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國際工程項目營運失敗的成因與警示
白均生 葛洲壩集團公司干部中心 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本文以一個典型的國際工程項目營運案例為背景,列舉并分析了造成承包商在該項目營運失敗的風險因素及其成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防止國際工程項目營運失敗的五點警示,以期我國的承包商在今后的承包工程管理中引以為戒,趨向成熟,走向成功。
關鍵詞 國際工程項目 營運 警示
我國承包商拓展國際工程業(yè)務,參與國際工程競爭,有一個與國際市場接軌磨合的陣痛過程,從失敗中吸取有益的教訓,從挫折中鍛造駕馭國際市場的本領,從比較中尋求項目成功運作的訣竅,從必交的學費中積累寶貴的國際項目管理經(jīng)驗,應該是我國承包商的明智選擇。這里列舉一例國際工程項目營運失敗的案例,分析其原因,總結其教訓,痛定思痛,舉一反三,以期在今后的國際工程項目經(jīng)營管理中少走彎路,力爭成功。
國內某承包商20世紀末簽訂了尼泊爾Q水電站施工承包合同,簽約金額4.16億尼泊爾盧比,折合743萬美元,合同工期17.5個月,該工程在營運18個月后,承包商與工程業(yè)主簽訂了合同終止協(xié)議,工程半途而廢,與業(yè)主階段清算后移交工程退場。承包商以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為代價提前結束了項目,一個國內赫赫有名名的承包商,經(jīng)歷了國內建設工程市場大風大浪,干了數(shù)千項國內工程,為何在國際市場的小工程上栽了跟頭,其中有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教訓需要吸取。
一、 項目運營失敗的成因
(一)工程難度較大,潛伏著合同工期延誤的風險
該電站土建工程由首部和尾部兩大區(qū)域組成,相距13公里,分為四個包段,即首部工程、調節(jié)池、引水洞、廠房系統(tǒng)。主要工程量有土石方開挖32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2.35萬立方米,鋼筋扎焊1460噸,合同工期17.5個月,工程量不大,但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干擾因素多。引水洞戰(zhàn)線長,斷面小,難以找到適用高效的設備;高壓井深度400米傾角55度,處于斷層帶地質結構;施工用的沙石料源奇缺,開采成本高;工程設計極不充分,反復修改,審批程序不清,又缺乏審批期限約束。這些都表明,施工難度與工期極不對稱,存在合同工期延誤的風險。
(二)合同價格太低,隱含著費用嚴重超支的風險
投標之初,由于該承包商急于開拓國際市場,以過低的投標報價中標,致使工程一開始就處于無法扭轉虧損的局面,混凝土單價僅能維持購買水泥的費用,加之沙石料成本很高,每澆一方混凝土虧損2000盧比;炸藥單價比預算價格高出一倍;勞動力價格實際購買價格比預算價格也幾乎高出一倍;合同實施中尼泊爾盧比的一路貶值,由投標簽約時的56盧比兌換1美元貶值到68盧比兌換1美元,貶值率高達21.4%,僅此一項,承包商虧損159萬美元,而合同規(guī)定支付承包商的盧比以不變價格與支付結算,合同實施后,承包商沒有一項單價能夠盈利,反映了承包商以拼命法投標的策略,嚴重虧損已成定局。
(三)工程外部環(huán)境極其惡劣,形成了巨大的施工風險
該工程業(yè)主的資格存在極大的缺陷,在投標以及實施合同的8個多月,業(yè)主只取得了臨時經(jīng)營許可證,工程沒有取得合法的施工許可,帶來了一系列的后遺癥。承包商的進口設備、材料的清關免稅無法得到批準,設備無法按期運到工地,不僅給承包商帶來了額外的滯港費和關稅押金,而且造成承包商在施工投入的決策上遲疑不決,另外,工程電網(wǎng)供電不能保證,施工期間的243天,共有189天發(fā)生停電,占施工日歷天數(shù)的77.8%,累計停電2111小時,
日平均停電8小時,這是任何一個由經(jīng)驗的承包商都無法控制的。還有施工中人為的約束條件,如不允許夜間爆破作業(yè),實際上使有效的施工時間無形地減少了一半,嚴重制約了施工工期。
