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春,孟昭春講師,孟昭春聯(lián)系方式,孟昭春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實戰(zhàn)營銷專家,國學專家,心理學家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孟昭春:承諾為何變成空頭支票:政協(xié)委員再議服務承諾制
2016-01-20 55522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李柯勇、張淼淼、蘇曉洲)3月2日,在新華社“新華視點”欄目播發(fā)《服務承諾:做不到的就別說——政協(xié)委員聚焦公共服務行業(yè)“承諾打折”現象》一稿的同時,六大電信運營商做出了2007年電信服務公開承諾。公共服務的承諾制,成為出席全國政協(xié)十屆五次會議委員們關注的熱點之一。 委員們認為,服務承諾制在全國推行10多年來,提高了政府和企業(yè)的辦事效率,但在實際執(zhí)行中也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百姓的批評時有耳聞,其中折射出許多深層次問題。 承諾執(zhí)行:先請君入甕,再過河拆橋 六家電信運營商此次推出的承諾主題是“誠信服務、放心消費”。對此,政協(xié)委員表示謹慎的歡迎。全國政協(xié)委員方廷鈺說,消費者放不放心,不在于承諾目標多么誘人,關鍵看能否把誠信落實到具體執(zhí)行中。 近年來,電信消費投訴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一個比較集中的問題是,網民掏著“寬帶”的價錢,卻不得不忍受“窄帶”的網速。從理論上講,一旦用戶選擇了某家運營商提供的寬帶服務,雙方即形成服務合同關系。如果因運營商的原因頻繁出現斷網、網速低、服務差等現象,運營商理應對用戶損失予以賠償。但實際情況是,由于技術障礙,普通用戶很難拿到原始證據。 承諾制管理專家孟昭春說,有些企業(yè)早就知道兌現過程中會出問題,卻仍然拋出誘人的承諾誤導消費者。 “運營商有很多'擋箭牌'?!彼f,“一旦用戶投訴,運營商先質疑用戶自己的電腦設置不對,再說小區(qū)上網的人太多,業(yè)務繁忙,或者從服務器、網絡等方面找出種種理由?!? “先請君入甕,再過河拆橋,是很多承諾者玩弄的把戲。”全國政協(xié)委員張杰庭說,“最典型的是物業(yè)公司?,F在各地物業(yè)公司和業(yè)主的糾紛大量發(fā)生,很多都是因為物業(yè)收了錢卻沒有兌現服務承諾?!? 2006年3月底,廣州某樓盤一位業(yè)主講述了開發(fā)商的出爾反爾:小區(qū)地處郊區(qū),售樓時,開發(fā)商說,小區(qū)有6條專屬線路免費大巴往返市區(qū)。但業(yè)主進住一段時間后,免費大巴就開始收費,票價一漲再漲。 張杰庭委員說,誠信是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的前提條件之一,但很多企業(yè)至今沒有誠信意識,“承諾”在他們手里變成了誘人的幌子。 缺陷承諾:缺乏規(guī)劃,信口開河 7年前,海南省啟動“大學生村官”計劃時曾被輿論贊為創(chuàng)舉。然而,2006年,這項計劃卻被迫中止,一個重要原因,是有關部門在選聘人才時說,做“村官”的大學生可以轉為公務員,但由于種種原因,這一承諾始終無法兌現。 張杰庭委員指出,很多不能兌現的承諾本身就有缺陷。一些地方政府在提出類似的承諾時,沒有全面考慮財力、編制、配套機制和社會保障等相關問題,不能確保政策的延續(xù)性。 2005年,吉林省吉林市幾戶人家的遭遇曾引起廣泛關注。2004年一場特大火災后,當地有關部門承諾為遇難者家屬辦理低保,并解決其子女的就業(yè)問題,而這兩點承諾過了一年都沒能兌現。 全國政協(xié)委員羅良仰說,悲劇發(fā)生后,地方政府希望安撫受害者的初衷是好的,但低保絕不是地方政府可以隨意慷慨贈送的禮品,安排工作也超出了有關部門的權力范圍。這些承諾本身違反了政策法規(guī),不僅難以真正兌現,也將使政府工作陷于被動。 “政府越權承諾,其實是沒有真心實意把受害者利益放在心上。當承諾淪為空頭支票時,受損的是政府的公信力。”羅良仰委員說,“依法行政是任何一級政府必須遵循的理念。要贏得人民群眾的信賴,政府必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決不能信口開河?!? 承諾問責:監(jiān)督不到位,失信無責罰 2004年,為了鋪設供水、供熱管線,哈爾濱市道里區(qū)尚志大街先后兩次挖開,被市民嘲諷為“拉鏈路”。當年哈爾濱市有關部門在新聞媒體上公開承諾:這條路5年內不允許再挖。但是2006年,尚志大街又被挖開。 對此,全國政協(xié)委員李華棟的質疑是:對政府有關部門的失信,為什么沒有責罰?他說:“政府有關部門不能失信于民,但對百姓承諾后不兌現的情況大量存在,卻沒有聽到哪個領導受到處罰,這說明對政府監(jiān)督的力度還很薄弱?!? 孟昭春認為,如果一個機構公開向社會做出承諾,實際上是向社會不特定的人發(fā)出了合同邀約,而某人因此向該機構求助時,便完成了合同承諾,雙方形成了一種合同關系。當該機構在所承諾的期限內沒有做出妥善處理,則構成違約,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若造成嚴重后果,還需承擔行政、刑事責任。 李華棟委員總結出一個“公式”:承諾兌現率與壟斷成反比?!安徽撃囊活悪C構,壟斷性越強,承諾履行情況就越差。那些提出承諾卻在履行中打折扣的企業(yè),多是些以‘老大’自居的壟斷性的企業(yè)?!? 湖南一位基層干部的體會印證了這一判斷:“很多去所謂強勢部門辦事的人都感到,雖然墻上貼著某項工作的辦事指南、程序和承諾時限,但誰都不把這種承諾當回事。你如果死摳程序辦事,可能什么事也辦不成?!? 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委員提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承諾不能兌現的問題,僅靠承諾者的自覺是不夠的,必須從制度上加以保證: 一是要加大對不能兌現承諾行為的懲罰力度,對因不守誠信而有損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該曝光的曝光,該處罰的處罰,該追究法律責任的要追究。二是在行業(yè)主管部門和執(zhí)法部門設立投訴軟件和熱線電話,建立與群眾暢通的聯(lián)系渠道,認真受理群眾的舉報投訴。三是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社會監(jiān)督。 承諾知多少:四個行業(yè)14家中央企業(yè)的服務承諾內容 來自電力、通信、民航、旅游四個行業(yè)的14家中央企業(yè)2月6日聯(lián)合發(fā)出倡議,2007年在中央企業(yè)全面開展“優(yōu)質服務年”活動,并向社會做出了優(yōu)質服務的承諾。 關注承諾打折現象:重承諾 更要重踐諾 今年2月6日,來自電力、通信、民航、旅游四個行業(yè)的14家中央企業(yè)慨然承諾,向社會提供優(yōu)質服務。但近一個月來,一些企業(yè)的“承諾”內容并沒有兌現。 兩會民生話題·鏈接:英國承諾制突出服務和競爭 英國的社會服務承諾制比較成功,對提高公共服務質量收到了明顯效果。推行承諾制,是英國行政體制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場改革始于1979年,推行者是撒切爾夫人政府,此后的梅杰政府和布萊爾政府都繼承并發(fā)揚了這一制度。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