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浩明,許浩明講師,許浩明聯(lián)系方式,許浩明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營銷LTC變革專家十三年華為人北大人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許浩明:華為的股權激勵是怎么做的?
2016-10-20 3899

        華為公司內部股權計劃始于1990年即華為成立三年之時,至今已實施了4次大型的股權激勵計劃。本文梳理了華為公司二十多年來跌宕起伏、令人艷羨的股權激勵歷程,并分析了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帶來的啟示,現(xiàn)分享給大家。

  一、創(chuàng)業(yè)期股票激勵

  創(chuàng)業(yè)期的華為一方面由于市場拓展和規(guī)模擴大需要大量資金,另一方面為了打壓競爭者需要大量科研投入,加上當時民營企業(yè)的性質,出現(xiàn)了融資困難。

因此,華為優(yōu)先選擇內部融資。內部融資不需要支付利息,存在較低的財務困境風險,不需要向外部股東支付較高的回報率,同時可以激發(fā)員工努力工作。

  1990年,華為第一次提出內部融資、員工持股的概念。當時參股的價格為每股10元,以稅后利潤的15%作為股權分紅。那時,華為員工的薪酬由

工資、獎金和股票分紅組成,這三部分數(shù)量幾乎相當。其中股票是在員工進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據員工的職位、季度績效、任職資格狀況等因素進行派發(fā),一般用員

工的年度獎金購買。如果新員工的年度獎金不夠派發(fā)的股票額,公司幫助員工獲得銀行貸款購買股權。

  華為采取這種方式融資,一方面減少了公司現(xiàn)金流風險,另一方面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穩(wěn)住了創(chuàng)業(yè)團隊。也就是在這個階段,華為完成了“農村包圍城

市”的戰(zhàn)略任務,1995年銷售收益達到15億人民幣,1998年將市場拓展到中國主要城市,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設立研發(fā)中心,海外市場銷售

額達到1億美元。

  二、網絡經濟泡沫時期的股權激勵

  2000年網絡經濟泡沫時期,IT業(yè)受到毀滅性影響,融資出現(xiàn)空前困難。2001年底,由于受到網絡經濟泡沫的影響,華為迎來發(fā)展歷史上的第一個冬天,此時華為開始實行名為“虛擬受限股”的期權改革。

  虛擬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shù)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權,但是沒有所有權,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yè)時自動失效。虛擬股票的發(fā)行維護了華為公司管理層對企業(yè)的控制能力,不至于導致一系列的管理問題。

  華為公司還實施了一系列新的股權激勵政策:

  (1)新員工不再派發(fā)長期不變一元一股的股票;

  (2)老員工的股票也逐漸轉化為期股;

  (3)以后員工從期權中獲得收益的大頭不再是固定的分紅,而是期股所對應的公司凈資產的增值部分。

  期權比股票的方式更為合理,華為規(guī)定根據公司的評價體系,員工獲得一定額度的期權,期權的行使期限為4年,每年兌現(xiàn)額度為1/4,即假設某人在

2001年獲得100萬股,當年股價為1元/每股,其在2002后逐年可選擇四種方式行使期權:兌現(xiàn)差價(假設2002年股價上升為2元,則可獲利25

萬)、以1元/每股的價格購買股票、留滯以后兌現(xiàn)、放棄(即什么都不做)。從固定股票分紅向“虛擬受限股”的改革是華為激勵機制從“普惠”原則向“重點激

勵”的轉變。下調應屆畢業(yè)生底薪,拉開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即是此種轉變的反映。

  三、非典時期的自愿降薪運動

  2003年,尚未挺過泡沫經濟的華為又遭受SRAS的重創(chuàng),出口市場受到影響,同時和思科之間存在的產權官司直接影響華為的全球市場。華為內部以運動的形式號召公司中層以上員工自愿提交“降薪申請”,同時進一步實施管理層收購,穩(wěn)住員工隊伍,共同渡過難關。

  2003年的這次配股與華為以前每年例行的配股方式有三個明顯差別:一是配股額度很大,平均接近員工已有股票的總和;二是兌現(xiàn)方式不同,往年積

累的配股即使不離開公司也可以選擇每年按一定比例兌現(xiàn),一般員工每年兌現(xiàn)的比例最大不超過個人總股本的1/4,對于持股股份較多的核心員工每年可以兌現(xiàn)的

比例則不超過1/10;三是股權向核心層傾斜,即骨干員工獲得配股額度大大超過普通員工。

  此次配股規(guī)定了一個3年的鎖定期,3年內不允許兌現(xiàn),如果員工在3年之內離開公司的話則所配的股票無效。華為同時也為員工購買虛擬股權采取了一

些配套的措施:員工本人只需要拿出所需資金的15%,其余部分由公司出面,以銀行貸款的方式解決。自此改革之后,華為實現(xiàn)了銷售業(yè)績和凈利潤的突飛猛漲。

  四、新一輪經濟危機時期的激勵措施

  2008年,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全球經濟危機給世界經濟發(fā)展造成重大損失。

  面對本次經濟危機的沖擊和經濟形勢的惡化,華為又推出新一輪的股權激勵措施。2008年12月,華為推出“配股”公告,此次配股的股票價格為每股4.04元,年利率逾6%,涉及范圍幾乎包括了所有在華為工作時間一年以上的員工。

  由于這次配股屬于“飽和配股”,即不同工作級別匹配不同的持股量,比如級別為13級的員工,持股上限為2萬股,14級為5萬股。大部分在華為總

部的老員工,由于持股已達到其級別持股量的上限,并沒有參與這次配股。之前有業(yè)內人士估計,華為的內部股在2006年時約有20億股。

  按照上述規(guī)模預計,此次的配股規(guī)模在16億~17億股,因此是對華為內部員工持股結構的一次大規(guī)模改造。這次的配股方式與以往類似,如果員工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直接用現(xiàn)金向公司購買股票,華為以公司名義向銀行提供擔保,幫助員工購買公司股份。

  華為公司的股權激勵歷程說明,股權激勵可以將員工的人力資本與企業(yè)的未來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體系。員工獲得股權,參與公司分紅,實現(xiàn)公司發(fā)展和員工個人財富的增值,同時與股權激勵同步的內部融資,可以增加公司的資本比例,緩沖公司現(xiàn)金流緊張的局面。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