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心中有個疑問,那就是“那些思想活躍的自學成才的獨立
經濟學家真的沒有接受過
經濟學訓練”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接受過
經濟學訓練,而且是長期的。只不過,他們沒有正規(guī)地去大專院校學習拿
經濟學學位罷了,而
經濟學自學成才也并不是某些沒有吃苦精神的人想象的那么困難。既然要自學成才,能夠自學成才,肯定數十年如一日,仔細研讀過大量的
經濟學著作,并能夠進行
經濟學創(chuàng)作,而長期仔細研讀的過程,包括進行
經濟學創(chuàng)作,就是接受
經濟學訓練的學習研究過程。如何證明?他們創(chuàng)作的
經濟學作品,就是最有力的證明。所以,自學成才不是罪,而是功。話說,不一樣不是錯,同樣有屬于自己的春華秋實。當然,你批評別人,別人批評你,有來有往,這很正常,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還是人大
經濟論壇網友wxllk說得好,學術批評總歸是需要的,大家都一個聲音,有什么意思,學術上的爭議總歸也是利大于弊,應當予以支持,我個人認為,社會科學不同于自然科學,沒有清晰的是非之分,從不同角度分析解讀,結論可能完全不一樣,特別是從
經濟學發(fā)展史來看,經歷了很多學派,也正是后人對前人的批判繼承,才有了今天的成就,難道
經濟學發(fā)展到今天就完美了嗎?遠遠不夠,很多問題還根本找不到解決辦法!民科也好,學科也罷,用不著彼此抱有成見,純粹從學術角度出發(fā),學術爭鳴最好!記得有一天,父親看到我苗實在寫林毅夫學術批評,就提醒我說,姜還是老的辣,你只有三十多年的知識,林先生已經有五十多年的知識,這是以短量長,難以濟事。而且,以后還是不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還可能得罪人”的傻事。我回答說,說得有道理,自己確實有點“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需要十二分的虛心,最根本還是學習,實質上也是追隨林老師的一個思想歷程。說實在話,從知識結構看,林老師要優(yōu)于我;從專業(yè)經驗看,林老師也優(yōu)于我;從社會閱歷看,林老師更是優(yōu)于我。有極個別人說,我苗實不懂研究范式。試問,一個物理學出身的人,不懂研究范式,這可能嗎?三個字,不可能。一個研究
經濟學多年的人,不懂研究范式,這可能嗎?依然是三個字,不可能。而且,現代
經濟學研究范式追隨的就是物理學研究范式。那么,又有人就問了,您的文章中為什么找不到?道理很簡單,我寫的是通俗易懂的網文,而不是艱深的學術論文。要知道,網文是普及型的文章,對象是社會大眾,只要他們能夠看懂即可。無論用學術論文的標準來要求網文,還是用網文的標準來要求學術論文,都不合適。也就是說,學術論文和網文是兩種類型的文章,它們分別有各自的標準或規(guī)范,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能亂點鴛鴦譜。所以,標準或規(guī)范有針對性,不能亂用。至于學術,有雅有俗。一個陽春白雪,一個下里巴人;一個嚴肅艱深,一個活潑易懂;一個科研性質,一個普及性質;一個規(guī)范正式,一個面向大眾;一個論證嚴密,一個說破即可;一個體系完備,一個點到為止;一個數理推理,一個哲學思辨;一個脫離現實,一個適應現實。網友赤影戰(zhàn)士說,一些專業(yè)的科研人員,盡管發(fā)表了高檔次文章,思考也很深入,但由于研究方向距離現實生活比較遠,所以專業(yè)知識并沒有加深其對于現實
