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強資歷背景
劉毅強,男,1956年3月14日生,漢族,中共黨員,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會理事。祖籍河北(樂亭縣)。
1973年9月到廣西上思縣思陽公社廣元大隊那布生產隊插隊落戶,接受再教育成為我人生的第一次實踐的課堂,在那里朦朧感受到了“貧窮”與國情、人生的某種關聯,探索世界之“大本大原”成為一種理想,返城作為“工農兵學員”曾就讀于廣西商業(yè)學校(中專)、爾后輾轉南寧百貨站、廣西商業(yè)廳等多種崗位,八十年代初(1980年)趕上高考的末班車,成為坐落于美麗的珞珈山——武漢大學哲學系的一名學子,從此穿上了旋轉于理論舞臺的“紅舞鞋”。
興趣廣泛,研究領域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圓心,輻射到馬克思主義哲學、哲學史、中共黨史、社會學(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等方面,喜愛調查研究,經常到基層走走,關注中國社會重大現實問題;對思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老年學的研究頗有建樹。已出版專著《悄悄的革命》(2002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此書被作為國內優(yōu)秀學術著作推薦到美國、西歐圖書市場)、《馬克思主義群眾觀》(200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理論前沿》、《哲學動態(tài)》、《紅旗文稿》、《光明日報》、《學習時報》、《天津日報》、《中國人口· 資源與環(huán)境》、《東方》等刊物發(fā)表論文百余篇,代表性的文章有:《宗教思想研究》、《解讀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思想》、《群眾路線思想研究述評》、《瞿秋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劉少奇關于六十年代初期國民經濟調整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理論的科學體系及歷史地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研究》、《理論研究的幾個問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新民主主義社會之異同》、《從“三個有利于”到“三個代表”》、《思想方法探析》、《創(chuàng)新觀初探》、《試論的科技人才觀》、《黨的思想路線研究》、《“實事求是難”辨析》、《調查研究新議》、《關于黨內民主的若干思考》、《論21世紀中國發(fā)展的若干基本問題》、《老年倫理學初探》、《略論健康老齡化》、《二十一世紀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選擇》等。若干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科學社會主義》、《人口學與計劃生育》);《兩課在線》、《浦東黨建》、《鹽城黨建》等數家網站轉載。論文曾榮獲中共中央關于劉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獎、全國黨校系統(tǒng)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理論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獎、全國黨校系統(tǒng)“執(zhí)政理論”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獎、中國改革發(fā)展理論優(yōu)秀成果獎、中國人口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中國老年學研究十年優(yōu)秀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