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公司里提拔你到一個新崗位上擔任領導職務,你會用什么辦法來進行團隊建設?你如何快速進行團隊建設以凝聚團隊?要知道,集體不同于團隊。如果你不能夠很快的打造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那么,你很可能在這個位置上不會待的時間太長。下文中的小A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在新崗位上也就半年就被調離了。那么該如何激活一個團隊呢?
雖然不懈努力做到管理層……
談到團隊建設的話題,總是會想起好友小A的例子。故事有點長,在這里盡量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
小A在我們這些同時期進入公司的同事里出類拔萃,進入公司15年后晉升為科長。這是一個全新的部門,部門成員都是從其他各個部門調過來的。一個嶄新的部門本應聚集很多精英,但是新的部門成員里面卻有被原部門“拋棄”的剩余力量,也有比小A年長的技術骨干,甚至還摻雜著臨時員工,可以說是魚龍混雜。
小A認為“開頭是最關鍵的”,在上任的第一天和下屬匆匆忙忙寒暄之后,就召集全體員工進行了講話。在講話中,小A傳達了公司對新部門的期待,自己的決心,以及為整個部門樹立新的目標和宣言。隨后又鼓勵每個員工輪流說了一下能勝任的領域以及個人的工作目標。
第二天,全體員工都聚在會議室里,全面分析了一下整個團隊的目標。雖然員工們被這種突如其來的高漲氣勢弄得有點暈頭轉向,但是在小A的倡導下,每個人也都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個人工作目標,并為此做了保證。在為小A舉行的歡迎會上,大家都表達了對小A的贊賞和期待,此時小A自以為已經成功地統(tǒng)一了整個團隊的意識。
雖然有人吹笛但無人跳舞(無人響應)……
當小A認為已經成功地統(tǒng)一了團隊意識之后,開始在平時的工作中苛求工作成果,對于牢騷和解釋一概不聽,總是要求員工把工作做到完美的狀態(tài)。在業(yè)務上也事無巨細地要求下屬,徹底執(zhí)行“菠菜法則”(報告、聯絡和商量,日語中“報聯商”的讀音與菠菜相同,故被稱為菠菜法則?!g者注)。一旦發(fā)生重大問題,就緊急召集所有員工,強硬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是,小A的嚴厲管理并沒有促進業(yè)績的增長,反而使錯誤的發(fā)生更加頻繁。大多數員工逐漸形成了口是心非的作風,不與上司溝通,小A也無法及時得到工作現場的信息。員工之間的合作不協調,互相推卸責任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每次,小A都會嚴厲指責,并對細節(jié)進行指示。這樣反而使員工的士氣越來越低落,工作業(yè)績每況愈下??梢哉f已經形成了“雖然有人吹笛但無人跳舞”的局面。最終,小A沒有取得顯著的業(yè)績,在半年后被調往其他的部門。
小A的做法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小A過分專制的領導作風和過分追求業(yè)績的做法確實存在問題,但是,在企業(yè)里面,有時在不同的場合和時間,也會需要這種領導風格。這一點,并不能成為責怪小A的理由。
小A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急于追求成果,卻忽略了團隊建設。就像在沒有土壤的地方奢求植物發(fā)芽一樣,他從根本上弄錯了事情的順序。
團隊是擁有共同目的的人的集合體。人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性。所謂組織,代表人的集合的同時,也代表著各種關系的結合。因此,團隊關系的好壞,即團隊成員之間關系性的好壞,對能否有效發(fā)揮團隊作用具有極大的影響。
例如,只有與上司之間取得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工作才能順利進行。關系密切的團體,才能創(chuàng)造出大量的優(yōu)質創(chuàng)意。相反,如果彼此之間信賴度低,沒有共同協作完成工作的意識,無論在多么完美的管理體系與守則下,都難以達成理想的成果。
當然,上下等級關系、權力、職位等也是人與人關系中的一種?!澳銥槲易隽恕乙步o你……”這種等價交換也是其中的一種。像這樣,通過權力或者等價交換而使人發(fā)揮作用是現在企業(yè)里面的常用手段,但是僅靠這一點是不能夠真正喚起團隊的力量的。因為人都是有感情的。
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成果
會議、商談、研討、研修……我們以商討的名義通過彼此之間的相互協作,來達成創(chuàng)造或者學習的目的。要想通過商討取得解決問題的對策、創(chuàng)意和方案,或是取得具體的成果,有兩個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一個是事實、知識、經驗等之類的信息資源;另一個就是分析信息并將其進行重新組合的思考過程。拿電腦來舉例的話,前者就是數據,后者就是程序。在電腦里面輸入數據和程序,就會自動得出最適合的答案。無論何時,只要輸入相同的數據和程序,都會得出相同的答案。
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和電腦是不一樣的。處在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下,數據和程序都會有所不同。即使是同樣的數據和程序,由于不同狀態(tài)時的感情差異,答案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
更何況,多人商討時,彼此之間的關系與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結果。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容易表現出來,比如在討厭的人面前不喜歡說話,生氣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說很多不該說的話。無論別人怎么勸說,要是感覺無法達到一致的話就不認同。人是受感情支配的動物,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感情問題,信息資源和思考過程就無法靈活地發(fā)揮作用。
集體與團隊的差異
就像最初給大家介紹的例子一樣,并不是人與人集合在一起,就能組成有效的團隊。即使擁有共同的課題,意識也未必能達到統(tǒng)一。如果不做好熱身運動,就不能進行很好的交流,也不會有高漲的情緒和干勁。
大家知道集體與團隊(組織)的不同之處嗎?例如,導游舉旗帶領的旅游者的集合稱為集體,相對而言,足球比賽中共同戰(zhàn)斗的選手們則被稱為團隊。團隊具有集體所不具備的三種特征。
(1)共同的框架
目的、目標、規(guī)范、步驟、任務等,要把很多人統(tǒng)一到一起,必須要有共同的框架。如果沒有,那最多也只不過就是散亂個體的集合,無法進行統(tǒng)一的活動,也無法實現團隊的職能。
(2)共同協作的熱情
所謂共同協作的熱情,就是“大家共同努力”的心態(tài)。即使擁有了共同的框架,如果成員有“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或“不喜歡與那家伙合作”這類消極的想法,就無法組成團隊。每個人不僅要為自己奮斗,還要有為團隊奉獻的意識才能有效地發(fā)揮團隊作用。
(3)調整團隊意識和行動方向
如果不調整團隊的行動和意識,好不容易擁有的協作熱情會半途而廢,也就無法有效地發(fā)揮團隊的作用。具體來說就是要通過積極的溝通和交流,調整思維方式與行動方向。如果一個團隊不能進行充分的溝通,也就不能稱之為團隊。
團隊建設
在商談之初,使集合起來的群體具有共同的框架,建立彼此之間的關聯性來提高協同工作的熱情,并創(chuàng)造出適合溝通和交流的環(huán)境。這一系列的過程被稱為團隊建設。也就是,為了使單純的群體成為團隊,要對團隊意識和行動的相互統(tǒng)一進行調整。
作為團隊的領導或者負責會議、工程等進程活動的推動者,必須在短時間內使團隊充分發(fā)揮力量。所以,團隊建設就成為活動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課題。
進一步來說,團隊的狀態(tài)是不斷變化的,我們必須不斷地觀察并推動團隊力量發(fā)展壯大。這就要求我們非常仔細地應對各種狀況,如果說團隊建設決定成果,一點也不為過。
內容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