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俊峰,譚俊峰講師,譚俊峰聯(lián)系方式,譚俊峰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沙盤培訓專家、沙盤專利持有人
49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譚俊峰:《課堂,就是試驗場》——在“軟實力工場”論壇上的發(fā)言
2016-01-20 46371

    大家好!

   很高興能夠參加今天“軟實力工場”的聚會,并有機會與各位分享培訓感受、交流學習心得。

   我本人是位高校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同時參與了眾多企業(yè)的管理咨詢與培訓,我非常熱愛教學這份工作。剛才有位訪談的嘉賓介紹自己曾在航天工作,非常開心我也有同樣的工作經歷,大學畢業(yè)后我來到北京,在航天系統(tǒng)從事了三年飛航導彈慣導控制系統(tǒng)的研制,后被調到機關從事航天科研生產的協(xié)調與管理。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我被調到國防科工委,成為國務院部委的公務員。1999年辭職下海創(chuàng)辦公司,后又到學校讀書,再后來就跟著導師做起了管理咨詢,現(xiàn)在自己成為了一名老師。

   如果從2003年我在人民大學培訓學院工作算起,接觸培訓工作到今天整整十個年頭,有很多體會,也有很多感悟,非常愿意跟大家交流。

   今天論壇的主題是“軟實力”,剛才聽了前面嘉賓的訪談,我非常羨慕蔣齊仕老師,能得到這么多老客戶、老學員的肯定,這是一名講師最大的幸福!

   今天我們來到這里,我很清楚,大家都在期待后面蔣老師的精彩解讀。這里我僅用簡短的時間談談個人對管理培訓的一些體會,歡迎大家批評。

   蔣老師給我出了道演講題目:課堂,就是試驗場

   我想,這個題目點到了培訓的核心:培訓不是音樂會,而是健身房。缺少學員的參與,就沒有真正的培訓。從這個意義上看,目前很多的管理培訓課程,學習活動從來沒有發(fā)生過,或者更嚴謹一點講,學習活動沒有充分有效地在學員身上發(fā)生過,因為學員缺少參與,只是聽,而缺少練。

   究竟什么是學習?學習是個變化的過程,是為適應而改變的過程,學習就是要改變。不是講師要改變,而是學員要改變。因此,我們常講,培訓課程要以學員為中心,以績效為基礎。如果課程只是聽老師在講,那么,你并沒有做到以學員為中心。相反,滿堂灌的培訓方式對于講師而言更容易,因為他控制著課程的整個內容與進度,但很可惜,這不是學習。

   如何能做到讓學習真的發(fā)生在課堂、發(fā)生在學員身上呢?

   很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參與挑戰(zhàn)、做出反應、接受反饋,這是取得最佳學習效果的關鍵。

   教學信息傳播的有效性不是由信息本身的內容決定的,而是取決于信息的組織和設計形式。一次培訓無論主題是什么,核心是讓學員去參與并做出反應,而不是簡單的講授。人的一生,我們必須學會去做的很多事情,都不是通過語言掌握的,而是通過多次嘗試和犯錯慢慢地培養(yǎng)出做這種事的能力來。

   由此可見,培訓課堂僅講是不夠,要參與,要體驗,要互動,要反思。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靠“悟”,“悟”是最不可靠的學習方式,悟性好者有收獲,悟性差者沒得到,更為要命的是每個人悟出的道理是不同的,這在行為層面仍會導致沖突與失效。

   我常常講一堂好的培訓課程要有幾個特征一是講師少講,二是學員互動,三是行動指南。

   課堂的確是個試驗場,而非報告廳。講師應從知識內容專家,向學習引導專家改變,甚至講師可以不是某個知識方面的專家,他只需要是學習專家。什么是學習專家?就是講師知道如何觸發(fā)學員的學習活動,這是一種觀念的巨大轉變。

   你可能是某個學科的學術專家,可能是教授、博導,但你并不會因此而成為“教學”的專家,你是個優(yōu)秀的學者,但不一定是個合格的講師。

   我從不否認講授式、報告式課程的價值,那種黑壓壓下面坐成百上千人的大型講座有其自己的價值。但如果學員想為了改變而學習,這種方式并不可取。千萬別認為自己理解了、學到了,回去再實踐,回去,你根本難以實踐。我們的培訓課程要求學員體驗在當下、實踐在當下、承諾在當下。

