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竹友,陳竹友講師,陳竹友聯(lián)系方式,陳竹友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中國企業(yè)發(fā)展能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禪定,是佛教“六法門”之一,它是由“禪”和“定”兩部分組成。禪,是身學(xué),也是心學(xué)。坐禪是身術(shù),入定是心要,得智慧是目標(biāo),覺悟成佛是功德圓滿。

自世尊在靈山法會“拈花一笑”,開啟“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宗一門,至達(dá)麾祖師卓錫少林,面壁九年,再到六祖惠能一花五葉,禪宗在中國傳承已逾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來,禪宗和中國諸子思想相互交融,彼此完善,如今已同流淌在我們身體里的血液一樣,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價值核心。

中華文化的淵源流長,歷久彌堅,絕不是偶然的。世界文化史上先后出現(xiàn)的四大文明古國,傳承至今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其主要原因不僅在于中華文化本身的博大和深厚,同時還取決于她的包容性和融匯性。用老子“上善若水”來形容中華文化的特征最為恰當(dāng),《道德經(jīng)》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 。中華文化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也正是因為她“善利萬物而不爭”和“以其善下之”。

佛教與其他外來文化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佛教本身的核心價值觀和思想內(nèi)涵與中華文化的核心內(nèi)涵高度的契合,這是讓佛教能被國人毫無保留地全盤接受的重要原因。而佛教中的“禪宗”思想更是與中華圣祖?zhèn)冏巫巫非蟮摹办o” 文化達(dá)到了天衣無逢的完美契合。

一、             中華文化中的“靜文化”

據(jù)《左傳》記載,楚武王荊尸對他的夫人鄧曼說“余心蕩”,鄧曼悲傷地回答他:“王祿盡矣。盈而蕩,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臨武事,將發(fā)大命,而蕩王心?!边@段對話的意思是,楚武王對夫人鄧曼說:近來我心神不寧,六神無主,無法讓自己的內(nèi)心安靜下來。鄧曼回答他:您之所以煩燥不安,是因為您內(nèi)心失去了安祥;既然內(nèi)心失去安祥,您所擁有的一切也就快要失去了。

作為古代女流,鄧曼的這段話之所以能被載入《左傳》,絕不是因為她特殊的身份,而是因為她的話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人們已經(jīng)開始的對精神世界的普遍需求??v覽世界文明史,人類一直都要試圖探求“讓心靈靜”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然而遺憾的是,除了佛教,沒有任何一門學(xué)派能給出過深刻而完美的最終答案。

五帝之一的商湯,在自己的洗臉盆上刻上一句話,他想讓自己每天早上在洗臉的時候都能看到這句話,以時時警醒自己。后來這句話被記載在儒家經(jīng)典《大學(xué)》里,《大學(xué)·盤銘》這樣寫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話直譯的意思是,如果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新的一天,那么每天都應(yīng)該比前一天有所提高。但藏在這句話背后再深一層的意思卻往往被人忽略,它的內(nèi)涵是:如果每天洗臉是為了保持外面的潔凈,那么我們是否在洗臉的同時也應(yīng)該洗心,讓心靈獲得同樣清靜和清徹呢?

楚武王因為內(nèi)心不安而有所疑慮,商湯則告誡人們時時注重內(nèi)心的純凈和修煉,二者殊途同歸,雖然都表達(dá)了對內(nèi)心安靜的重要性的認(rèn)知,卻都沒有給出關(guān)于“心”和“靜”的修行方法。

儒家的曾參提出了關(guān)于“靜心”和“修心”的命題,《大學(xué)》開宗明意指出:“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他認(rèn)為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先從“知止”開始,“止”的意思是“目標(biāo)”、“方向”;“定”的意思是“確定”、“確立”。儒家認(rèn)為想要成就功名,必須先從“知道并確定方向和目標(biāo)開始”,當(dāng)一個人有了明確方向和目標(biāo)之后,應(yīng)該堅定不移,堅定不移就不會被其他誘惑所干擾;心不妄動謂之“靜”,心不二用,就能獲得身心安祥,身心安祥方可思慮周到,思慮周到就可合理安排,終有所成。

儒家思想自漢武帝開始,在中國歷史上成為主導(dǎo)中華文化的核心圭臬,當(dāng)《四書五經(jīng)》把“靜”列為實現(xiàn)君子“三綱”目標(biāo)的重要步驟之后,更是成為占據(jù)上層建筑和文化思想領(lǐng)域的核心堡壘,“靜心”也成為了歷代圣賢追求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

白居易他的詩中寫道:“澹然無他念,虛靜是吾師?!?

