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英文: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創(chuàng)建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近代最早以“大學”身份和名稱建立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在2005英國Times Higher的世界大學排名,北京大學在總平均排名世界第十五,名列亞洲高校第一。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大學。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北京大學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是1919年“五四運動”的發(fā)祥地,也是多種政治思潮和社會理想在中國的最早傳播地。北京大學因而在中國文化史和近現(xiàn)代歷史中均享有重要的地位。
北大傳承著中華數(shù)千年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的學統(tǒng),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xiàn)代的延續(xù),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聲譽。有人用“上承太學正統(tǒng),下立大學祖庭”來評價北大的歷史地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fā)祥地,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tǒng)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學校占地面積2707 853平方米(4062畝)。北京大學現(xiàn)有普通本專科學生15000余人、碩士8119人、博士3956人,共有5個學部、42個院系、216個研究所(中心)、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8個附屬和教學醫(yī)院;100個本科專業(yè)、4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yè)、258個碩士專業(yè)、228個博士專業(yè);81個全國重點學科、3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188名教授(其中博士生導師1135名)、1503名副教授。
北京大學的院士、“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以及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的數(shù)目,均居全國高等院校之首。北京大學圖書館為亞洲最大的大學圖書館,藏書629萬余冊?,F(xiàn)任校黨委書記閔維方教授、校長許智宏院士。
北京大學的辦學歷史
學校肇建
(1898-1916年)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開始戊戌變法,詔書中提出創(chuàng)辦京師大學堂。
“京師大學堂為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著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王大臣,會同妥速議奏,所有翰林院編檢,各部院司員,大門侍衛(wèi),候補候選道府、州、縣以下官,大員子弟,八旗世職,各省武職后裔,其愿入學堂者,均準入學肄業(yè),以期人才輩出,共濟時艱,不得敷衍因循,徇私援引,致負朝廷諄諄告誡之至意,特此通諭知之?!薄鞫▏窃t
隨后,梁啟超草擬了《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并在7月3日得到光緒帝批準。這份章程是中國近代最早的高等教育學制綱要。章程規(guī)定,京師大學堂統(tǒng)轄各省學堂。當時的京師大學堂兼為中國最高學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章程規(guī)定,京師大學堂遵循“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針,課程分普通學、專門學。吏部尚書孫家鼐任管理大學堂事務大臣,許景澄任中學總教習,美國傳教士丁韙良任西學總教習。
9月21日,慈禧太后與守舊派發(fā)動戊戌政變,百日維新失敗。但是,京師大學堂得以保留。京師大學堂校址設在景山東街和嘉公主府(今北京市沙灘后街,明代時為馬神廟,清乾隆時在原址上修建公主府)。大學堂這一時期的辦學情況說法不一,有學者認為此階段的京師大學堂只是一所舊式的書院,以經(jīng)史教育為主。但也有學者查找當時的媒體報道,認為京師大學堂注重西學,并非以經(jīng)史教育為主,是中國第一所新式大學。1898年京師大學堂設立的藏書樓,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新型圖書館之一。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fā),京師大學堂遭到破壞。8月3日,朝廷下令停辦京師大學堂。八國聯(lián)軍進入北京后,京師大學堂再次受到毀損。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1月10日,清政府委任吏部尚書張百熙為管學大臣,“責成經(jīng)理”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得以恢復。吳汝綸和辜鴻銘任正副總教習,嚴復和林紓分任大學堂譯書局總辦、副總辦。洋務運動期間于1862年創(chuàng)辦的京師同文館也并入大學堂。12月17日,京師大學堂舉辦開學典禮。京師大學堂恢復之后,首先開辦的是速成科(分為仕學館、師范館)與預備科。光緒三十年(1904年),京師大學堂派47名學生出國留學,開中國高校派遣留學生之先河。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宣統(tǒng)二年(1910年),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開辦,設經(jīng)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農(nóng)科、工科、商科,共十三學門。
