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公司和有的學員,有時對培訓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希望通過一次培訓,就能解決他們的所有問題,希望培訓是良丹妙藥;有的學員也對培訓如饑似渴,似乎,一參加培訓,就能醫(yī)治百病,自己發(fā)生脫胎換骨的變化。有的講師,也自吹自擂,認為自己是萬能的大師。其實,培訓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培訓又是萬萬不能的!
有個人力資源老總告訴我,他說“我們公司組織了很多培訓,有的市場派講師,當時聽起來熱血沸騰,課堂氣氛也非?;钴S,哄堂大笑,但是,走出教室,大家感到心里空空的,激動之后,笑過之后,好像留下的東西并不多,這主要是培訓內(nèi)容缺乏深厚的理論與文化底蘊作為支撐,培訓內(nèi)容華而不實,甚至嘩眾取寵,效果自然不佳;有的學院派老師雖然理論深厚,但抽象晦澀,深奧難懂,課堂氣氛沉悶,學員學習積極性不高,培訓效果也不理想。但聽了您齊老師的2天多的課,大家覺得特別解渴過癮。我們的老總工作那么忙,也沒有落下一節(jié)課,全體學員更沒有一個遲到早退,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效果非常好,是我們所請的講師中,最滿意的一個。
來自學員的反饋,讓我感到,一個好的講師,既要研究培訓的內(nèi)容,又要研究培訓的方式方法,研究學員的接受心理,只有講師與學員實現(xiàn)良性互動,產(chǎn)生思想共鳴,你培訓的理念、思想和方法,才能扎根,這樣,循序漸進,培訓的效果才能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這才符合人的認知、學習與成長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