   所謂講師少講,就是你不要滿堂灌。留下時間來做什么?當然是你講師的責任,你要從課程設計上花大心思去思考如何把時間交給學員,為此你要設計課堂的討論內容、討論形式、討論方法、點評框架,等等。因此,我從形式上總結一句:講師少講。

   學員互動,大家很容易理解,就是讓學員參與其中。但這里面也有個形式與假設,形式是看你的學員是否分組,為什么要學員分組?是為了實現(xiàn)團隊學習。記住,我們的學員都是管理者、都是工作者,都有自己對工作的體會與理解。學員之間的相互學習往往比講師的指導更加有效,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經歷與語言。試想,家長輔導孩子的作業(yè),通常費時費力,還不一定讓孩子理解與滿意,到學校與同學一交流,一道數(shù)學題迎刃而解,孩子們有相似的思維角度與方法。

   讓學員充分的交流互動,是學習活動的重要一環(huán)。簡單講,就是“發(fā)動群眾斗群眾”、“發(fā)動學員學學員”。

   最后講講行動指南,它的核心是要當堂做出學習后的承諾。例如你是一公司的總經理,今天你學了堂財務管理,那么你是否有收獲呢?是否打算把所學收獲應用到工作中呢?何時應用?怎么應用?拿出什么行為或結果才能說明你應用到所學的知識了,將知識變?yōu)楣ぷ鞯哪芰α?,并為產生工作績效成果而努力了。很簡單,在課堂上就寫下來,做出承諾,回頭將給秘書,秘書就是你學習成果轉化的監(jiān)督員。

   當然,僅從管理培訓的內容而言。明茨伯格說管理的核心是實踐,它是知識、藝術、手藝的結合體,因而我們在課程設計上也要考慮它的側重,不同的課程當然在設計上、在互動選擇上、在分組演練上、在行動承諾上有許多差異。知識對應理論,核心是要正確,它是用腦去思考;藝術對應感受,核心是體驗,它是心去感悟;手藝對應技能,核心是操作,它是用手去行動。

   蔣老師曾提出過一個培訓的理念,即培訓是“腦、手、心的結合”,這與上面的知識、技能、藝術的劃分完全一致,差異僅在用不同的語言。因而,記得當我初認識蔣老師,第一次見面交流時,我們彼此都非常興奮。用蔣老師的話來講,有一見如故的感受。理念是相通的,無論你用什么語言。

   前天晚上我與《創(chuàng)業(yè)家》雜志社牛文文社長交流他們的黑馬訓練營的項目設計,提出了另一個詞,叫做“翻譯家”。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培訓師應該是個“翻譯家”,翻譯什么呢?翻譯其他成功創(chuàng)業(yè)人士的經驗,并將這種經驗轉化為可以學習的過程。因為《創(chuàng)業(yè)家》雜志社的黑馬訓練營培訓項目有一個重要的立基,就是讓老創(chuàng)業(yè)家?guī)聞?chuàng)業(yè)家。大家不要以為讓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家直接面對面的與新創(chuàng)業(yè)者交流,就會完成學習,其實那并不是學習。當面交流的價值是有的,但很有限,更不可靠,培訓師就是要將這種成功的能力翻譯出來,并轉化出去,因而,我稱之為“翻譯家”。

   無論是翻譯家還是學習專家,總之培訓師的重要價值不在于你自己掌握多少課程主題內容的知識,而在于你要做到讓學習活動真正在課堂上發(fā)生,讓學員的學習過程真正在自身上發(fā)生,你是一名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學術專家。也只有注重交流,注重體驗,充分的交互,學習活動才真正可能發(fā)生,培訓才可能更加有效。

   從這個意義上看,蔣老師所出的題目:“培訓,就是試驗場”,非常深刻、非常到位。

   最后,謝謝蔣齊仕老師、謝謝軟實力工場,對我的盛情邀請,讓我有機會與大家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更要感謝在座各位的耐心傾聽,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各位!

 

   譚俊峰

   2013年3月6日,軟實力工場論壇,唐拉雅秀酒店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