經濟生活的認知和理解。網友abcdefg12356稱,脫離現實的研究在我看來是一點用都沒有,民科相對一些專業(yè)研究者,可能對這個社會更有用。網上有人指出,雅方得時時俗化,向俗方讓步,為的是爭取群眾,爭取觀眾和讀者,否則它除了被束之高閣以外沒有其他出路;俗方要竭力向雅方靠攏看齊,以得到正統和權威的認可,不然只能永遠居于卑下地位。我苗實認為,這個說法欠妥。本來,雅俗之間就存在相互學習借鑒。但是,學習借鑒歸學習借鑒,它們各自的特色必須保持,并一定要堅持走好各自的路。否則,失掉特色,搞得不倫不類,反倒不好了。畢竟,它們有各自的生存空間,各自獨立發(fā)展挺好,完全沒有必須搞大一統。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先生說,我們今天討論學術,至少應該分兩個層面,一個是“學”,即學問、學養(yǎng)、做學問的態(tài)度、甚至人品,當然也包括思想。但是這能不能叫“術”呢?還不叫“術”?!靶g”是怎樣把一個人的“學”轉化為客觀存在,使其能夠影響社會、傳給后人。所以有句話講得好——不學無術。學也沒有,術也沒有,這就完了。但是,有沒有不學有術的呢?有沒有學而無術的呢?都有。比如有些人在某些方面學問非常好,但是因為客觀或主觀的原因,沒有產生任何成果,那么也還不能算學術。比如陳寅恪,大家都贊揚他懂十幾國語言,有的人說還不只,是20幾國,那么這是他的學,不是學術。學術的話要看陳寅恪留下來的論文著作里面,有沒有運用這些語言。比如他講隋唐制度很了不得,講得比前人都透徹,但在他的論文里我看不出他懂多種語言對他有什么幫助,不懂這些外語的人也能寫這樣的文章。所以我們現在討論學問也好,學術也好,你的標準究竟是什么?陳寅恪離我們太遠,我也沒有資格評價他,但我從客觀上講,贊揚他懂多少語言,學了多少本領,這是學的層面。所以歷史上真正對學問貢獻大的人就要像司馬遷這樣,哪怕條件再艱苦,也把他所有能夠寫的,能夠做的都完成,留給后人,不然后面怎么會有“藏之名山”呢?所以據我所知老一輩的歷史學家他們覺得陳寅恪很可惜,以他的學問,應該好好寫一部通史。他晚年的《柳如是別傳》,《論<再生緣>》,我當然承認這是很了不得的,但是他是有寄托的,如果他用這些精力做一個更加大的題目,那對我們中國的史學貢獻會更大。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學跟術不是完全統一的,要區(qū)別開來。能夠有學又有術最好,不學無術當然不好,但是無學有術也不錯。什么意思呢?因為我們整體的學術是需要各種工作來配合的,比如有的人學是不行的,那么他就選擇做資料工作,做前人的總結,培養(yǎng)后人。學問跟人品當然也有關系,但是并不是人品好的人,他一定學問好,一定學術好,這也是兩個概念。所以為什么我們現在討論前人的學問,經常卷到這種無謂的爭論里面呢?就是大家標準不同。我今天比較這個人或者這個階段學問、學術怎么樣,我只能看他們產生的成果,而不是簡單講人品,更不是簡單講思想。網友玖千羽評論道,學術學術,不僅有學,而且有術。只有學,沒有術;只有術,沒有學,都不是學術。學是自我知識的積累,而術是將自身所得知識分享于眾。在某種程度上,學與術是相互獨立的,有學的人不一定能把自身知識講述出來,無學的人不一定不可以編撰書冊。但學與術有時又是不可分割的,做大學問的人,一般都能做出無論多亦或是少的術,能著書立說的,總是要有一定的學做基礎。我苗實認為,其一,學是學問,屬于道的層面,理論,形而上,而術是手段,屬于技的層面,應用,形而下。其二,就
經濟學而言,既是科學,又是技術,更是藝術。正因為如此,
經濟學領域爭議非常大,往往難以達成共識。其三,學是掌握知識的過程,術是傳播知識的過程,可合可分。也就是說,有的人,學也好,術也好,而有的人有學無術,或無學有術。當然,還存在不學無術的人。看看
經濟學界,有陳岱孫,也有馬寅初;有吳敬璉,也有厲以寧;有林毅夫,也有張維迎,等等。其四,學術不只是有是什么的問題,還有應是什么的問題。那么,是什么的問題,與人品無關,而應是什么的問題,又與人品有關。其五,直至現在,我讀書整整三十四年,前二十九年是學,后五年是術。前者,多虧父母弟妹的大力支持;后者,多虧
網絡平臺的廣泛傳播。可以說,沒有千萬次的學,就沒有千萬次的術。如果要著書立說,就必須千萬次的學,這個毫無疑問。其六,學,必須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夫,而術是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同樣要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夫。也就是說,理論構建與理論應用,都是相當艱苦的工作,可以等量齊觀。
