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中華講師網提供 講師大數(shù)據(jù) | 獨家
關鍵詞 深圳
平均課酬 22430
講師 36
視頻 76
課程 110
授課見證 2596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廣東省下轄的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qū)、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9個區(qū),總面積1997.47平方千米,建成區(qū)面積927.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02.66萬人,城鎮(zhèn)人口1302.66萬人,城鎮(zhèn)化率100%,是中國第一個全部城鎮(zhèn)化的城市。

深圳地處中國華南地區(qū)、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紐帶和橋梁,也是國家定位的粵港澳大灣區(qū)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國際科技產業(yè)創(chuàng)新中心 、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并全力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水陸空鐵口岸俱全,是中國擁有口岸數(shù)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深圳之名始見史籍于明朝永樂八年(1410年),清朝初年建墟,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設置經濟特區(qū),這是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qū),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設計之都”、“時尚之城”、“創(chuàng)客之城”、“志愿者之城”等美譽 。深圳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chuàng)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國的制度創(chuàng)新、擴大開放等方面肩負著試驗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深圳“國家中心城市指數(shù)”居中國第四位,并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2019年6月,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開通運行。

歷史沿革

深圳的經濟特區(qū)發(fā)展史雖只有30多年,卻擁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史、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先秦時期,廣東地區(qū)屬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qū)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自秦朝,即為廣東地。秦皇統(tǒng)一中國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秦國人50萬人開發(fā)。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后為南越國地。大漢帝國、東漢屬于交州(管轄廣東、廣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漢設郡前屬越地、南粵地(南越地)。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于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現(xiàn)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范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深圳在宋朝時期是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屬于廣州香山縣。盛產食鹽、香料。至元朝,又以出產珍珠著名。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御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并建縣治于南頭,轄地包括現(xiàn)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qū)域。經濟以產鹽、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有6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區(qū)的政治中心。

清代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千米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千米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