王維在《桃源行》中也留下“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山雞犬喧”的千古絕句;

唐朝的包融在《酬忠公林亭》寫道:“為道豈廬霍,會靜由吾心”;

清朝的袁枚在《靜里》詩云:“靜里工夫見性靈,井無人汲夜泉生。蛛絲一縷分明在,不是閑身看不清?!?

像這樣的詩句,在中國經(jīng)典的古詩詞中,關(guān)于“靜”的名句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其實,“靜”在中國文化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風(fēng)景,甚至可以說已成為中國先賢們共同追求的終極境界?!办o”也不僅僅是文人騷客們獨有的“奢侈品”,它早已成為中華文華的核心組成部分了。

一代名相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有兩句膾炙人口的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他認(rèn)為一個人只有恬淡寡欲才能格守氣節(jié),只有內(nèi)心寧靜才能達(dá)到深遠(yuǎn)的境界。這兩句話幾乎代表了五千年來中國所有文人雅士一致的追求,而其中一個“靜”字更是用得石破天驚、振聾發(fā)聵。

無獨有偶。諸子百家中關(guān)于“靜”的追求絕不僅限于儒家,除了法家、兵家、墨家,以及王明陽的“心學(xué)”等等之外,道家對“靜”更是情有獨鐘?!兜赖陆?jīng)》中就有最為經(jīng)典的一句話,“至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也。”意思是說,只有讓我們的精神達(dá)到極致之“虛”,達(dá)到非常之“靜”,才能面對復(fù)雜紛紜的萬物,看到它們最終極的本質(zhì)。道家關(guān)于“靜”的觀點和佛教關(guān)于“空”思想不謀而合,有著驚人相似之處!

千百年來,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靜”和“心”的追求和探索,而“靜”和“心”也成為了中國人思想境界中的兩座高山,嘆為仰止,卻又難以逾越。

在禪宗傳入中國,當(dāng)佛教的般若智慧和無上妙法,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互交融之后,立刻碰撞出電光雷石般的光芒,它們彼此吸附、水浮交融,最終形成了獨特的中華禪文化,頓悟了無數(shù)顆蒙昧之心,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大德圣人,為我們開啟了一扇從未有過的光明之門。

 

二、     禪宗中的“靜文化”

 

禪意之妙,妙在妙不可言。如同《道德經(jīng)》中關(guān)于“道”的注解一樣,“道可道,非常道”。

“禪”為梵文,音譯“禪那”,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靜慮”,其意可深究為“止”和“觀”兩種含義,即欲修禪定,必修止觀。止,是停止雜念妄想,觀,是觀察心境、明心見性?!缎慕?jīng)》開宗明義:“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边@句經(jīng)文分為三句,每句的第一個字分別是“觀”、“行”和“照”,三個字均是動詞,“觀”指向外觀察萬事萬物的外表(相),“行”是踐行、實踐、修行、感悟的意思,“照”是向內(nèi)探索,發(fā)現(xiàn)隱藏在事物表相之下的真實本質(zhì)(性),從而獲得“空”的般若智慧,最終讓我們徹悟如來本來面目,覺悟顛倒,明心見性、超凡入圣。

