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朋友圈朋友的提問(曾聽一位員工這樣說,我繳了2年的學費,也該繳夠了,從企業(yè)的角度該做些什么。。。)
員工抱怨3000工資干8000元活的責任心態(tài),心中只有只有角色責任+業(yè)務(wù)責任。
通俗轉(zhuǎn)換理解:我做了我必須做的(角色責任R1),不是我做的我也做了(義務(wù)責任R3),但她的R1(-1,0)出現(xiàn)過多的(-1),而她的R3(0,1)卻無法讓企業(yè)看到,因為基本為(0)的狀態(tài)。
相反那個第二個月加工資的責任思維卻是卓越責任思維模式,她的責任表達式為:
角色責任R1+義務(wù)責任R3+能力責任R2(努力做)+原因責任R4(智慧做)
這樣的員工哪個老板都會給他加薪的。
(從企業(yè)分析)
如果現(xiàn)在用的員工工資的確低,而業(yè)績不差,應(yīng)該正視四種責任思維方式:
1,你一直當員工在做角色責任。表示企業(yè)對該員工不太滿意;
2,你一直當員工在做角色責任+義務(wù)責任,表示企業(yè)在剝削他;
3,你一直當員工在做角色責任+能力責任。表示你在考驗他;
4,你一直當員工在做角色責任+義務(wù)責任+原因責任,表示你想提拔他,
如果第二種情況,可以用腳投票走人,企業(yè)明知故犯。
第一種情況,角色不勝任,自我反?。?/p>
第三種情況,角色適應(yīng)中,繼續(xù)努力表現(xiàn),堅持!企業(yè)應(yīng)該適當告知
第四種情況,恭喜你,角色就要升級了,小錢算什么!企業(yè)該及時暗示。
案例:
在你月薪三千的時候,做月薪八千的事
2014-05-29 人力資源研究
曾有個月薪三千的妹子,編的稿件漏洞百出,我怒拍桌子,她卻回了句:“一個月三千塊工資,你還想怎么樣!”琢磨她這話挺有意思,就像我們買了件便宜貨,用不了兩天就壞了,于是寬慰自己:就花那么點錢買的東西,你還想怎么樣?當然,她的潛臺詞是,你給我八千,我自然就做得好好的。但問題是,老板付薪水也是一分錢一分貨,你必須在拿三千工資時,先體現(xiàn)出八千的價值,老板才愿意買單。
當年我剛?cè)肼殨r工資也是三千,但第二個月就漲到了八千。因為每次老板要的文案,我不僅寫到位了,還會拿出兩個以上的版本讓他挑:一個是按他的要求寫的,其它則是我建議的方案。
當時我沒有去想其中的關(guān)竅,只是因為喜歡寫作,就會琢磨怎樣寫會更好;又因為珍惜自己的文字,所以覺得出自我手的文字,都關(guān)系我個人的品牌,于是很用心。在我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帶過二十多個中文研究生后,才發(fā)現(xiàn)這種態(tài)度很稀缺。那些比一般人多念七年語文的人,竟連自己寫的東西都不愿多看一眼,文字、標點、語法的錯誤觸目驚心,對相關(guān)的知識背景一無所知,更別說去關(guān)心版式好不好看,配圖美不美了。
他們關(guān)心的是要不要加班,而想做好文字工作的人,是不會去考慮這件事。因為打磨文字所下的功夫,是看不到底的——不然曹雪芹也不會“加班”十年,還寫不完一部紅樓。試問,要做好哪項工作不是如此?以“要不要加班”來評價一份工作好不好的人,絕不是企業(yè)需要的人才,因為他對工作的態(tài)度就是“做了”而不是“做好”。
舉個例子,我公司附近的麥當勞門口,有個看自行車的大媽,夏天時她都會給所有的車,覆上自己帶來的塑料布。顧客取車要走時,她還會笑著擰一把濕布,幫你擦擦坐墊,降降溫。她從來沒有開口,但很多人會主動多給她一塊錢,還連聲道謝。大媽和其他看車人的區(qū)別,就是“做好”和“做了”的差距——在金錢上,差距是一倍;在成就感上,差距無法估算。
我完全了解有些新人的想法:又不想在你這久混,干嘛那么賣力氣?其實,誰會在一家公司干一輩子?在中國可以活到3年以上的企業(yè)不到10%,向更好的企業(yè)、更好的工作邁進,是我們每個人的征程。不同的是,優(yōu)秀的人在哪里都會墊下堅固的基石,所以越走越高。
成為世界五百強的CEO,應(yīng)該是每個職場人的向往吧,但對于新人而言,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大公司就像蔡京家的廚房,崗位細分到切蔥花都要一個專職的廚娘,你可能老長時間連切肉的大活都沒機會沾手,更遑論學會做一整個包子。而小公司人力資源緊張,同樣三千工資不可能只讓你切蔥花,所以你必須很快學會做包子,還得會做很多種包子——當然,前提是你愿意學。
如果你第一份工作就進入大公司,慶賀之余也要提醒自己,公司看到的只是你光彩奪目的學生時代,在職場上你還是一個零,有可能變成正數(shù),也有可能變成負數(shù)。很多人錯把所在機構(gòu)的強大,當作自己能力的強大——這也是為什么有些離開央視的主持人,很快就被人淡忘。白巖松曾說,讓一只狗天天上央視,就能變成名狗。但要知道,沒了央視的舞臺,不用多久它就會變回土狗。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yè)隨身”。這個“業(yè)”不妨這樣解:一是做得好的技能,一是想做好的態(tài)度。有這份“業(yè)”在,不愁找不到舞臺。但這份“業(yè)”不是白來的——在你月薪三千的時候,就要像月薪八千那樣做事,那沒到手的五千,就是修煉這份“業(yè)”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