宣統(tǒng)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隨之滅亡。中華民國政府于1912年5月3日批準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校,嚴復成為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嚴復接手時,學校急缺資金,辦學困難。嚴復多方籌資,使北京大學暫時渡過難關。同年7月教育部下發(fā)命令,以“成績未著”、“各方不滿”為由結束北京大學。嚴復作《論北京大學校不可停辦說帖》,并吁請各方支持北大辦學。最終,政府收回了命令。這年的7月29日,英國教育會議宣布承認北京大學及附設譯書館為大學。10月,由于派系斗爭等因素,嚴復辭去校長職務。1914年,胡仁源任北京大學校長。此時已有黃侃、辜鴻銘、錢玄同、馬敘倫、陶孟和、馮祖荀、何育杰、俞同奎等名家在北京大學任教。
清末民初的北京大學仍有不少衙門氣,很多教師原為清朝或北洋政府的官僚,學問不多;部分教學內(nèi)容陳舊;學生大多無心學術研究,務在做官發(fā)財,多讀法科;有的學生帶著聽差上課;一些師生出入八大胡同等地的妓院。
胡適、馮友蘭、任繼愈、季羨林等學者認為,北京大學傳承了太學的傳統(tǒng) ,故有“上承太學正統(tǒng),下立大學祖庭”之說。但是,陳平原等學者表示反對,認為北京大學并非傳承了太學的傳統(tǒng)。
蔡元培時代的北京大學
(1916-1927年)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的這十年,被視為北京大學校史上的一段輝煌期,“奠定了北大的傳統(tǒng)和精神”。1917年1月9日,北京大學開學,蔡元培在開學典禮上發(fā)表演說,對學生提出三點要求:“抱定宗旨”、“砥礪德行”、“敬愛師友”。蔡元培主張“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之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辭退了一不批稱職的中國、外國教師。他聘請陳獨秀、夏元瑮分別出任文科、理科學長,聘請胡適、李大釗、魯迅、劉半農(nóng)、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顏任光、鐘觀光、任鴻雋、李書華、丁西林、馬寅初、陶孟和、陳啟修、王世杰等到校任教。此期間在北京大學任教的著名學者還有黃節(jié)、吳梅、劉文典、陳垣、馬裕藻、沈兼士、朱希祖、馬衡、康心孚等。對有學術造詣、政治上守舊的辜鴻銘、劉師培、黃侃等人,蔡元培也用其所長。
蔡元培仿效德國大學的管理制度,在北京大學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制度。他設立了評議會,將其作為學校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評議員由教授選出。后來,又在各學門(系)設立教授會。教授會管理學門(系)內(nèi)事務,有較大的自主權。教授會主任由教授互選。教授、講師,中國教員和國外教員都是教授會的會員。隨后又設立北京大學行政會議、教務會議、總務處。至1920年9月,北京大學教授治校的管理體制已經(jīng)基本成熟。蔡元培倡導教育獨立,認為官僚政客不應干涉教育,“我絕對不能再作那政府任命的校長”、“我絕對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學校長”,為此幾次辭去北京大學校長職務。
蔡元培力圖將北京大學辦成以文、理兩科為重點的綜合性大學,將商科并入法科,把工科并入北洋大學。1919年,蔡元培撤銷文、理、法科,學門不再隸屬于科,并改學門為學系,設14個學系。蔡元培廢除年級制,實施選科制,以發(fā)展學生個性,溝通文理。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學設立文、理、法三科研究所,培養(yǎng)研究生。這是中國高校最早的研究所。1918年,他創(chuàng)立《北京大學月報》,為中國最早的大學學報。蔡元培積極開展學術交流,邀請杜威、羅素、班樂衛(wèi)、普朗克等名家到北大講學。
蔡元培在北大推行旁聽生制度,使北大的學術活動對社會開放。北大還創(chuàng)辦平民學校,為一般民眾提供教育。1920年,北京大學允許3名女生進入文科旁聽,并在同年秋天正式開始招收女學生,開中國公立大學男女同校之先。蔡元培重視體育、首倡“美育”,設立音樂研究會(后來改名為音樂傳習所)、畫法研究會,聘請徐悲鴻、劉半農(nóng)、陳石曾、蕭友梅任教。他還支持學生社團活動,鼓勵學術爭鳴。1918年1月,蔡元培為整飭校風,設立了進德會。
1917年,陳獨秀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文科學長,將他創(chuàng)辦的《新青年》遷至北京。胡適、錢玄同、劉半農(nóng)、李大釗、沈尹默、高一涵等北大文科教授參與《新青年》編輯,倡導民主與科學。胡適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作《文學革命論》,魯迅寫出《狂人日記》《孔乙己》《藥》;陳獨秀與李大釗創(chuàng)辦《每周評論》,北大學生創(chuàng)辦《新潮》《國民》等刊物,宣傳新思想、新文化,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
1919年,北洋政府密令中國外交代表團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日本。消息傳至北京,5月3日北京大學學生邀請北京12所大專學校代表在北大三院禮堂開會,大會決議將原定5月7日的國恥紀念日游行提前到5月4日。5月4日,北京大專院校三千余名學生聚集天安門游行示威,“五四運動”爆發(fā)。北京大學學生傅斯年任游行隊伍總指揮。集會宣讀了北大學生許德珩起草的《北京學生界宣言》,游行中散發(fā)了北大學生羅家倫起草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游行學生火燒趙家樓,痛打章宗祥。隨后,上海等城市出現(xiàn)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北洋政府被迫罷免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的職務,并拒絕簽署巴黎和約,學生運動取得勝利。五四運動后,北京大學教授李大釗率先在中國系統(tǒng)地接受、傳播、實踐馬克思主義,北大成為中國研究與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中心。1920年8月,陳獨秀創(chuàng)建上海共產(chǎn)黨小組。1920年10月,李大釗創(chuàng)立北京共產(chǎn)黨小組。中共一大前,中國53名中共黨員有21名是北大師生、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