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少時家貧,并沒有專門請私塾教師,但一生不恥下問、學而不厭、博聞好學,所以有“學無常師”、“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母醒浴?鬃诱J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意思是我不是生來就是知道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虛心、敏捷求學得到的。其求學的經(jīng)歷亦多為后人所傳誦,比如曾求教于郯子,學樂于萇弘,史稱“訪弘問樂”,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聃。
郯子是當時魯國東南的附屬小國國君,五帝之一少昊的后代,故對少昊時期的歷史文化比較了解??鬃釉蛩私鈱W習少昊時期的文化與官吏制度等。萇弘是古代音樂家,精通音律,孔子曾向他求教韶樂與武樂的異同。師襄是當時魯國的樂官,孔子曾跟從他學琴。
更有意義的是他還向老子參學問禮,司馬遷《史記•老子傳》記載: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色態(tài)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從這段話可以明顯看出,孔子關(guān)注的禮,偏重外在事物,老子更關(guān)注的是自己的修身。這些不自覺的著眼點其實正是思維的盲點,由此衍生出儒家多入世經(jīng)世之學,如詩、書、禮、樂、易、春秋,講究學而優(yōu)則仕;道家則多注重自身修煉,以致后代的煉外丹、內(nèi)丹之長生不老之術(shù)等。
不論是廣博好禮、達聞好學還是拜師求教,向外求學是孔子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那幾個老師史上都有具體記載,而且除了老子這個老師,其他老師教的都是技藝、文史等知識類的學問。我們知道孔子的學問和聲譽總體來說遠超他求教的幾個老師,而且三十多歲就有很多人執(zhí)弟子之禮,通常謂“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那幾位老師除老子外,教的知識似乎都不不足以構(gòu)成孔子的核心學問體系及其學問體系的核心指導思想。比如他的“為政以德”強調(diào)“德治”,“見利思義”強調(diào)重義輕利,強調(diào)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等。
那孔子的核心學問及核心指導思想怎么形成的呢?這在孔子作為古代教育家的教育理念上有充分體現(xiàn)。
孔子教學主導思想除了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學而知之”,他還強調(diào)學習與思考的結(jié)合,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另外,就教學理念上還強調(diào)“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一輩子學而不厭、言傳身教、誨人不倦,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們要探究的是他成就學問的內(nèi)在理路,希望能找到高效領悟?qū)W問之道??鬃雍茏⒅厮伎?,這正是其成就學問及形成其核心指導思想的關(guān)鍵。
何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就是光知道學知識是不行的,還要多思考,否則會被知識表層意思欺騙,難以學以致用。不向外學習光思考也會有危險,容易造成閉門造車、坐井觀天的障境。學習時和學習后的思考其實是將向外所學的知識轉(zhuǎn)化成自己內(nèi)在的過程,外因終究要通過內(nèi)因起作用,所謂消化吸收過程。這個過程的實質(zhì)是找到腦子里各類知識體系共性的內(nèi)在理路所謂原理,以內(nèi)在原理貫通各類知識體系,也就是成語“融會貫通”的意境,簡稱“融通”。
融通是領悟和成就學問的最關(guān)鍵機制,這也是“融通智慧學”必然成為將來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趨勢所在。不自覺地以知識的學習累積為第一目標,輔以思考,漸漸地自然融通,與禪宗的“漸悟”本質(zhì)是一致的;直接在思維的源頭心識入手,直接領悟宇宙生命的大原理、大道,走的則是禪宗“頓悟”的路子。
而將“頓悟”學問入于世道,提升世道教育“漸悟”的水平,以心識原理、宇宙大道對各類知識體系結(jié)構(gòu)直接進行解構(gòu),從而達到通道明理、高效領悟則是“融通智慧學”的理路所在。
孔子的學問成就總體走的是向外求學的“漸悟”路子,到處學知識,研究知識,而知識是無量的,盡其我們生命一生又能學多少呢!孔子似乎沒有意識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養(yǎng)生主》)這個問題,至于老子的“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及“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為”的頓悟之智慧意境就更難明了了。以致其最核心弟子曾子在《大學》中也沿襲了他的“外求”學習思想路子,所謂“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這與西方科學基于的“分析還原”研究思維是一致的。所謂分解、解析,找到組成復雜事物的最小單元或元素。復雜問題簡單化,“格”開來研究,必然呈割裂式的簡單。以致必然形成“知識之島越大,無知的海岸線越長”的思維悖論。所以現(xiàn)代學科體系、知識體系越來越龐雜就是必然趨勢。衍生的現(xiàn)代教育體制也必然呈向外求學的“漸悟”路子。
所以說,孔子很有學問,但學問未必等于大智慧、圓滿智慧。但也可算是古代漸悟智慧導師了。其《論語》語錄始終貫穿其“中庸”智慧,誠如其孫子子思所論“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孔子學問雖走的是漸悟路數(shù),但因其愿心深遠,特別是在其五十歲左右研究周易后得悟大道,發(fā)出“朝聞道,夕死可矣,吾道一以貫之”之慨嘆,終于明白確實有一種大學問、大道可以將所有知識思想貫穿起來,這是明眼人之語。從側(cè)面也印證了先前在過程中提出的仁、義、理、智、信、忠、孝、悌等概念不過是斷見思想,不可能是大道,宇宙真理只有一個,大道唯一非能二,是不可分的。
所以,對大道領悟的深淺所造就的教育法(佛家則謂之慈悲眾生)總體有兩個根本思路、兩類老師:一類是教別人、后人怎么做,應該應該怎么做,即用什么方式、方法做事,衍生到現(xiàn)代社會就是教學知識、工具、技能、技巧、技藝、方式、方法法門等“術(shù)”上類事物,以思維消化吸收,做累積中的自然融通?,F(xiàn)代教育體制下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迷失在這個漸悟路子中,對有限的生命時間來說非??上?。
另一類則不太注重教授具體方式方法,只在講明萬事萬物的原理上入手,以覺悟其心智,啟迪其思路,所謂悟道,直接在通道明理的智慧上關(guān)注。因為通道明理后怎么選擇,怎么做,該用什么方法,該怎么創(chuàng)新,什么時候做什么,輕重緩急的判斷等一目了然,所謂以智慧隨機應變于事務,法無定法,無為無不為。
這才是上上之教育法。宗教的教育法其實也是如此,比如佛教中教門與宗門(禪宗)的差別,也是這個的具體反映,后面具體章節(jié)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