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理想主義房地產開發(fā)商懷著憤怒離開市場。
5月22日晚間,融創(chuàng)中國發(fā)布公告稱,已成功收購綠城524851793股,占已發(fā)行股本的24.313%,與九龍倉并列綠城中國的第一大股東。
曾經參觀過綠城的桃花源樓盤,是所見的國內的最有文化氣息的樓盤,中式西式,一應俱全,那中式別墅園林的一角,可以與蘇州園林媲美,別墅間的過道上移步換景,綠樹掩映,人造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
高管說得最多的是“宋總”對品質的追求,他們津津樂道,某次宋總到某別墅區(qū),看門口的大理石不順眼,當場就讓人找把錘子來砸了。所以,這些高管并不以速度快自豪,而是自豪于綠城的品牌行內全認可,找綠城建筑可以絕對放心,而這些高管自己,類似于桃花源這樣的別墅區(qū)最多做兩個,這輩子也就值了。
宋衛(wèi)平做的不是建筑,而是文化。做文化的成功人士大多是偏執(zhí)的,是理想主義者,還有那么一些不可容忍的散漫或者癖好。悲催的是,這些高端文化建筑去化率低,永遠處于調控的風口浪尖,想想也是,能買得起上億元一幢別墅的人,與剛性需求、改善型需求無關,必定是投資者。
我們可以像新加坡學習,把政府公屋與商品房徹底區(qū)分開來,有錢人愛買高價商品房,就是對經濟、對稅收的貢獻,政府通過房價與稅收調節(jié),何樂而不為?但等到決策者理念調整過來,房產稅的基礎條件完成,綠城的機會窗口期也已經過去了。
并不奇怪,一到調控的關鍵節(jié)點,綠城就屢屢進行股權交易。2012年6月8日,綠城中國與九龍倉宣布雙方就九龍倉對綠城進行戰(zhàn)略性投資達成合作協議,涉及資金合共約港幣51億元,九龍倉成為占股24.6%的綠城第二大股東。目前綠城創(chuàng)始人宋衛(wèi)平家族持有綠城25.4%的股份,壽柏年家族持有18.1%。2012年6月,融創(chuàng)以33.72億元收購綠城9個項目半數股權,雙方成立上海融創(chuàng)綠城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開發(fā)房地產項目。今年一季度,融創(chuàng)綠城項目以44.26億元的成交額排名上海房地產企業(yè)排行榜第一。
從財報上看,雖然2012年綠城中國負債率低到49%,但到2013年年報情況又不容樂觀,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從上年末的47億元人民幣下降到12.74億元,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從67.12億元下降到-49.84億元,融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則從-88.63億元上升到82.37億元。
這是讓人沮喪的數據,雖然去年銷售額高達600多億,宋衛(wèi)平稱拍檔壽柏年意愿如此,而孫宏斌也在微博中稱綠城沒有資金問題,宋衛(wèi)平個人也不缺錢。但考慮到今年房地產的銷售情況,與市場的風雨飄搖,宋衛(wèi)平不得不大量融資四處推銷,心生厭倦發(fā)揮自己的品質強項,是自然之選。
宋衛(wèi)平有品牌,卻不想再玩下去了,因為,他遭遇混亂的管理,“在經歷了2005年、2008年及2011年的調控之后,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已經不是一個正常的市場,而是一個非常扭曲的市場,基本上是面目全非”。同時,也缺乏軍隊式的強力財務管控能力與八匹馬拉不住的野心。媒體披露,在綠城集團執(zhí)行總經理傅林江作報告講到成本管控問題時,宋衛(wèi)平插話說,“在綠城做項目總太容易了,很多人說起項目成本并不是那么清楚,但是公司內部談起這個問題,都是講事不講人,如同隔靴搔癢”,而孫宏斌剛好擁有這一切,壓不伏的野心、營銷能力、與對綠城品牌的推崇、加上已經有的項目默契合作,宋衛(wèi)平說,“敗軍之將不足以言勇。我們可以把項目安心交給融創(chuàng),閉門思過,好好反省?!?/p>
讓度綠城中國的股權,是宋衛(wèi)平所能做的最理性的選擇,由孫宏斌帶領綠城中國生存并且壯大,而宋衛(wèi)平自己,持有沒有上市的綠城建設34.6%的股份,很有可能專注于獨立運營綠城建設,繼續(xù)做代建和養(yǎng)老,把對品質的追求做到極致。另一份資產綠城控股,擁有物業(yè)管理、酒店、足球、教育等業(yè)務和資產,可以延伸房地產下游的服務行業(yè)。
老一輩的企業(yè)家會逐漸退出市場,市場的利潤率、風格、文化都會發(fā)生轉變,選擇家庭企業(yè)方式、在內部選擇接班人、或者像宋衛(wèi)平一樣以合作考察的方式選賢,都是不錯的選擇,在殘酷競爭、風險不定、政策飄搖的市場,無所謂對錯,只有生與死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