(四)工程設計圖紙供應遲緩,直接引發(fā)了施工進度風險
由于業(yè)主在工程前期地系統(tǒng)設計極不充分,缺乏必要的地質勘探資料,造成施工階段設計頻繁修改,加上設計界限和責任劃分不清,致使承包商對結構設計既不能不做,又不敢放手去做。設計圖紙混亂的局面,給施工進度帶來了無法挽回的影響,在網(wǎng)絡計劃的所有關鍵線路上承包商的施工進度都嚴重滯后,設計圖紙供應程序的缺陷束縛了承包商的手腳。
(五)奇異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帶來了合同實施風險
盡管該項目執(zhí)行的式FIDIC合同條件,但管理模式并不規(guī)范,是由業(yè)主與工程師自行設計和監(jiān)理,工程師不可能站在公正立場上行使權利,肯定偏袒于業(yè)主。在索賠方面,該工程所在國沒有形成正常開展施工索賠的社會氛圍,業(yè)主和工程師擔心承包商的索賠成功將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業(yè)績。在合同條款上,把工程所有的風險都或明或暗、拐彎抹角地強加在承包商頭上,而業(yè)主只承擔“協(xié)助”、“幫助”之類的責任,說明業(yè)主從心理和行動上是懼怕索賠,所以就千方百計地設置索賠的障礙,堵死了承包商合理補償?shù)耐贰?
(六)承包商內部管理薄弱,招致了項目管理效率低下的風險
承包商項目部管理力度不夠,管理人員缺乏于業(yè)主溝通的能力,語言不通,交流困難,雙方關系始終不能融洽。大部分管理人員實際上是各專業(yè)的操作手,綜合管理能力強的骨干很少,使項目部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管理不能進入正常軌道。承包商管理的自身缺陷,加重了業(yè)主對承包商的排斥心理和刁難行為。
二、反思后的警示
承包商在該工程項目營運失敗有其必然性。它反映出承包商經(jīng)營理念、決策思路、管理方式以及企業(yè)運行機制與國際工程市場未能融合,與國際項目運作規(guī)律很不合拍,跨國經(jīng)營還處在探索階段,該項目給我國承包商帶來了五個方面的警示。
警示之一:對國際工程市場的內在特性必須準確把握,不可掉以輕心。
有一種奇特現(xiàn)象,國內有些承包商在國內工程市場如魚得水,游刃有余。但一干國際工程項目就無所適從,茫然不知所措,不是工期延誤,就是虧損嚴重;不是合同中止,就是仲裁訴訟。究其原因,是承包商面臨著不同特性的又有巨大差異性的兩類市場。國際工程市場充滿著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和更大的變數(shù),稍有不慎都會釀成大錯。國際工程項目約束條件極強,且缺乏彈性,沒有國內寬松的協(xié)調機制,合同雙方?jīng)_突不能及時化解,就會形成合同爭端,解決起來相當棘手。國際工程市場又是典型的買方市場,讓業(yè)主滿意又被國際市場認為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對承包商苛刻的單方面約束性條款難以避免,其權利義務很難對等。這些市場特性警示承包商:對國際工程項目的不確定因素要有清醒的認識,對工程的各種不利后果應有準確的預見和判斷,要有化解充滿變數(shù)的各種危害風險的應急預案。同時對合同中的霸王條款,一方面要有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利用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合同談判手段去爭取改善嚴重不利的合同條件,不可指望靠合同爭端去實現(xiàn)承包商的商業(yè)利益,總之,要求承包商應有極強的應變能力,更快地適應國際工程新環(huán)境。
警示之二:對國際工程項目前期資訊必須加大力度,不可吝嗇投入