人活一生,有出世入世。入世,其一是養(yǎng)家糊口,其二是富貴功名。出世,精神自足而已。養(yǎng)家糊口,是平民階層的基本追求,譬如農民,工人,教師和醫(yī)生等等。富貴功名,是精英階層的基本追求,譬如政治家,企業(yè)家,專家等等。精神自足,是高人隱士的基本追求,或修道,或禮佛。有詩云,蘇秦三寸足平生,富貴功名在此行,更好修為陰騭事,前程萬里有亨通。強調什么呢?積陰德。《淮南子·人間訓》:“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庇钟性娫?,人心所向高處攀,富貴功名非等閑,安分隨緣終有樂,何需射獵強登山。強調什么呢?安分隨緣。所以,養(yǎng)家糊口也好,富貴功名也好,精神自足也好,都是不同的人生軌跡,不能盲目比較。過去,我是追求富貴功名。當然,也夾雜著精神自足。至于養(yǎng)家糊口,我從未考慮過。在這種情況下,我家鄉(xiāng)(在西北農村)不少人認為我是怪人,需要改造,然后成為與他們一樣的人。因為,表面上看,我已經四十不惑,一還沒有正式工作,二還沒有結婚成家。可以說,我是獨立
經濟學家,自然與眾不同,不可能與他們看齊。更進一步講,我做這個獨立
經濟學家,深受嫉妒打壓之苦。畢竟,
經濟學家本來就已經達到極具個性的精神境界,如果再加上獨立二字,就更是標新立異,離經叛道,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即了。要知道,獨立
經濟學家是中國改革的急先鋒,拓荒牛,震天吼。關于改革之難,魯迅先生曾有過這樣兩個生動的比喻:一是“在中國搬動一張桌子都要流血”;二是“第一個嘗試站起來的猴子,一定會被其他猴子咬死的”。有不少人問我,您為什么可以成為獨立
經濟學家?我說有五個直接的原因,其一是興趣,其二是理想,其三是榜樣,其四是機遇,其五是寬容。什么是興趣?就是對
經濟學的興趣非常濃烈,世之罕見。什么是理想?就是成一家之言的理想自始至終在鼓舞著我,不斷前進。什么是榜樣?就是外五王內十圣諸位老師是我學習進取的榜樣,這個力量是無窮的。什么是機遇?包括大學的自由空間,閉門讀書的機會,
網絡平臺的支撐,等等。什么是寬容?有兩個,一個是家人長期的理解支持,另一個是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可以說,這五個方面都相當重要,缺一不可?;蛘哒f,一個人要成才,既有內因,也有外因,更有內外因的契合。這里面,堅持不懈最根本。而且,只有堅持不懈,無論內因也好,還是外因也好,才能有幸成為最終成功的決定因素。所以說,堅持不懈,只有堅持不懈,才是把上述五個方面一以貫之的紅線。
我是窮苦出身的知識分子,不能跟富家比;我是平民階層的知識分子,不能跟權貴比;我是自學成才的知識分子,不能跟科班比;我是體制之外的知識分子,不能跟體制內比;我是土生土長的知識分子,不能跟海歸比;我是幾經波折的知識分子,不能跟一帆風順者比;我是跨多專業(yè)的知識分子,不能跟單一專業(yè)者比;我是自我訓練的知識分子,不能跟學院派比;我是農民家庭的知識分子,不能跟書香門第比;我是沒有成過家的知識分子,不能跟有妻有子者比;我是遭遇過愛情事業(yè)雙失敗的知識分子,不能跟愛情事業(yè)雙豐收者比;我是一直靠父母辛勞來支持的知識分子,不能跟自食其力者比;我是自由自在的知識分子,不能跟備受約束者比;我是不善交際的知識分子,不能跟活動家比;我是不愛走動鍛煉的知識分子,不能跟體育愛好者比;我是有學問一切就有的知識分子,不能跟愛慕虛榮者比;我是讀書破萬卷的知識分子,不能跟讀百卷者比;我是知識分子中的知識分子,不能跟凡夫俗子比;我是能當北大教授的知識分子,不能跟普通書生比;我是淡泊名利而出世的知識分子,不能跟人世深沉者比;我是不計報酬做學問的知識分子,不能跟高回報者比;我是前前后后投入高達百萬的知識分子,不能跟低投入者比;我是得過重病差點喪命的知識分子,不能跟身強體健者比;我是至少干過十年農活的知識分子,不能跟不涉農事者比;我是有弟妹的知識分子,不能跟獨子比;我是父母老而不休的知識分子,不能跟父母病痛纏身者比;我是激情四射的知識分子,不能跟毫無激情者比;我是一身正氣的知識分子,不能跟歪門邪道者比??傊?,我有我之獨立,我有我之特殊,我有我之具體,卓爾不群,特立獨行,欲了解我者,必先把我隔離出來??梢哉f,我作為獨立
經濟學家一出現,就引起了極大的爭議。這是什么原因呢?概括講,就是我顛覆了大家對
經濟學家的傳統印象??梢哉f,傳統的
