其對法劍宗教功能特質(zhì)的描述而言,此可謂吟劍詩詞中的上乘之作。    



結(jié)語    



在道教的法術(shù)體系中,法劍是運(yùn)用廣泛的法器。道教認(rèn)為法劍是神授之寶物,是代天行法的利器。法劍作為道派傳承的信物,歷來為道教各派所珍視,被視為鎮(zhèn)山之法器。道經(jīng)中所見法劍的各種名稱,無一不蘊(yùn)涵著道教的義理。道教認(rèn)為若無法劍,則濟(jì)世度人之道難成。法劍喻指道士的道性修持,具有斬妖驅(qū)邪的宗教功能,它確乎是度人之道法的象征。    





注:    



1. 《夷堅志》,中華書局, 1981 年,支景卷第三,第 2 冊第 905 頁。    

2. 《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二;《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 1988 年。下同。第 32 冊第 58 頁。 3.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后集》卷三;《道藏》第 5 冊第 467 頁。    

4. 《凝陽董真人遇仙記》;《道藏》第 5 冊第 753 頁。

5. 《金瓶梅》,齊魯書社, 1987 年,下冊第 936 頁。    

6. 《封神演義》,齊魯書社, 1980 年,上冊第 45 頁。    

7. 《道藏》第 5 冊第 201 頁。    

8. 《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三;《道藏》第 4 冊第 756 頁。    

9.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一;《道藏》第 5 冊第 276 頁。    

10. 《揭傒斯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第 58 頁。    

11. 《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三;《道藏》第 4 冊第 757 頁。    

12. 《峴泉集》卷二;《道藏》第 33 冊第 209 頁。    

13.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六《許太史》;《道藏》第 5 冊第 251 頁。    

14. 《續(xù)仙傳》卷上;《道藏》第 5 冊第 8 頁。    

15. 《道藏》第 10 冊第 838 頁。    

16. 《茅山志》卷十二;《道藏》第 5 冊第 606 頁。    

17. 《道藏》第 5 冊第 606 頁。    

18. 《茅山志》卷十二;《道藏》第 5 冊第 607 頁。    

19. 《茅山志》卷三十三;《道藏》第 5 冊第 702 頁。    

20. 《修真十書玉隆集》卷三十一;《道藏》第 4 冊第 753 頁。    

21. 《呂祖全書》卷一《呂祖本傳》;《藏外道書》,巴蜀書社, 1995 年。下同。第 7 冊第 67 頁。    

22. 《呂祖全書》卷一《呂祖本傳》;《藏外道書》,巴蜀書社, 1995 年。下同。第 7 冊第 67 頁。    

23.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七,《道藏》第 5 冊第 314 頁。    24. 《道教靈驗(yàn)記》卷十三《天師劍驗(yàn)》;《道藏》第 10 冊第 847 頁。    

25. 《道藏》第 24 冊第 776 頁。    

26.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一;《道藏》第 5 冊第 279 頁。    27. 《道藏》第 18 冊第 258 頁。    

28.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五十二;《道藏》第 5 冊第 405 頁。    29. 《茅山志》卷十一;《道藏》第 5 冊第 603 頁。    

30.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十二;《道藏》第 5 冊第 343 頁。    31. 《道教靈驗(yàn)記》卷八《劉方瀛天師靈驗(yàn)》;《道藏》第 10 冊第 829 頁。    

32.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七;《道藏》第 5 冊第 259 頁。    33. 《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道藏》第 32 冊第 43 頁。    

34. 《道藏》第 31 冊第 468 頁。    

35. 《道藏》第 32 冊第 38 頁。

36. 《道藏》第 32 冊第 42 頁。    

37. 《道藏》第 32 冊第 42 頁。    

38. 《西游記》,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1980 年,第 585 頁。    

39. 《道藏》第 29 冊第 809 頁。    

40. 《道藏》第 32 冊第 81 頁。    

41. 《道藏》第 10 冊第 751 頁。    

42. 《道藏》第 29 冊第 223 頁。    

43. 《道法會元》卷五十七;《道藏》第 29 冊第 153 頁。    

44. 《道藏》第 30 冊第 931 頁。    

45. 《藏外道書》第 16 冊第 679 頁。    

46. 《道藏》第 11 冊第 341 頁。    

47. 《道藏》第 4 冊第 48 頁。    

48.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五十三;《道藏》第 5 冊第 413 頁。    49. 《三國志通俗演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第 1006 頁。  50. 〔日〕田仲一成著,錢杭、任余白譯《中國的宗族與戲劇》,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第 93 頁。    

51. 《道藏》第 32 冊第 650-651 頁。    

52. 《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西南卷,北京書目文獻(xiàn)出版社, 1990 年,第 62 頁。下同。    

53. 《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西南卷,第 291 頁。    

54.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jīng)》卷七十一;《道藏》第 3 冊第 1052 頁。    

55. 《道藏》第 19 冊第 572 頁。    

56. 《道藏》第 28 冊第 239 頁。    

57. 《靈寶領(lǐng)教濟(jì)度金書》卷二十二;《道藏》第 77 冊第 141 頁。    58. 《凈明忠孝全書》卷四;《道藏》第 24 冊第 644 頁。    

59. 《道藏》第 5 冊第 358 頁。    

60. 《道法會元》卷八十五;《道藏》第 29 冊第 351 頁。    

61. 《道藏》第 24 冊第 776 頁。    

62. 《道藏》第 18 冊第 608 頁。    

63. 《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七輯,鄧志謨專輯:《飛劍記》,臺北,天一出版社, 1985 年,第 22 頁。    

64. 《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wù)印館, 1986 年,第 840 冊第 6 頁。

65. 《道藏》第 5 冊第 710 頁。    

66. 《道藏》第 4 冊第 512 頁。    

67. 《道藏》第 4 冊第 510 頁。    

68. 《道藏》第 25 冊第 498 頁。    

69. 《道藏》第 23 冊第 688 頁。    

70. 《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jì)》卷二;《道藏》第 5 冊第 710 頁。    

71. 《鳴鶴余音》卷三;《道藏》第 24 冊第 268 頁。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