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lián)十月革命勝利后,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前往蘇聯(lián)考察。一天,他在大街上同一個可愛的蘇聯(lián)小女孩相識,兩人玩了半天,很開心。分別時,蕭伯納覺得應告訴孩子自己是誰,于是問孩子:“小姑娘,你知道今天同你玩的是誰嗎?”小姑娘答:“不知道?!笔捳f:“告訴你小姑娘,回家也告訴你媽媽,今天同你玩的是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小姑娘聞之不悅,回敬說:“你回家也告訴你媽媽,今天同你玩的是蘇聯(lián)小姑娘瑪沙?!甭犃诵」媚锏脑?,蕭伯納為之一震。孩子單純幼稚,不識名人,頭腦中沒有世俗的等級觀念,在與成人交往時,幼小純潔的心靈同樣渴望一份平等。蕭伯納為自己不經意間流露出的以名人自居的不平等態(tài)度而深感內疚。為此,他回國后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反省自己,并提醒世人與他人交往時一定要相互尊重,平等待人。
在人際交往中,把自己擺在與對方同樣的位置,不以權壓人、以強凌弱,不拿架子,不擺資格,相互尊重,平等協(xié)商,不傷害和侵犯他人利益。公正平等原則集中體現(xiàn)在人的自尊與相互尊重的關系上,這是正常人際關系建立的基礎之一。交往者只有自尊才能產生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意向,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有深化交往、發(fā)展關系的可能。相互尊重給人以心理強化作用,使交往雙方因對方對自己的行為的肯定而強化了交往的需要。如果不尊重對方,使對方產生厭惡心理,就會失去交往的先決條件。這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