經濟學家,不是在高校,就是在研究所,文章都發(fā)表在專業(yè)期刊上,一般都有
經濟學博士學位,有國家頒發(fā)的教授或研究員的職稱。而我本人呢,雖是正規(guī)大學畢業(yè),而后卻一直呆在書齋里,文章發(fā)表在
網絡,沒有博士學位,沒有國家頒發(fā)的教授或研究員職稱。其實,首席
經濟學家同獨立
經濟學家一樣,雖說一般都擁有
經濟學博士學位,但是也沒有國家頒發(fā)的教授或研究員職稱,主要工作是撰寫研究報告,代表公司為客戶服務。更進一步講,無論是傳統
經濟學家,獨立
經濟學家,還是首席
經濟學家,都是以
經濟研究為自己的
職業(yè),本質上沒有什么不同。只不過,傳統
經濟學家偏好于理論吃國家飯,獨立
經濟學家偏好于批評吃自家飯,首席
經濟學家偏好于應用吃企業(yè)飯而已。也就是說,傳統
經濟學家專注于理論構建是鐵飯碗,獨立
經濟學家專注于政策批評是家庭供養(yǎng),首席
經濟學家專注于理論應用是企業(yè)雇用罷了。所以說,存在爭議的事情,譬如獨立
經濟學家或首席
經濟學家,不是不合理,而是大家思想不解放,存在認知障礙。在中國,至少有三類
經濟學家,即傳統
經濟學家,首席
經濟學家,和獨立
經濟學家。而且,只能同類比較,不同類相互比較毫無意義。也就是說,同傳統
經濟學家內部有三六九等一樣,首席
經濟學家內部和獨立
經濟學家內部都有各自的三六九等。更進一步講,傳統
經濟學家內部有一流末流,首席
經濟學家內部也有一流末流,獨立
經濟學家內部更有一流末流。但是,不能說傳統
經濟學家屬于一流,首席
經濟學家屬于二流,獨立
經濟學家屬于三流。畢竟,傳統
經濟學家偏好于理論構建,首席
經濟學家偏好于理論應用,獨立
經濟學家偏好于政策批評,類別分明。無論是傳統
經濟學家,首席
經濟學家,還是獨立
經濟學家,都是學術中人,本為一家,應該少點攻擊,拒絕抹黑,禮讓互敬,三人行必有我?guī)?,共同提高,繁榮學術。試想,誰沒有長處,誰沒有短處,只要能夠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比較優(yōu)勢,都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或者各自享有一定的地位,或者擁有自己的責任田,等等。但是,當下存在的問題是,有不少傳統
經濟學家?guī)е猩坨R來大肆詆毀,黨同伐異,而這明顯就是羨慕嫉妒恨的心理在作怪,讓人不勝唏噓。更進一步講,都在一個鍋里吃飯,少不了磕磕碰碰,有點摩擦也不足為怪??墒?,也有掌握不住分寸,受私怨裹挾,拿起大刀,胡亂砍殺,顏面盡失,大為失態(tài)。其實,仔細琢磨,
經濟學界如此廣大,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實在沒有必要大動干戈,傷了彼此的和氣。況且,文人相輕,無謂內斗,本為同根,相煎太急,只能為天下開明人士所恥笑,何苦來哉?說白了,傳統
經濟學家就應該專注于理論構建,首席
經濟學家就應該專注于理論應用,獨立
經濟學家就應該專注于政策批評,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而不是好為人之師,跨界瞎指導,甚至大打出手,兄弟相殘。話說,有極個別人妄想天下一統,殊不知學術界的本來面目就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9世紀英國大
經濟學家小穆勒曾說:“人民無知,但
經濟學尤甚?!奔偃缥覀円詷酚^的精神修改這句話,可以保證下面的命題成立:
經濟學聰明,但人民更聰明。在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沒有良好的直覺,
經濟學家就是一頭蠢豬。在人大
經濟論壇,有網友老兵張嘎埋怨道,
經濟學季刊很牛嗎?怎么感覺上面的論文,很多無病呻吟。還收審稿費?不知道怎么想的?一個很簡單問題,而且直覺就可以得到的結論或者很簡單的分析就可以得到結論,非要長篇大論很賣力地去分析,不要告訴我這樣嚴謹,需要嚴謹的地方多了去,沒有必要把大把精力花費在這上面。一看就是很多從校門到校門的博士研究生寫的,社會洞察力弱,只能從文獻到文獻,從理論到理論,從計量到計量。從一而終吧,好純情的說。《
經濟研究》在這方面就做的好一些,既高大上也比較接地氣。當然
經濟學季刊的論證過程要比《
