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先生《如何修證佛法》P207、P208:
……八識規(guī)矩頌: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下面兩句要注意: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后來先作主公。人在臨死前,昏迷了,前五識逐漸散壞,阿賴耶識最后才走。投胎時,則是阿賴耶識最先來。
現(xiàn)在科學時代,佛學有些問題來了。請問剛剛死的人,眼睛馬上挖下來,放在冰庫里,可以移植給別人,那么這眼識死了沒有?同理,腎臟移植時,腎臟的命根死了沒有?
……人死了,意識先離開身體,第七識也先沒有了,在全身還沒有完全冷卻之前,第八識仍沒有離開。趁著眼球這一點暖、壽、識的余力還在時,如果把眼球挖下來,仍可移植。這種余力有個例子,就是把蚯蚓砍成兩段,兩頭都在滾抖,請問他的心在哪一頭?
……古人對這個問題有個答案,就是說蚯蚓被砍成兩段時,不是心不心的問題,這叫“余力未斷”,是心的業(yè)力起的作用,稱為余力未斷。等我們死了,身體還完全冷卻時,眼睛馬上挖下來,這時眼識的余力還在。但醫(yī)院處理卻馬上把它冷藏起來,這時不是又把余識凍死了嗎?這又是什么道理?
注:《如何修證佛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一次印刷,1997年第七次印刷,“編者的話”說師1978年在臺北閉關時嗣因某種因緣,抽暇做系列講座,整理之講課稿子。
疑論處:何謂“人在臨死前,昏迷了,前五識逐漸散壞,阿賴耶識最后才走。投胎時,則是阿賴耶識最先來?!??
所謂“前五識逐漸散壞”真正原因是生命的“神識系統(tǒng)”對動力系統(tǒng)的失控或通過潛意識“下達”衰竭指令,而使得動力系統(tǒng)衰竭造成的。
神識系統(tǒng)是《融通之道》一書立的概念,其實即是心識系統(tǒng),只是為從養(yǎng)生角度借用了道家、醫(yī)家精、氣、神之神概念。心識系統(tǒng)的關鍵在阿賴耶識。
老先生理解古人義說,死時阿賴耶識最后才走,投胎時,則是阿賴耶識最先來。這樣就有個核心問題了。
請問,阿賴耶識究竟是怎樣所謂的“附上”肉體的,又是怎樣所謂的“離開”肉體的?意識、物質的分界、中界、相互作用的機制究竟是怎樣的?該二元究竟如何本是一元?
如不能圓滿這個問題,一定沒有真正參透阿賴耶識,所謂證道是要打折扣的。老子早就觀照到了這個核心問題,所以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贬?,邊界、分界意。與儒家的“中”意、佛家所謂的“離四句”意都沒有差別。
要觀照明了這個問題,在佛經(jīng)上是找不到的。該問題必須參破物質、結構、信息,及由結構排列形成的所謂密碼問題。這些科學的基本要素概念自產生出來,就自然賦予了其本來道義。從另一個角度來論,也是佛菩薩入世做的揭示,忽視不得。我在《融通之道——從知識、能力到智慧》一書中特做了專門的參究闡釋。
另外,生命死時這個能知能覺的心在做什么?知道在死嗎?阿賴耶識本身是否存在對死的概念的自我設定程序,即直接設定關于死的狀態(tài)指令?什么時候開始設定的?為什么要設定?與現(xiàn)代電腦科技的運營機制是否一致?似乎不破除此指令,人不得不赴死,所謂宿命。
無始劫以來,世人認為身心有二,因分別才有阿賴耶識的產生。所以死時,阿賴耶識之業(yè)力作用才有離體之識,正因此識,以至必入輪回。
此點障礙不破,修證果位俱是空話,夢幻泡影而已。所以才會有栽松道長轉身成為禪宗五祖弘忍續(xù)法公案,雖具轉身輪回神通功夫,卻脫不得輪回,非得再來,并非有他,實乃自我設限。非得破此執(zhí)著,證道后方能真正做自己生命的主。
如果老先生非要按輪回中見解,也只能說阿賴耶識離體時其它六根亦同時失去作用。因為它們會立即處于一種不知道要為什么作用的狀態(tài)。一般正常的死亡,均是由于生命的神識系統(tǒng)對生命的動力系統(tǒng)的內在程序設定,即阿賴耶識存在死的業(yè)識指令。但對于一些特定情況下,阿賴耶識離體,但生命的動力系統(tǒng)并沒有收到死識指令或受到損害,導致植物人狀態(tài)。
生之時真能參破這幾個問題,將消根本業(yè),必得超生越死?;蛴谒罆r,或于中陰身時都易成就大解脫機緣,非常關鍵。
這些都應該是一個學佛人應該去參究明白的吧。古文明時代,由于一些核心的原理性概念如結構、信息、光、電、能、時空等還沒有揭示出來,佛經(jīng)的闡釋在這些方面只能籠統(tǒng)、模糊、梵文式、哲學式表達,要讓人理解不太容易,更多指望生命的所謂悟性。
科學、佛學本不矛盾,以物質文明為代表的科學暫時處于階段性過程,算是外道吧。個人認為,這也許正是到了急需以現(xiàn)代科學、現(xiàn)代文明精微圓融佛理、佛法的融通時代了吧。
劉碩斌 2008、5、18
=============================
生命的成功決定于大智慧成就,能否頓悟是大智慧成就的關鍵!微信公眾號“現(xiàn)代禪悟學研修中心”為您提供頓悟大機緣!請直接搜索公眾賬號:“ DDDWWW111”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