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出生在科西嘉島,他上四年級的時候與一個六年級的男生打架,拿破侖生來就矮小,結果一個眼睛被打得紫青。上課鈴響了,他去上課。但下課后他又沖出去找那個六年級的男生,結果徹底變成了“熊貓”。然而到了中午下課后,拿破侖又沖了出去。
那個六年級的男生,一開門就看到拿破侖,說“小子,你想怎樣?”
拿破侖講了一句話:“除非今天向我道歉,否則我會一直打到死?!蹦莻€男生終于畏懼……說道:“I‘m sorry!”拿破侖反而責怪道:“早講不就沒事了嘛!”
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往往并非因為他先天強大,而是因為他“先天”的堅韌,這種堅韌是一種特質(zhì),也被稱之為素質(zhì),一個人所具有的潛在基本特質(zhì)之總和便是職能。
職能概念誕生于21世紀70年代年代初,哈佛大學McClelland教授曾對卓越的工作者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發(fā)現(xiàn)智力并不是決定工作績效好壞的唯一因素。他找出了一些帶來卓越績效背后的因素,包括態(tài)度、動機、認知、以及個人特質(zhì)等,他稱之為"competency",即職能,通常以五種形態(tài)呈現(xiàn)。
1.動機:指潛在需求或思考模式,促使個人選擇或指引個人行為,如成就感。
2.特質(zhì):個人的某種傾向導致某些行為表現(xiàn),如自信,壓力承受度等。
3.自我概念:個人對事件或事務所持的態(tài)度或價值觀。
4.知識:處理程序、專業(yè)技能或人際處理方式(但大部分研究顯示知識無法區(qū)分是否是優(yōu)秀的工作者)
5.認知與行為技巧:包括隱藏的和可觀察到的,如演繹或歸納能力、傾聽能力等。
運用于工作實際,以上5種能力我們通常也叫勝任力,其特征叫勝任特征,是確保順利完成任務或達到目標,并能區(qū)分績優(yōu)者和績劣者的潛在的、深層次的各種素質(zhì),因為是潛在的、深層次的、即“水面下的冰山”,勝任特征所指的可以是單個特征,也可以是一組特征。
(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