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民健心網首席專家,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應用心理學教授肖漢仕博士轉自中國全民健心網并與您分享:
肖漢仕講課聯系郵箱zgqmjxw@163.com
樂觀者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面對每一件事或每一個人。例如,泰國商人施利華,是商界上擁有億萬資產的風云人物。1997年的一次金融危機使他破產了,面對失敗,他只說了一句:“好哇!又可以從頭再來了!”。
桑蘭于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運動會上進行賽前熱身時,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在“鞍馬”前突然無意地探了下頭,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頭先著地而嚴重受傷。在面對如此重大的變故時,桑蘭表現出來的樂觀和堅毅使人們?yōu)橹袆?。在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后,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因為她的堅強、樂觀,美國人稱她為“中國人民的光輝形象”。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前總統(tǒng)卡特和里根為她的精神所感染,都曾給桑蘭寫過信,贊揚她面對悲劇時表現出來的勇氣。
積極的心態(tài)是從正面看問題,樂觀地對待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zhàn)和應付困難。這對任何人都至關重要。因為,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往往十之八九。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麻煩和困擾:工作不稱心,事情處理不公平,經濟條件不寬裕,健康欠佳,期望中的事情落空,好心未得好報,受冤枉挨批評等等。面對這些,如能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心里就會想得開,心胸也會豁達,就能妥善處理好這些事情,心情也舒暢。
消極的心態(tài)是只從負面看問題。有的人看社會,覺得一片黑暗;看同事,覺得沒一個好人;看工作,覺得一塌糊涂;看到什么都不順心、不順眼。這是消極心態(tài)者具有的典型特征。
克服悲觀,培養(yǎng)樂觀,需要從矯正非理性的認知方式與觀念方面下功夫,遇事不僅從壞處想,也要多從好處著想;從積極的方面評價、預測;對于生活中遭遇到的不順心之事避免夸大其詞;注意反向思維、辯證思維。
(中國全民健心網摘自肖漢仕著《心理不生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