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笙,張靖笙講師,張靖笙聯(lián)系方式,張靖笙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張靖笙 2019年度中國50強講師
數(shù)字化轉型、大數(shù)據、工業(yè)4.0、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區(qū)塊鏈
41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張靖笙:重新認識老田和心力的能量
2020-08-05 2877

重新認識老田和心力的能量

張靖笙

     我和老田(田俊國老師)是十五年前在中國系統(tǒng)分析員協(xié)會(CSAI)的活動上認識的,也算老相識了,這十五年來雖然我和老田在一起見面的次數(shù)不算很多,但每一次他都能給我留下意想不到的深刻印象。

     作為老相識,我很佩服老田孜孜以求的學問精神和殫精竭慮的事業(yè)心,但談不上膜拜,也不至于崇拜,所以除了一些地方達意的需要,我還是愿意稱呼他為老田,而非尊稱田老師。

     我記得最早留意他,是聽他講過如何用易經乾卦的學問分析項目心理的過程,還有他關于信息技術人員如何成器的演講稿,那時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個有料的怪人,口才極好,涉獵極廣,觀點極獨特。CSAI聚會上基本是老田和徐鋒這兩位口才擔當掌握話局的主導權,包括我在內的其他人大多旁聽,因為實在說不過他們。

      后來老田轉崗去搞用友大學,發(fā)現(xiàn)他的演講功力與日俱增,而且他分享給我們一些其在用友大學開發(fā)課程的方法,總能給我們一些意想不到的啟發(fā),讓我們贊嘆的確是有些手段和辦法。

      這些年隨著我自己搞商業(yè)培訓,我看了不少老田寫的文章,也拜讀了老田寫的幾本書,包括《上接戰(zhàn)略下接績效》、《精品課程是怎樣煉成的》《講法》《賦能領導力》等等,感覺老田在培訓教父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前幾年老田剛自己出來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我也是想過加入老田的弟子班的,由于時間和經濟等原因就擱置至今,這次老田線上開營,我一看時間與經濟均不成問題,果斷團購報名。

       根據這么多年來我對他的關注,老田是很勤奮和努力的,心力模型并不是他所原創(chuàng)建構的唯一的知識方法理論框架,但我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他自己這次的重視和急切。

       我們大部分人都已經過上了物質富足的生活,在萬物互聯(lián)的時代,在人人互聯(lián)的今天,技術已經解決了人類思想互相連接的問題,也在推動每個人隨時隨地分享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多元的文化讓家長和老師越來越難以對孩子一言九鼎,仿佛一切都在讓每個人活得更加自我,可問題是,越來越自我的我們和下一代就比我們的前輩感到更幸福了嗎?

       不對,我們很多人都活得讓別人難以理解的心力交瘁。心力交瘁可能是我們很多人在上田老師心力特訓營之前使用心力這個詞最多的地方,于是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層出不窮的問題、煩惱和壓力,這些負面的心理能量又進一步消耗了我們的童心、雄心、耐心、愛心和信心,讓我們逐步降低和消磨了自尊心,終于把我們打磨成一個內心了然無趣的人。

       我相信很多人就是這樣物質富裕精神貧乏地活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達人都無力改變自己的時間被事務安排、自己的自由被物質剝奪的無奈境況,誠如老田說的,我們無法改變這樣的事實,但為了讓自己的余生能過得好一點,我們卻有必要改變對其解讀,老田和團隊總結的田氏心力模型就是一套非常有現(xiàn)實意義的自我修行和分析解讀思維框架。

      田氏心力模型的確是一個比較自洽和實用的思維框架。自洽體現(xiàn)在這個模型的完備性,把對人的內心精神世界的分析可以不留死角地全面覆蓋、面面俱到,并且也基本沒有明顯自相矛盾的地方,當然根據哥德爾不完全定理,滿足完備性就無法再兼顧一致性,我們也沒必要吹毛求疵,因為老田總結和提出這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用,這也是老田在特訓營里面費老大勁頭牽引我們踐行的努力。

       我相信,田老師的口才是令大家徹底折服的,而我也相信老田并不希望大家太過于沉溺于他的口才和演講,他的確是希望把自己感悟和思想完整地傳導給大家,所以我能隱約感覺到他在深懷激情的表達下一絲遺憾與無奈,他太想我們能迅速成為和他有同樣感悟和情懷的人了,這樣的努力當然對于我們雙方都很難。

       雖然難,并不代表我質疑老田的學問和心力的能量,我能明白老田費這么老大勁頭用現(xiàn)代的話語來重新包裝幾千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好酒,就是希望我們能與時俱進地釋放心力的能量,讓我們不至于被新時代所傷害甚至是淘汰。

        自我修行不是一條敲鑼打鼓大鳴大放的路,雖然我們都需要彼此鼓勵的加持,但這條路走得怎么樣歸根到底還是要靠自己,智慧分辨了你我,愛心模糊了界線,而前提是我們要學會如何恰當?shù)胤治鲎约?,才能獲得完全自主可控的力量。

(初稿完成于2020年8月4日,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