駕馭國際工程市場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有經(jīng)驗的國際承包商認為“資訊重于一切”。哪個承包商對工程信息介入的最早,對其情報掌握的越充分、越準確、越全面、越詳細,不僅投標能搶占先機,而且能夠有效的辨識和規(guī)避風險,反之就會導致決策失誤。承包商在尼泊爾Q電站就犯了信息失真的大忌,承包商對業(yè)主以及代理人的資信情況掌握的很不充分,對業(yè)主的工程價值取向全然不知,對業(yè)主的行為規(guī)律更是一頭霧水。對該國的市場行情了解的很不準確,各種投標單價報價與市場實際價格相差太大。項目實施期間,貨幣貶值如此之大,事前沒有一點預判,反映對國際金融信息的極不敏感。這些都警示國內承包商:工程前期的資訊多一份投入,后期的工程實施就多一份把握。中國有句俗話,“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承包商要取得預期的工程經(jīng)營成果,應有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決策理念,把項目前期費用作為營銷費用列入預算,撥足劃夠,使市場調研費、項目咨詢費、可行性評估論證費、現(xiàn)場考察費等等都要落實到位,用足用夠,把項目前期費用的投入變成實實在在的工程交易成果。
警示之三:在簽訂國際工程合同時,必須把工程風險因素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不可打腫臉充胖子
有些承包商在國內工程投標中基本不考慮工程風險,再低的價格合同都敢簽,都敢干,因為在他們看來風險可以轉化為機遇。而國際工程則不然,合同一旦簽訂,不平等的合約具有硬約束,出現(xiàn)合同風險都是承包商實實在在的損失,在這里風險轉化為機遇的可能性較小,尼泊爾Q電站項目,業(yè)主強加給承包商的各種風險性條款幾乎都沒有能夠規(guī)避。這些都警示我國承包商:在談判簽約階段,不可饑不擇食,急于求成,急于簽約;不可急于打開國際市場,草率簽約;不可因競爭激烈,怕喪失中標資格,被迫簽約;不可因談判人員急功近利,失誤簽約??傊?,對合同的風險程度進行嚴格評審把關。與其簽訂無法履行或履行后損失很大的合同,不如寧缺勿濫。國際市場的入門費必須要花,但花得物有所值。
警示之四:國際工程的科學公關必須學會嫻熟運用,不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國內工程的公關與國際工程的公關目的都是一樣的,即通過有效的溝通,促進各方的相互理解,增進信任,達成合作共識,建立共贏關系。但國際公關有其獨特性,國內公關的高手,在國際公關上則是新手,尼泊爾Q電站項目的公關是一個敗筆。工程自始至終,承包商與業(yè)主的關系一直未能調整好,雙方?jīng)]能找到共同語言和利益共同點,結果只好不歡而散。它警示承包商,國際工程科學公關是我們沒有認識清楚的未知領域,國內承包商在國際工程上營運失敗,主要不是敗在技術上,而是敗在不會溝通和協(xié)調的科學公關上。國際工程的科學公關是建立在跨國文化的嫻熟應用的基礎上,項目中不同國家文化的磨合達成共識形成默契,需要承包商國際項目文化的高級修煉,盡快補上這一課,是國內承包商的當務之急。
警示之五:國際工程的有效管理需要高素質人才作保證,不可濫竽充數(shù)
在尼泊爾Q電站項目,承包商的團隊人員素質明顯不能適應國際項目管理的需要。它警示承包商,國際工程項目管理一定是管理技術型的結構模式。與此相適應,項目團隊人員結構應該是有知識含量、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的復合體,從事國際項目管理的人員,在經(jīng)營理念上應具有信譽意識、合同意識及權利本位意識。在知識結構上應具有專業(yè)化為基礎的復合型知識結構;在管理的手段上應掌握和運用現(xiàn)代項目管理的知識、方法和技術。唯有如此,我國的承包商在國際項目營運上才有競爭取勝的根基。
葛洲壩集團公司干部培訓中心
二○○四年八月二十七日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 葛洲壩集團黨校 郵編:443002
電話:0717-6713613 6712396 手機:13972601308
E-mail :bjs545@163.com
作者簡介:白均生 男 1954年5月生人 本科 經(jīng)濟管理教授 國際項目管理專業(yè)培訓師 國際項目管理專家(IPMA C級)國際工程項目經(jīng)理,現(xiàn)在葛洲壩集團黨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