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方咨詢顧問:楊榮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思路
由于影響崗位人員需求的因素很多,因此不可能也不必要對每個崗位建立單獨的預測模型;有的按具體崗位進行預測,有的按整個職類進行預測,一般采取如下幾個原則;
1、崗位所需人員多,越需要單獨建立崗位需求人員預測模型;
2、增值活動所涉及崗位,一般單獨建立崗位需求人員預測模型;
3、輔助活動所涉及崗位,一般以職類作為預測整體,包括管理類人員;
由于職能類、管理類人員需求直接取決于一線業(yè)務人員的數量,因此企業(yè)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流程如下圖:
1、量能管理模型建立,最好的前提是影響崗位或職類的人員需求的驅動因素比較單一,比較適合應用于任務相對單一崗位;
2、確定驅動因素,首先要有充足的數據,盡量爭取各業(yè)務部門的配合,提供詳細歷史數據;
3、訪談是必需的,崗位所在員工和其上級領導對驅動因素的了解可能比你更有發(fā)言權;
4、驅動因素不是越多越好,盡量選擇與崗位需求人數相關系數最高的驅動因素,有多個驅動因素時,確保各驅動因素之間相關性較差;
5、量能管理模型的建立的一個致命硬傷是假定歷史數據所代表的員工工作負荷是飽和的,解決的最好方法是采用專業(yè)工作定額方法確定崗位定額標準,用調節(jié)系數對歷史數據進行調整;或有行業(yè)標桿的參照行業(yè)標桿產值;實在不行征求崗位上級領導意見。
6、職能類和管理類人員工作比較零碎,單獨建立每個崗位的量能管理模型不現實。其實影響職能類和管理類人員需求的最好驅動因素就是一線業(yè)務人員的數量,他們之間的比例關系。比例系數可以根據企業(yè)的歷史數據,參照行業(yè)標桿數據,運用德爾菲法、經驗預測法等定性方法確定。
預算控制法是西方企業(yè)流行使用的方法,它通過人工成本預算控制人員的數量,而不是對某一部門內某一崗位的具體人數做硬性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