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圣章第十九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
復,反也。以為太上自決之詞。文,文告也;不足,言不足禁之,絕其圣智,主昏于上矣,故民趨利者,百倍絕棄仁義,主殘于上矣,故民反乎孝慈。巧利者,與圣智仁義相悖者也。能絕棄之,盜賊何有,此三者皆非文誥所能感,非謂治民,不必以令也,但命令必本于躬行,所系屬者為要焉,見素則識定,抱樸則神全,少私寡欲,則有天下而不與此恭己,無為之化,非圣智之資、居仁由義者不能也。
絕學章第二十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唯,去聲。絕學,大道不明之時,唯有答應而無問難也,阿,阿比;荒,遼遠,意未央無窮也,言學術不明之時,無他憂,唯是非得失之難辨,為可懼耳。唯者,未必即阿,而相去正自,不遠善惡,本自分途,而辨別介于幾希,此人之所宜。戒懼者不可不知畏也,知其不可不畏,則無憂。而有憂,戒慎恐懼,亦安有窮期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似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求食于母。
食去聲,熙熙和育意享太牢,飫其澤也,登春臺暢其天也,蓋民化于至德,日用而不知為之者也,未孩,未離母腹之時,保慎不容,不至乘乘,任天而動,貌歸倚著也。滿假故有余。純一故若遺。沌沌,虛靜之貌。若昏,則非果昏。悶悶,喻其神全。澹,謂無欲于外。漂,謂不泥于形。有以者,有所挾也。頑且鄙者,絕機謀也。無極之真,三五之精,為受氣成形之原,是吾身之母也,食養(yǎng)也。
孔德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孔,空也,通也?;校庵茔?,幾之微道,雖恍惚而其中有象,下文恍惚又以離珠之流動言也,蓋離中真陰,是為恍惚中之物;坎中真陽,是為窈冥中之精。二者,性命之宅,道義之根,孔德之容者此也。二五之精別于凡精,故曰甚真。信陰陽遞運,不失其候,名體物而在不易。其稱閱,觀也。甫,始也。太上自言以此能知萬物之始,則道豈能外是而他求哉。
曲則全第二十二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以為天下式。
曲則全,《中庸》所謂曲能有誠也。此句下五句之綱領,文同而義別。枉,屈也。洼,卑濕之處。得,自得也。枉與直,洼與盈,弊與新,極于此,則伸于彼。物理之循環(huán)不窮者,類如斯。守約則能自得,即此可以知彼也。貪多則反多疑美,惡,惡其雜揉也。惟圣人以一貫萬,故可為天下式,其次則必致曲以求全,戒多而取少也。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見去聲。此復解上文曲字之義。見,以所知而言是,以所行而言,所謂曲則全者,如此期于道,得諸己全而歸也,豈委蛇遷就之比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