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E工業(yè)工程概述與發(fā)展
1、IE的起源與工作范疇
2、 企業(yè)對IE的職能定位
3、 如何識別生產的七大浪費
二、IE方法之一---生產流程分析與作業(yè)程序分析
1、生產流程分析的目的與作用
2、生產流程分析步驟
3、生產流程圖的繪制
4、生產線價值流分析---識別增值與非增值
5、流水線的設計
6、如何進行作業(yè)程序分析
7、作業(yè)程序分析的要點與方法
案例分析:
生產流程案例分析
作業(yè)程序案例分析
三、IE方法之二---人機程序分析
1、人機程序分析的目的與應用
2、停滯與等待的分析與改善
3、人機聯合作業(yè)的形式與問題分析
4、人機界面設計與防呆
5、防呆、防錯法的運用及事例分析
6、人機界面設計與工傷預防
案例分析
四、IE方法之三---事務程序分析
1、事務程序分析涉及的范圍與對像
2、跨部門事務程序案例分享
3、部門內事務程序案例分享
4、事務程序中的權、責管理
5、事務程序的再造與優(yōu)化
6、IE/PE工程師如何跨部門開展工作
五、IE方法之四---動作經濟原則
1、 動作分析的目的與改善順序
2、 動作分析的要領
3、 四大核心動作經濟原則
4、 如何運用動作經濟原理提高效率
5、 預定動作標準時間法(PTS)與預定動作測時法(MTO)
案例分析
六、IE方法之五---標準時間研究與生產線平衡
1、時間研究對生產管理的意義
2、標準工時對產能分析、計劃、生產部門的幫助與影響
3、標準工時的測量與計算
4、標準工時的應用
5、如何運用標準工時平衡生產線
6、如何運用標準工時確定產能,控制生產成本
7、異常工時管理與問題分析
8、評比與寬放的設定原則與影響因素
標準工時案例分析
七、IE方法之六---布局(Layout)與搬運效率分析與改善
1、場地布置及搬運經濟原則
2、常見的四種布局
3、布局分析常見的四種工具
4、布局方案的決策與評價指標
5、搬運路徑分析
6、搬運工具設計與選擇
案例研討
八、IE方法之七---設備效率與快速換模
1、設備效率評價指標
2、提升設備利用率的方法
3、多種少量下SMED的產生
4、快速換模的四個原則
5、SMED改善的實施步驟
九、現場成本控制與改善
1、微利時代現場成本管理在總成本降低中所占的比重
2、現場成本個案演算
3、現場改善是成本降低的基礎
4、如何挖掘成本浪費所在:生產系統八大浪費
1)、如何消除多余人員之浪費
2)、如何降低材料損耗之成本
3)、如何減少庫存、超量生產之浪費
4)、如何減少各種搬運之浪費
5、如何識別管理系統中的八大浪費
案例分析與研討
十、現場品質管理與提升
1、生產過程中品質如何來控制
2、出現品質異常時如何來處理
3、品質信息如何進行反饋、跟進、與處理
4、品質保證機制的健全、完善與有效運行
5、如何加強部門之間的配合來提升品質
6、如何正確理解品質與成本之間的關系
案例分析與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