經濟研究》看起來嚴謹一些也很詳細。《世界
經濟》呢,像個處女一樣,不僅僅雜志開數體格小而且里面文章更純理論一些,有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世界
經濟嘛,有自己的世界。網友混日子也不容易接著說,打的的時候,確實發(fā)現很多司機有著深刻的思想和制度認知,并且話語行間都體現出
經濟學思想,最重要的是接地和實際,比很多教授博導滿嘴的空洞理論強多了,盡管司機們沒有系統的學習過高校里的這些書,也沒有實際發(fā)文章的經驗,但道理是共通的,比如經常說的“一致性”,他們的“一樣的嘛”,即一個意思。他們如果知道能把他們的這些道理用片片紙表現出來,用stata軟件點擊一下,就能夠獲得比他們沒白天沒黑夜轉方向盤帶來的利潤大的多少倍的利潤,還能夠經常睡到自然醒,就不必交車、加油了,那他們一個個肯定都來學校念書了。在一般情況下,教授比
講師強,學院派比民間派強,諾獎得主比非諾獎得主強,
經濟學家比非
經濟學家強,被政府認可者比未被政府認可者強。但是,在二般情況下,卻是相反,即
講師比教授強,民間派比學院派強,非諾獎得主比諾獎得主強,非
經濟學家比
經濟學家強,未被政府認可者比被政府認可者強。所以說,在中國
文化中,剛能克柔,柔也能克剛,強能勝弱,弱也能勝強。換句話說,萬事萬物之間不存在一定或絕對的關系,既有一般情況,又有二般情況,更可能存在三般情況。也就是說,無論是教授與
講師,學院派與民間派,諾獎得主與非諾獎得主,
經濟學家與非
經濟學家,還是被政府認可者與未被政府認可者,他們之間沒有強弱之分,猶如男人與女人之間一樣,是平等的關系。
民間學人太不容易了,正因為艱難,才要繼續(xù)做下去。如果天下事都那么容易做,就沒有“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什么事了。可是事實上,“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走向了屬于自己的成功。當然,肯定存在失敗者。但是,失敗并不總是那么可怕。只要真正努力了,追求了,付出了,堅持了,同樣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譬如我本人,如果在2005年大病一場后就放棄讀書做學問的話,就不會有這三五年著書立說,以饗千千萬萬的讀者。極有可能,就是一個普通的打工者,過著常人的生活。當然,如果那樣的話,讀書人的理想肯定就實現不了。有人說,您并不成功,指的是物質財富的增長和積累。但是,僅就做學問而言,我已經成功了。更進一步講,我這個成功是初步的,如果繼續(xù)奮斗下去,還會有更大更高更遠的成功在前方等著。又有人說,您現在說自己成功了,是驕傲自滿的表現。其實,不是這樣。成功是分階段的,四十歲有四十歲的成功,六十歲有六十歲的成功,八十歲有八十歲的成功。也就是說,正如不同年齡有不同的魅力一樣,不同年齡也有不同的成功。在新浪微博,網友liu6tot看到后說,這是自我標榜。我回復說,這純粹是現身說法而已。再一個,在中國,政府能量太大了,民間自然就沒活力了。這樣一來,就存在千奇百怪的扭曲。其中,最突出的表現之一就是民間學人的現實困境。什么現實困境呢?就是有大量的腦力勞動,卻不能獲得相當的收入,進而過上體面的生活。也就是說,盡管他們的
職業(yè)是讀書寫作,但是由于意識形態(tài)對思想
市場存在強大壓制等原因,他們的文章賣不出去,無法變現。畢竟,在某些人的眼中,說真話,就是胡說八道,以致于說真話的思想
市場實質上被取締了。在這種情況下,說真話的思想
市場就不存在了,供需的機制就被切斷了,就沒有這種交易或買賣了。當然,說真話還是可以說。但是,已經不是那種處于自然狀態(tài)的公共活動,成為私下活動了。所以,民間學人沒有電視臺邀請,民間學人的作品沒有出版社出版,民間學人的文章沒有刊物發(fā)表,民間學人需要家庭資助,民間學人成為舊體制受害者等等,也就不難理解了。試想,說真話就是為民請命,就是批評政府,政府肯定不高興,自然就要打壓,最有效的一招就是千方百計干擾或扭曲這個說真話的思想
市場,讓它名存實亡?,F在這個社會,既有舊體制,又有新體制,兩大板塊共存,一個在后面拉著,一個在前面跑著。而且,舊體制的力量依然相當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