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言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故從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樂音洛,夫道不貴多言,為言有盡而道無窮也。飄風驟雨,喻其不久,道統(tǒng)萬物而言德,則人之體道于身者也,失謂失意,三者憂樂同人,故人亦信之。結二句,反言以明之。若己信不足,人亦不信之。尚口乃窮者也。
企者章二十四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于道也,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企,舉踵而望;跨,垂足而坐;以喻為其事而無其懼也。馀食,馀棄之食。贅行,贅癘之行;自滿,假者視道為無用,徒見惡于物;有道者豈為之乎,此與二十二章略同。
有物章第二十五
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渾成,無偏缺也;寂,虛靜;寥,空闊;獨立,其尊無對;不改,悠久無疆;周行于萬類而足以給之,故不殆。母字,育之也;機,一往而不留曰;逝,境遼貌而無盡;曰遠反者,其所歸宿也,此極言道之所以為大。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此承上文推廣言之,道之大,不可見,天地實布昭之,王者參贊天地,體道施化,以四大并言之,見王者所以斡三才而能宏道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地之含宏光大,品物咸亨,則道無不濟矣。地承天而時行,天本道為運化,道體無為,故極乎自然之致,此又承上四大之說而推論之以明,凡人皆可崇效卑,法而體道也。
重為輕根章第二十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圣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此示人以持重守靜之功也。根本,君主也。輜重行者,載資重之車,借以為遲重之喻也。以身輕天下,謂危其身而已乎,天下失臣,無以馭氣,失君無以鎮(zhèn)心,志以帥氣,若君臣然也。
善行章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無轍跡,不拘成跡而合于時,中不用籌策,不逆不億而自然先覺。善閉,謂凝神養(yǎng)氣不馳其閑。善結,謂抱一守中,綿綿不息。此五者,修道之實功,圣人之能事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襲,重也。《易》曰:重明以麗乎天下是也。圣人盡人性以盡物性,明乎五者之義而已。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此又示人以取善之功,是善行善言五者之所以能深造也。資,取資。要妙,崇德修慝必取諸人,以為善也,雖智亦迷,自用則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