“戒生定,定生慧,然后身安光影至。”禪文化中的“靜”和“定”,雖然在文字上和儒家的“靜”和“定”同音同字,但意思卻完全不同。儒家的“定”是“確定、明確、選擇”的意思,而禪宗的“定”是定力,是入定,指禪修的狀態(tài)和層次、功夫,同時也是坐禪過程中的次第或程序,只有定力才能產(chǎn)生慧力,只有慧力足夠,才能獲取對“空性”的感悟,進(jìn)而覺悟成佛;“定”的前提是“戒”, “戒”是方法、是紀(jì)律、是約束,目的是遠(yuǎn)離“五毒”,摒棄誘惑,在沒有妄念執(zhí)著的干擾下獲得一塵不染的純凈之“靜心”,再借此清靜修行“觀照”真我空性;儒家的“靜”是執(zhí)著于“慮而后能得”的一心一念,而文人騷客們的“靜”則是關(guān)于自我境界的一種修持和追求,帶有終極目標(biāo)的意味,與禪宗的“靜”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甚至可以說具有天壤之別。

禪宗源自佛教,佛學(xué)的最高宗旨是“明心見性”,而“性”的本質(zhì)是“空”,可是“空”又“不礙有”。如此慎密的思維和甚深的理論不是每個人都能“頓悟”或“漸悟”的。所以,為“方便”說法,佛有四萬八千法門,每一種法門自成系統(tǒng),又和其他法門相融相合,且各有特點。但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幫助眾生迷途知返,最終覺悟。所以,佛在《金剛經(jīng)》中說“知佛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币馑际?,佛法如同過河和船只一樣,過河前需要船只作為渡河的工具,河既然渡過,還有必要背著船只在陸地上繼續(xù)前行嗎?

所以,禪宗本質(zhì)上也是幫助我們“過河”的眾多船只中的一只而已,它是佛法四萬八千法門中的其中一個法門。同理,“坐禪”也罷,“禪定”也罷,“靜”也罷,“定”也罷……這些都不過是讓我們覺悟的工具,它絕不是目的,更不是唯一!

人們常把“坐禪”說成“打坐”,漸漸地形成了一種誤解,有人認(rèn)為:坐禪當(dāng)然要“坐”,打坐當(dāng)然也要“坐”,所以,把坐禪得智慧的目的顛倒成了“坐”的形式,而忘記了“靜慮”觀“空性”的本質(zhì)。實際上,“打坐”中的“打”和俗語“打聽”的“打”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尋找、探求的意思,它的本質(zhì)是“觀照”真心本性,而不是落入“坐”的形式。正如當(dāng)年懷讓禪師開示馬祖道一和尚一樣,枯坐出不了禪,磚頭也磨不出鏡子。自古以來,禪宗就有“喜怒笑罵皆是禪”的古訓(xùn),古大德也有詩云:“達(dá)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以紙上談佛法,筆尖點干洞庭湖”。

一朵生長在空谷中的幽蘭,不會因為有沒有人喜歡它的美麗,它就開或者不開;它也不會因為你喜不喜歡它的味道,它香或者不香;

一輪明月,它不會因為你見或者不見,它就會在夜晚里亮或者不亮;它也不會因為天空晴或者有晴,它就來或者不來;

《心經(jīng)》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指的是我們的本性,它不會因為你信或者不信,見或者不見,知或者不知,它就有增有減、有生有滅、有垢有凈。如同那朵空谷幽蘭,又如這輪空中明月,不因為我們的分別心、歡喜心、厭惡心而隨之改變。而我們的分別心、歡喜心、好惡心,就是“不靜心”,也是“不凈心”。所以,禪宗所說的“靜”是無分別、無妄念、無執(zhí)著、無所得的心。它是“空心”,也是“禪心”。

性是無相的,所以“空”;

性是不變的,所以“靜”;

佛是微笑的,所以“禪”。

真正的靜,不是遠(yuǎn)離塵囂,也不是遁世種菊。盡管世事如煙,沉浮一生,每一天卻依然如期降臨,只有內(nèi)心寧靜,看山還是山,見水仍是水;

真正的禪,不是久坐枯床,也不是清燈孤影。盡管煩惱依舊,半夢半醒,遇見的絕不是無故偶然,明白了萬法皆空,才懂得因果不空,都是輪回。

 

心靜了,世界就靜了。

佛一直在微笑,只有靜心,你才能看得到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